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 工作計劃大全 / 正文

精選高二化學教學計劃1000字(精選6篇)

2022-12-23 工作計劃大全

  歲月橫流,新的一學期即將來臨,教師們要對新學期的工作進行計劃,教學計劃可以使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對教學更加有幫助。優秀的教學計劃要怎樣寫才能寫出來呢?為此,祝福網從網絡上精心整理了《高二化學教學計劃》,請在閱讀后,可以繼續收藏本頁!

高二化學教學計劃【篇1】

  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較重,上學期,化學教學也只完成了《有機化學基礎》一個選修模塊,且學生的掌握情況,也比希望中的要差,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學期教學任務包含《化學反映原理》和《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映原理》這個模塊中又是必考,對《有機化學基礎》而言又更為主要,本學期對兩個選修模塊,更應當針對學生的接收力小及根本差等問題進行備課,依據學生“吃得飽與否”進行教學,但是又不能太慢。

  教材剖析:《化學反響原理》的分析情況

  本選修模塊是高靠中的必考選修模塊,因此其掌握的好壞情況將直接決議著高考學生的施展。《化學反響原理》的內容較為多,但是大多是在必修1和必修2的基礎上加以延長的,對學生要求對一些概念的理解應該更加深刻,而且本模塊所增添延長知識較為多,理解也比擬難以理解,須要時光同時也須要學生多練。《化學反響原理》模塊中的知識也是學生高一比擬單薄的知識,尤其在原電池電解池還有金屬腐化和電化學腐化方面更是不好,因此更要求教學上的時光保證和學生學習上的練習上的時光保證。

  工作內容:

  1、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加強教學過程管理,立足課堂,制定備課、上課、改作、輔導、考試標準和要求,加強過程檢查和質量監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是教學永恒的追求,通過集體備課活動克難攻堅,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到每兩周一次進度的統一與教材的研讀、討論,每周都有一次碰面會。

  2、落實聽課制度:備課組長每學期對本組教師至少聽課一次,新老掛鉤的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課量占課時數的80%以上,10年以下教齡青年教師聽課20節。

  3、加強組內交流,本學期準備輪流聽組內老師的小范圍隨堂課,取長補短,促進相互提高。

  4、重視習題研究,響應學校的周練計劃,周練的練習責任到人,由專人負責。

  5、加強學科競賽的指導,有效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目標是化學奧賽初賽。

  6、重視理論學習,提高教學水平: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培訓,更新教學理念;學會反思,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和心得,積極參加市里的論文評比和教學設計評比。

  教學辦法:

  1、盡快熟習學生,懂得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對教學進行調劑。

  2、多做學生工作,要經常找學生談心,分析學化學的根本辦法

  3、改良教學方式,多采用討論啟示探究試驗探討等方法,活潑學生學習氛圍, 進步學習興致。

  4、面向全部學生,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基礎盡量使優生有事做,差生不灰心。

  5、多接洽生涯,如介紹一些適用先進的科學技巧,如燃料電池汽車,天然氣汽車,高性能資料等進步學生的興致。

  6、增強落實學生的學習,全批全改,個別學生還可采用面批。真正重視以練習來增進理解的方式。

  總之要盡量進步全部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念,使他們的成就有所提高。

高二化學教學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化學課程標準》,貫徹《化學課程標準》中“高中化學新課程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著眼于學生發展、社會發展和學科發展的需要,以具有選擇性的課程結構和彈性的課程內容,為興趣、愛好、能力和發展意向不同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的課程理念。

  二、教學要求

  1.高中化學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而設置的,是必修課程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選修課程旨在引導學生運用實驗探究、調查訪問、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等方式,進一步學習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學與人類生活、科學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以提高化學科學素養,為具有不同潛能和發展意向的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2.加強教學研究,提倡以科研帶教學,整體理解和把握高中化學新課程的課程結構與內容,深入領會高中新課程與初中新課程、高中新課程各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切實把握選修模塊教學要求。

  3.注重知識的落實,加強雙基教學,加強平時的復習鞏固,加強平時考查,通過隨堂復習、單元復習和階段復習及不同層次的練習等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及時鞏固和逐步系統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4.加強實驗研究,重視實驗教學,注重教師實驗基本功培訓,倡導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三、教學安排

  1.學生在高中階段修滿6學分,即在學完必修模塊化學1、化學2之后,再從選修課程中選學一個模塊,并獲得學分,可達到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畢業要求。本學期理科學生學習的必選模塊是《有機化學基礎》和《化學與生活》;文科學生學習的必選模塊是《化學與生活》。

  2.本學期共20周,實際授課時間(不含復習、考試)約17周,授課內容及時間安排如下:

  【理科學生】

  ①《化學與生活》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1周

  第四章保護生存環境1周

  ②《有機化學基礎》

  第一章認識有機化合物3周

  第二章烴和鹵代烴3周

  第三章烴的含氧衍生物4周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2周

  被注:“第五章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下學習學習。

  ③會考復習3周

  【文科學生】

  ①《化學與生活》

  第一章、第二章復習2周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2周

  第四章保護生存環境2周

  《必修1》復習4周《必修2》復習4周

  綜合復習、練習3周

  高中化學會考的考試范圍,限定為普通高中化學學科必修學分相對應的模塊教學內容,即以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規定的《化學1》、《化學2》兩個必修模塊和一個選修模塊(《化學與生活》、《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三個模塊中的一個)。

高二化學教學計劃【篇3】

  一、教材分析(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本學期我們高二化學教學要完成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模塊、選修6《實驗化學》模塊的學習,這些模塊是在高一化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化學的學習。繼續認真學習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開展基于模塊的課堂教學研究,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把研究新課程中增加的實驗作為重點,引導學生樂于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新課程的知識體系的設置與舊大綱的不同點為突破口,深刻、具體領會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并以此為指引,對照課標進行備課,特別注意新課標中增加的內容、實驗、知識順序的編排的不同,注意不同的教材對課標的知識點闡述、教法上的不同,從而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案,使本學科的教學穩步前進。

  二、學生分析(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高二年級共有7個理科班,就化學而言學生情況不好,成績與兄弟學校相比有一段差距,各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學習化學的目的并不明確,積極性不高。基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糾正調整學生的化學學習習慣和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同時必要時對他們的基礎進行必要的補充,對成績稍微好的學生更要不斷加強指導。教師需更快,更好地走近與了解學生,不斷地給學生信心與鼓勵,并認真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的要求

  1、繼續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和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2、加強課外輔導,培優,力爭化學競賽取得好成績。

  3、打好基礎,減少高三復習的壓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分析研究新教材,以及學習學生的特點和基礎知識,有計劃,有步驟進行高二化學教學。

  2、根據學校的教學要求,加強集體備課,相互學習,落實課堂教學,實現優質課。

  3、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分層次開展教學輔導。實現優秀生和后進生分類教學及輔導。

  4、收集同類學校的教學資源和教學信息,開展及時的學校和教研室的教學交流和探討,并及時調整的教學目標的措施。

  5、指導學生作好課堂教學筆記,加強交流學習。認真及時更改錯題。

  五、教學進度

  周次

  專題、單元、節

  教學內容

  備注

  1

  1-1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2

  1-1和-1-2

  反應熱和實驗中和熱測定,原電池

  3

  1-2

  原電池和電解池

  4

  1-3

  金屬防腐,《實驗化學》專題5

  5

  《實化》專題5,專題復習及測試

  6

  2-1

  化學反應速率

  7

  2-2

  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

  8

  2-3

  化學平衡的移動

  9

  《實化》專題4

  10

  復習,期中考試

  11

  3-1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12

  3-2

  溶液的酸堿性

  13

  3-3

  鹽類水解

  14

  3-4

  沉淀溶解平衡

  15

  《實化》專題6,專題7

  16

  專題復習及測試

  17

  《實化》專題1

  18

  《實化》專題2,專題3

  19

  期末復習

  20

  期末復習

  21

  期末復習

  22

  期末考試

高二化學教學計劃【篇4】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和身體心理素質

  2、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4、使學生掌握化學基本知識和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內容】

  1、有機化學有關烴類物質的知識

  2、有機化學有關烴的衍生物的知識

  3、有機化學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4、有關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知識

  5、有關合成材料的知識

  6、常見有機物的實驗室法、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實驗設計與改進

  7、有機化學基本計算

  【教學重點】

  1、有機物分子的結構、性質、制法和用途

  2、各類有機反應的特點的理解

  3、有機化學實驗設計與改進的基本思路

  4、有機化學計算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1、使學生建立有機化學概念,使有機化學知識系統化

  2、揭示事物的本質及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的規律

  3、有機化學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

  4、有機化學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及解題思路的清晰、準確性。

  【教學方法】

  1、以實驗為基礎2、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啟迪為主線3、以學生自學、思考為重點4、以現代化工具手段5、以“活”、“新”為原則6、以“激發興趣”、“熟練掌握”、“形成系統”、“靈活運用”為目的。

  高二化學的教學計劃三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為重點,切實加強教學研究和教改實驗工作,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大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

  二、基本情況

  1、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高一年級3、4兩個班,共有學生138人,班主任分別為李多寬和方躍老師。這兩個班的學生全部是學校錄取進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職高生,基礎差、底子薄,想讓他們對化學有興趣并學好化學,以及明年選擇理科,任務相當艱巨。因兩個班為高一年級新生,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在增進了解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學習對化學的興趣。對教師的親近,讓他們親其師,信其道。

  2、教學情況分析

  對于高一新班,科任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讓他們明確知曉化學教師對他們的基本要求,知道他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規定要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特別是沒有預習時是不允許進實驗室進行學生實驗的,沒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業的,上課有問題只要舉手示意就可以提問的等。要求學生準備好聽課筆記,最好準備一本相關教輔書籍等。對化學特別有興趣且學有余力的學生,將會利用周六對其培訓。

  本學期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必修1內容,既有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內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識,教學中既要重視知識的把握,更應重視科學方法的培養,科學態度的形成。

  三、本期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

  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審美情趣通過化學緒言中化學史及第一章化學新能源的學習,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與創新意識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針對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強烈的特點,要逐步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為祖國化學化工事業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2、能力培養目標

  通過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物質的量等量論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辯證思維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通過堿金屬、鹵素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學實驗技能。

  3、知識傳授目標

  本學期通過有關化學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礎知識的學習,首先讓學生掌握物質的量這一基本概念并能靈活運用其次,通過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知識的學習,要讓學生牢固掌握化學用語的使用。要通過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堿金屬和鹵素性質的實驗深化對有關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質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

  1基本理論的重點是氧化還反應、離子反應及物質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別是物質的量,要注重化學用語的應用,化學計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點是鈉、過氧化鈉及氯氣的相關性質,氯氣的制備,關鍵是靈活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實驗技能為一定量物質的量濃溶液的配制

  2、教學難點

  1氧化還原的基本概念及應用。

  2物質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計算。

  3、相互聯系

  本學期是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的第一學期,學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適應新的環境,教師要協助班主任逐漸讓學生從過分關懷的初中階段改變過來,以培養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要較快解決高中課時容量與難度比初中大,教師的教學節奏比初中會快,作業比初中多的現狀,以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堅持按教學計劃授課,科學安排教學內容,不隨意拓寬教學內容。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培養,課堂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突出合作者、幫助者、引導者的角色,要盡量通過學生自身的探究活動來尋求問題的解決。

  2、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狀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多與學生談話,多了解學生對化學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3、加強實驗研究,重視實驗教學,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把實驗作為探究知識、驗證知識的重要手段,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建議學校開放實驗室,作為科任教師可協助實驗員開展對學生進行實驗輔導。

  4、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以延伸課堂教學空間。每周安排一次進教室答疑,以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5、加強平時的復習鞏固,加強平時考查,通過隨堂復習、單元復習和階段復習及不同層次的練習等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及時鞏固和逐步系統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不主張以多做練習的方式來提高解題技巧,而是要通過方法與技能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本位,要通過能力培養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利用周六積極開展化學課外活動,讓對化學有興趣并學有余力學生進行超前學習,本學期的目標是學完高一第一冊教材,并通過輔助練習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7、主張學生至少有一本化學教輔書,以彌補教材習題的不足主張學生訂一份《中學生化學報》這類的報刊,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主張每周檢查一次學生課堂筆記,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二化學教學計劃【篇5】

  第二節 鐵和鐵的化合物

  [師]你們在初中還學過鐵的哪些性質?

  [生]與酸反應

  [板書](3)鐵與酸的反應

  [師]我們知道,酸有非氧化性酸和氧化性酸,這兩種類型的酸與鐵反應情況是不一樣的。

  [板書]①與非氧化性酸反應

  [師]我們早已學過鐵與稀鹽酸及稀硫酸的反應,請同學們寫出這兩個化學方程式。

  [生]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板書]其反應實質是:Fe+2H+====Fe2++H2↑

  [板書]②與氧化性酸反應

  [師]Fe與氧化性酸(如稀HNO3)反應生成Fe3+,但如果Fe過量,Fe3+會與Fe反應生成Fe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板書]Fe+4HNO3(稀)====Fe(NO3)3+NO↑+2H2O(Fe不足)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Fe過量)

  [講解]分析鐵與酸的反應,雖然酸都是作為氧化劑反應的,但稀鹽酸、稀硫酸中起氧化性的是H+(2H++2e-====H2↑),而氧化性的酸則不同(如濃H2SO4起氧化性的是+6價的S),一般與金屬反應不產生H2。有關這部分內容,我們在學習硫酸時已詳細地介紹過,這里就不再重復了。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鐵遇冷的濃硝酸、濃硫酸會發生鈍化,即在鐵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內部的金屬進一步被氧化。因此常用鐵制容器裝運濃H2SO4、濃HNO3。

  [板書](4)鐵跟鹽溶液的反應

  [師]鐵跟比它活動性弱的金屬的鹽溶液起反應時,能置換出這種金屬。請同學們寫出Fe放入CuSO4或CuCl2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

  [板書]Fe+Cu2+====Fe2++Cu

  [投影練習]將質量為 g的鐵片放入CuSO4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干燥,鐵片質量變為n g,被氧化鐵片的質量是( )

  A.8(-n)

  B.8(n-)

  C.7(-n)

  D.7(n-)

  解析:Fe與CuSO4反應析出的銅將覆蓋在鐵的表面使其增重,從反應Fe+CuSO4====FeSO4+Cu來看,有56 g Fe被氧化,則增重64-56=8 g,現已知增重(n-)g,則被氧化的鐵片的質量是:

  答案:D.

  [師]Fe還可以與鐵鹽溶液發生反應,根據同種元素不同價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我們寫出離子方程式。[板書]Fe+2Fe3+====3Fe2+

  [投影練習]在氯化鐵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Fe粉,若充分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沒有改變,則原混合溶液中Fe3+和Cu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4∶5 B.5∶14

  C.7∶2D.2∶7

  答案:D

  [小結]本節課重點講鐵的化學性質。

  [布置作業]1.舉例說明鐵有哪些化學性質?

  2.課本92頁一、1;二、1、4

  ●板書設計

  第二節 鐵和鐵的化合物

  一、鐵的性質

  1.物理性質:純凈的單質鐵為銀白色,具有金屬光澤,密度較大,熔點較高,易導電、導熱,有良好延展性,質地較軟的固體。可被磁化。

  2.化學性質:

  (1)與非金屬反應:與強氧化劑反應生成Fe3+,與弱氧化劑反應生成Fe2+。

  3Fe+2O2 Fe3O4

  2Fe+3Cl2 2FeCl3

  Fe+S FeS

  (2)與水蒸氣反應

  3Fe+4H2O(g) Fe3O4+4H2

  (3)與酸反應

  a.與非氧化性酸反應

  Fe+2H+====Fe2++H2↑

  b.與氧化性酸反應

  Fe+4HNO3(稀)====Fe(NO3)3+NO↑+2H2O(Fe不足)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Fe過量)

  (4)與某些鹽溶液反應

  Fe+Cu2+====Fe2++Cu

  Fe+2Fe3+====3Fe2+

  ●教學說明

  學生在初中階段曾學過一些鐵的知識,如鐵的性質、幾種鐵合金、生鐵和鋼的冶煉等。本節是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結合高一學的元素周期律、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進一步介紹鐵的化學性質。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并通過采用邊講邊練的教學手段,使本節課的知識得以鞏固,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練習

  1.將適量鐵粉放入三氯化鐵溶液中,完全反應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濃度相等,則已反應的Fe3+和未反應的Fe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 2:3 B. 3:2 C. 1:2 D. 1:1

  答案A

  2.將20g鐵放入一定量的稀HNO3中,充分反應后放出氣體2.24L(標況),鐵粉有剩余,則剩余的鐵粉質量為( )

  A. 14.4g B. 11.6g

  C. 8.8g D. 3.2g

  解析:因鐵剩余,所以反應后生Fe2+、NO,據化合價升降守恒:n(Fe)×2=n(NO) ×3,

  所以n(Fe)= =0.15l, (Fe)=0.15l-1=8.4g.

  所以剩余(Fe)=20g-8.4=11.6[

  答案:B

  3.兩種金屬粉末的混合物30g,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在標況下得到11.2L H2,該混合的可能是( )

  A. Fe+Zn

  B. Mg+Al

  C. Mg+Fe

  D. Fe+Cu

  答案:AD

  4.把鐵片分別放入下列物質的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溶液質量比反應前減少的是( )

  AuSO4 B.Fe2(SO4)3

  C.HCl D.FeSO4

  解析:Fe從溶液中置換出來的物質應大于Fe溶解的質量。

  答案:A

  5.下列各組物質間不能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

  A.鐵和FeCl3溶液B.鐵和溴水

  C.鐵和濃硝酸D.鐵和Ca(OH)2

  解析:A反應是Fe+2FeCl3====3FeCl2,B反應是2Fe+3Br2====2FeBr3,C.Fe被鈍化,但也是由于與濃HNO3反應而產生致密氧化膜。

  答案:D

高二化學教學計劃【篇6】

  一、指導思想及總體工作思路

  指導思想:以學校的“以生為本,科學自主”的教育教學改革為工作思想,積極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總體工作思路: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

  二、學情分析

  今年大約有600名理科生,初中和高一的`化學學習主要是無機物質的性質及相互間的轉化,而本學期的學習是以有機物質的性質為主,這對學生來說是一項挑戰,因為學習的方法、化學式的書寫、反應的類型、物質的性質、反應條件等等都有較大的變動。學生很難一下子轉變過來,多數同學就會覺得有機物很難學,可能會產生畏懼心理。而且學生書寫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的習慣也可能不好,如特定基團寫錯或原子與原子的連接位置錯誤等。

  三、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要求分析

  教學目的任務:本學期理科班完成《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第一專題、會考,文科班完成《化學與生活》、會考。既要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也要在市統考中取得好成績。

  教學要求分析:《有機化學基礎》涉及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醛、酸、酯、氨基酸、蛋白質、糖類等物質的結構、性質,有機知識的考查在高考中大概有20%的比例。通過這一模塊的學習,要求學生基本掌握典型物質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建立有機物官能團決定物質化學性質的學習方法,抓住有機物碳四價的核心內容,能根據官能團分析新物質的性質、反應條件,能熟練書寫反應方程式。能根據官能團的相互轉化合成簡單的有機物質;能有效提取信息解決問題。為高三有機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常規落實策略分析

  堅持集體備課,定內容、定時間、定主講人,根據教學指導意見及近幾年高考的趨勢,保質保量完成自編作業和教學內容難度的定位,使年紀教學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作業以自編作業為主,對學有余力的同學建議再買一本稍有難度的參考資料,以拓展視野提升能力。在章節練習或節假日練習中以以前的錯題為主,通過改編等方式滾動考查。

  小編精心推薦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高二化學教學計劃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