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 教學工作總結 / 正文

初一音樂教學總結(精選35篇)

2024-04-13 教學工作總結

初一音樂教學總結 篇12

近年來,我們在音樂教學實踐中,為了實踐《音樂課程標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結合兒童好奇、好動、好勝、好玩以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較強,而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對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嘗試:在音樂教學中,改變以往靜態教學為動態教學的課堂教學方法--"互動"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原創)音樂教學總結。現將點滴教學體會求教于大家。

"互動"教學方法,是通過師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全面互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我們在運用"互動"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中,就如何將教師的教融于學生的學之中,如何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使教與學達到最優化的整合,作了一些粗淺的嘗試與探索。我們體會到:"互動"教學方法,能體現了《音樂課程標準》的教學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那么,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做到全面的"互動"?又從哪些方面進行"互動"呢?我們認為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去實現:

一、激發互動

為了激發師生間的互動,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學方法。例如:

1、多媒體電化教學法--充分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使學生視聽結合,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眼動)、思維能力(腦動)以及反應等能力(行動)。

通過繪畫(眼動、手動)的形式表達出來。

2、音樂與美術整合法--讓學生一邊唱歌(口動)一邊把自己的感受(腦動)通過繪畫(眼動、手動)的形式表達出來。

3、自主表演法--在學生能有感情(心動)地歌唱(口動)的基礎上,通過自主的即興(腦動)表演(行動)的形式,把對歌曲內容的理解,用形體動作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的歌唱與表演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此外,諸如:快樂游戲法、謎語競猜法、寫譜比賽法、討論探究法、比較歸納法…等,也是激發"互動"的好方法。

總之,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各種教學方法,盡量給學生以最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最大的能動空間,并抓住學生渴望學習的好時機,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在強烈的心理狀態下,體驗情感、參與學習,激發互動,這樣能收到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樂于互動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直接講授樂理知識或開門見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賞音樂時,將自己或前人的思維過程或見解結論強加給學生,要營造一種寬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與學習氛圍,形成尊重、關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學習平臺,讓學生敢動、敢說、敢做,樂于與教師及學習伙伴們"互動"交流,促進學生個性的完善與身心和諧發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交往與合作能力,工作總結《(原創)音樂教學總結》。

例如,在學習《火車來了》這首歌時,課前先讓坐過火車的學生談談坐火車時的所見所聞,交流坐火車時的`親身感受,然后教師作為火車乘客一員,參與學生們合作自編自演的開火車、坐火車游戲。這樣結合學生自己生活實際的音樂活動,在沒有教師事先安排、也沒有一味教師"主宰"的情景下,學生們就樂于與教師互動起來。因此,"互動"教學方法,不光要求教師講究教的藝術,還要要求教師轉變角色,精心設置、創設適合每節音樂課內容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敢于互動,樂于互動。

三、全體互動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參與各種音樂活動的機會。同時要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分解成不同知識層次的小內容與小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學習、活動指導。使學生的音樂經驗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獲得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還要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不斷發現自己,發展自己,激勵學生主動開發自己學習音樂的潛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達到全體師生人人參與互動的目的。

例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還要事先根據學生的各自特點,或組織學生收集有關《黃河大合唱》的音樂、文字、圖片等資料;或組織學生舉行不同形式的演唱會;或組織學生出版專題音樂墻報、手抄報;或組織討論《黃河大合唱》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討論人民音樂家洗星海對中國音樂事業所做出的偉大貢獻等。這樣的音樂欣賞教學方式和活動,突破了以往以"課堂、書本、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而這種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需求。同時,這種教學模式注意了學生個體的差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體驗、參與音樂學習活動,共同享受到音樂帶給的快樂。而且也化解了教學中的難點,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為各種知識層面的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平臺、多方位的音樂實踐活動空間,從各個教學層面讓學生全面接近音樂、理解音樂。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體互動、得到各自的發展,較好地落實了素質教育。

四、全面互動

1、教與學的互動。重在發揮各具特征的生命個體--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發揮觸媒催化作用,以及學生的學對教師的教產生積極主動的能動作用與反應。

2、情感交流的互動。重在要求教師創造性地利用并開發音樂課程資源與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導激發學生對教師、教材、教學手段產生情感的"共鳴"與"諧振"。

3、信息流的互動。重在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信息流暢通渠道的調控與疏導作用。同時更重在發展學生積極主動傳輸、獲取、處理、存儲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4、師與生間的互動。重在轉變教師的角色,建立師生完全平等的人際關系,讓學生真正地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自己學習過程中可信賴的親密伙伴。

5、生與生間的互動。重在培養發展學生的交往、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6、評價與被評價間的互動。重在民主協商、發展導向、共勉激勵、反饋調控,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在運用"互動"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踐與探索中體會到:較理想的音樂"互動"教學過程的模型可用如下圖式所示:

要真正達到音樂"互動"教學的效果,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手段這四個環節間,必須達到高度的協調一致。如果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或者是某一環節的缺失,都將會影響音樂"互動"教學的效果,甚至會導致音樂"互動"教學的失敗。

為使"互動"教學方法達到最佳效果,我認為:除了要注意加強教師在音樂課堂活動中的應變調控能力外,還要指導幫助學生形成自控學習習慣與能力。總之,運用"互動"教學方法進行音樂教學時,要做到活而不亂,動中有節,動中有序。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