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 節日演講稿 / 正文

中學生端午節演講稿10篇

2023-01-17 節日演講稿

讓我們懷著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大家接受我提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

謝謝大家!

中學生端午節演講稿(精選篇7)

老師、小朋友們:

早上好!

還有9天,也就是下個星期三6月12日,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些天我又聽到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是的,每年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端午節史源于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習俗可以概括為四點,下面請我們學一班的.幾位小朋友,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幼兒,第一點,端午節史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投江后,古人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船齊發,

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后來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點,端午節也是衛生節,端午節前后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期,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后插艾葉、掛菖蒲用來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后來又加了石榴花、大蒜和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瑞”。

端午這天,成人都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以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

這些習俗表達的是古人驅瘟辟邪、祈福佑安的愿望。這樣來看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第三點,端午節還是體育節,因為這天人們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龍舟競渡自古就有奪錦標的慣例,奪錦標不僅要有體力、耐力,而且還要團結協作,機智靈活,更要熟悉水性。這些都是長期鍛煉的結果,絕非一日之功。龍舟競渡能對群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渡已經逐漸演變為一項國際賽事,起到友誼紐帶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更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的粽子。晉代,粽子被定為端午節正式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為代表,可謂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教師:聽了學一班小朋友,給我們講的端午節的習俗,小朋友們對端午節是不是有了一些了解呢?剛才這四個小朋友分別講了端午節是:紀念詩人、愛國的節日、衛生節、體育節、美食節,老師希望你們今晚回家后,能把剛才了解到的這些內容,給爸爸、媽媽說說好嗎?今天的升旗儀式到此結束,退場!

中學生端午節演講稿(精選篇8)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隨想。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