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 工作總結大全 / 正文

保潔員年終工作總結12篇

2024-03-15 工作總結大全

保潔員年終工作總結(篇4)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4月1日,在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的帶領下,我委組織部分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對我市社區衛生事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視察調研,實地察看了青龍、五星、三井3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青龍紫云苑社區衛生服務站,并聽取了市衛計委關于全市社區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匯報和4個城區衛計委負責人的意見建議。在常委會視察調研之前,我委先后到天寧和鐘樓區進行調研,重點察看了政府、社會力量和醫院舉辦的三種不同類型的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分別召開了部分居民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座談會,并赴杭州江干區、上海長寧區考察學習。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市政府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精神,圍繞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發展,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為社區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堅持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質,注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按照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參與,多渠道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原則,積極制訂和實施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調整和優化配置基層衛生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健全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補充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目前,全市共建成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7家(其中,政府舉辦的25家、社會力量舉辦的1家、醫院舉辦的1家),共開設床位1180張,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站108個,基本形成了每個街道有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15分鐘健康服務圈的格局。按照國家、省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和條件,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以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積極開展創建活動,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建設、基本裝備的投入,新建和改擴建了一批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更新了設施設備,加強了機構內涵建設,先后創建成3家全國和20家省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些示范中心功能分區合理、服務流程順暢、就醫環境舒適,切實起到了示范帶動效應。

(二)社區衛生服務功能逐步清晰。按照新醫改的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從管理體制、補償機制、藥品供應、人事分配等方面積極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逐步建立社區衛生服務運行的新機制,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社區衛生服務的基本功能,努力實現由過去片面注重醫療服務向“六位一體”功能并重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履行以維護社區居民健康為中心的職責,開展建立健康檔案、組織健康教育、定期為65歲以上老人提供體檢、婦幼保健、兒童接種預防疫苗等11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強化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初級診療和慢性病管理、康復服務職能,并從2024年起啟動實施了家庭醫生制度,逐步推行全科醫生(團隊)與社區居民建立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從原來的坐堂行醫逐漸轉向上門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目前,全市共組建全科團隊219個,重點人群簽約率81.04%、居民簽約率28.55%,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81.07%,65歲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95.42%,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人群規范化管理率分別為87.61%、86.76%和98.42%。2024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445.4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83%,門急診均次費用93.57元,比三級醫療機構低158.43元,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率達51.2%。

(三)社區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圍繞基層醫療衛生改革發展和努力滿足社區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通過各種途徑,采取各種措施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能力建設。一是按照《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初步建立了全科醫生制度。全科醫生主要有二種來源,一種是對符合條件的原基層在崗臨床或中醫類別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經過半年的轉崗培訓,取得全科醫生資質;另一種是從具有本科學歷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中招收(機構新進人員由單位發工資,社會招聘人員由財政發3萬元/年生活費),經過三年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將其執業范圍變更為全科醫學專業。目前,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共有全科醫生458名,其中,經過三年規范化培訓的合格全科醫生232名。二是推行市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共建醫療聯合體,實施對口幫扶。由市級醫院選派醫療專家或青年骨干到基層定期坐診、掛職,組織基層醫務人員到市級醫院進修學習,幫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加強特色專科建設,提高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三是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廣泛推廣運用中醫適宜技術。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都設有中醫科和中醫綜合服務區,并分別建成了8家省級、10家市級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二、我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我市社區衛生服務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為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發揮了應有作用,并逐步得到社區居民的認可。但對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目標要求和人民群眾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社區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礎設施有待加強。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本建設、設施裝備、環境條件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隨著形勢的發展、需求的增長,加之規劃相對滯后,除原來由鄉鎮衛生院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機構外,當初老城區通過整合利用原有資源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普遍存在業務用房小、布局不合理等問題。特別是2024年新定的全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明確規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筑面積不得低于3000平方米(原為1500平方米),并要開設病床30-50張。而我市先期編制的《常州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2024-2024年)》已顯得不相適應,以致一些機構面積不達標,無法開設病床;一些機構設備陳舊,沒有按標準化要求配備更新。

(二)相關政策不夠配套。上一輪醫改實施以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快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促進了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但從基層和群眾的反映來看,某些方面并不盡如人意,特別是相關政策不夠配套,運行情況不大理想。譬如:在藥品供應上,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制度后,許多低價藥品退出市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只能使用省定的588種基本藥物,居民習慣的常用藥,包括專家門診開出的職工醫保目錄中的藥品在社區衛生機構部分配不到,患者反響較大,基本藥物不僅滿足不了群眾的用藥需求,而且影響了基層特色專科的發展。在編制核定上,我市是按照2024年省定標準核配的,標準較低,尤其是藥劑、檢驗、B超、放射等崗位只各配1名,顯然不盡合理,而隨著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的拓展和家庭醫生制度的實施,原來核定的1872名編制已遠遠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在收入分配上,實行績效工資后,社區衛生機構一定程度上由過去的“做事養人”變成了“養人做事”,出現了新的“平均主義”、“大鍋飯”現象,雖然制定實施了新的考核辦法,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執行或執行不到位。同時績效工資的封頂和收入的基本平均,導致干多干少一個樣,且干的多、錯的多、扣的也多,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不升反降,甚至推諉病人。在財政補助上,我市采用補供方服務需方的政策,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經常性收支差額由財政兜底,造成虧得越多補得越多,虧得越少補得越少的削弱醫療的現象。在醫保定額上,我市社區衛生機構實行按次均費用3100元的標準核定醫保定額支付;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實行總額預付政策,經測算后次均費用大致為二級醫院8000元、三級醫院12024元。目的是降低醫療費用,但實際情況是社區衛生機構選擇性收治病人,賺不到錢或有風險的都往上級醫院推,結果是小醫院住不進、大醫院也住不進,使社區衛生機構資源(病床)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時推高了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在收費價格上,實施家庭醫生制度后,我市規定一級護理收費9元,家庭醫生上門收費10元/次,因收費標準低,機構沒有動力,雖然簽了約,且居民有巨大需求,但實際卻享受不到服務。

(三)人才短缺矛盾突出。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普遍存在全科醫生“招不進、留不住”、骨干人才缺乏和流失,以及空編與外聘并存等現象。據了解,我市第一批全科醫生三年規范化培訓,共招聘具有本科學歷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112名,培訓一年多后,其中一些考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的人員即隨之流失,最后只剩60多人,難以滿足基層衛生機構的需求。而部分骨干人才又因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低,發展前景小等原因紛紛上流。去年,僅新北區三井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有5名醫生、8名護士辭職調離。目前社區衛生機構招聘醫生、護士都很困難,特別是經過規范化培訓的全科醫生緊缺,許多社區衛生機構只能采用外聘退休醫務人員來解決醫生不足問題。我市較早推行了上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機構的醫聯體建設,但由于體制、機制及公立醫院改革滯后等因素,至今沒有真正建立起上下分工協作、互利共贏機制,對提高社區衛生機構醫療技術水平的帶動作用有限,大多還是停留在表面和貫徹相關政策層面上,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和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的障礙較多。

三、促進我市社區衛生事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為促進社區衛生事業的加快發展,推進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的建立,實現醫改提出的目標,我委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優化規劃布局,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24-2024年)》,科學制定我市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進一步優化全市基層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提高服務可及性、能力和資源利用效率。一是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布局設置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綜合考慮我市人口總量、區劃調整、城鎮化、老齡化和社區首診等因素,以調整布局結構、提升能級為主線,理性有序發展,強化薄弱環節,科學合理確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規模及布局,加快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為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立足利用現有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對未達省定基礎設施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用新建、改擴建的辦法,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并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需要,合理安排用地供給,優先保障非營利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地;要按照《規劃綱要》提出的到2024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1.2張,重點加強護理、康復病床設置的要求,確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規模,支持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機構利用空余床位開設醫養護一體化的老年病床,發展健康養老服務;要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情況以及服務半徑、服務人口等因素合理設置和調整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配置數量和布局,新建居住區和社區要按照相關規定保障基本醫療衛生設施配套。三是按照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由政府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建設規劃足額安排的規定,在加快社區衛生機構基本建設的同時,按標準化配齊、更新醫療裝備和公共衛生服務設備,保障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完善政策措施,進一步深化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按照醫改提出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總要求,堅持以病人利益為導向,綜合運用醫療、醫藥、醫保和價格等手段,形成有效的醫療分流機制,為逐步建立完善合理有序的分級診療就醫制度創造有利條件。一是擴大基本藥物范圍。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省增補品種外,選擇新農合和職工醫保藥品目錄中的藥品,按一定比例配備給社區衛生機構,實行零差率銷售。在增加藥物品種時,要充分考慮基層常見病、慢性病用藥習慣,并與上級醫院用藥相銜接,使群眾享受到優惠、全面的用藥服務。二是強化醫保政策導向。科學引導基層首診,進一步完善醫保政策,健全差別化支付制度。適度調整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合理拉開基層醫療機構、縣級醫療機構、市醫療機構報銷差距。除危急患者需要采取緊急措施以及手術病人復診、急診和特殊情況外,參保人員未經轉診,自行到上級醫療機構就診的,其醫療費用報銷比例要在原有基礎上明顯下降。全面執行不同等級醫療機構不同住院起付線政策,轉診病人采用累計起付線政策。合理設定不同等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使不同等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保持適當差距,引導患者分流就診。三是建立有效簽約制度。借鑒上海、杭州等地做法,實行家庭醫生有償簽約服務,提高有效簽約率,促進家庭醫生與社區居民建立穩定的契約式服務關系,適當提高上門服務收費標準,讓社區居民接受更多、更全面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個性化服務,滿足社區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特殊人群的健康需求,使家庭醫生真正成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上海長寧區在建立全科醫生(團隊)的基礎上,將家庭醫生分配到各個社區居委會,開展簽約服務,實行健康、亞健康、患病人群分類管理,每簽約1人收費120元/年,統一由醫保基金支付,并建立了以簽約數量、服務質量、簽約對象滿意度、首診率、預約門診履約率、轉診率、服務到位率等為內容的考核辦法,按考核百分比將簽約服務費返還給全科醫生(團隊)。杭州江干區同樣每人每年收費120元(個人承擔10%、財政25%、醫保65%),簽約服務費85%給團隊,15%由區管理中心統籌,上門服務收費標準由過去的10元/次調整為按醫生職稱收費(中級40元、副高60元),以體現醫技價值;簽約對象門診醫保起付線下降300元,享受優先就診、專家門診、精確轉診、家庭病床、家庭護理和個性化、特需等健康延伸服務。

(三)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切實增強社區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為加快構建充滿生機、活力的全科醫生制度和“首診在基層”的服務模式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合理核定崗位編制。《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4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層衛生人員數達到3.5人以上,醫護比達到1:1.25,市相關部門要按照規定和標準,重新核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總量,綜合考慮城區規模變化、服務人口和范圍擴大等因素,實行統籌安排、動態調整。同時要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法人主體地位,落實其用人自主權,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行定編定崗不固定人員,變固定用人為合同用人,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二是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將服務質量數量、患者滿意度、任務完成情況和城鄉居民健康狀況等作為主要考核內容,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總量、財政補助、醫保支付等掛鉤。社區機構在核定的收支結余中,按規定比例提取職工福利基金、獎勵基金,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合理拉開收入差距,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三是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加快推行全科醫生制度,加強師資和培養培訓基地建設,實施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繼續做好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實施全科醫生特崗項目,確保如期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配備2-3名合格全科醫生目標。四是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以形成分級診療秩序為目標,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醫聯體和遠程醫療等方式,制定各類遠程會診收費政策,逐步建立利益、命運、責任共同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建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共享診療信息、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和教學培訓。建立區域在線預約掛號平臺,公立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轉診預約掛號服務,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診病人優先安排診療和住院;將恢復期需要康復的病人或慢性病病人轉診到病人就近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強政府對醫藥衛生人才流動的政策引導,推動醫藥衛生人才向基層流動。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保潔員年終工作總結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