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 演講稿大全 / 正文

黨課講稿: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邏輯進路

2022-12-22 演講稿大全

  又到了要展開黨課活動的時候,你有為這次黨課準備好相應的黨課講稿嗎?沒有的話可以來祝福網看一看。下面是由祝福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課講稿: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邏輯進路”,僅供參考,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鼓勵和支持。

  黨課講稿: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邏輯進路

  大家好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進行了總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又以“歷史決議”的形式對中國共產黨百年的重大成就進行了全面總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梳理偉大成就和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即“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對中國共產黨來說,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如果這個根本性問題搞不清楚,可能會犯下顛覆性錯誤,以至誤黨誤國誤民。

  中國共產黨“是什么”,關系到黨的性質宗旨,黨章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已經作出明確回答: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是為實現理想不懈奮斗的政黨,是具有強大領導力和執政力的政黨,是始終保持旺盛生機和活力的政黨,也是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的政黨。

  應當時世界社會主義、中華民族救亡圖存之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要干什么”,這關系到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共產主義,并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說的:“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的,中國共產黨要干的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貫穿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一個主題,也是關系我們黨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問題。所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全黨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決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不斷衰落的發展趨勢,到1921年被剛成立的中國共產黨托住,并在其領導下開始慢慢地向上走,且演繹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幕大劇。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年后的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了怎樣一個節點?搞清楚這些問題及其背后的辯證邏輯,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有利于提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進一步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下面我主要從三個視角來分析: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邏輯中徐徐展開,中華民族從輝煌走向衰落再走向新的輝煌;二是抓住且有效解決不斷變化的社會主要矛盾,在持續獲取內在動力中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三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量變積累中達到質變的臨界點,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一、輝煌—衰落—輝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邏輯中徐徐展開

  民族復興意味著這個民族在其民族發展史、人類發展史上曾經輝煌過,產生過非常重要的歷史影響和占據過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民族復興,是指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民族在歷經苦難衰落之后重新走向輝煌、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并發生重大影響的一個歷史全過程。

  (一)近代以前,中華民族曾經創造燦爛輝煌

  作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歷史發展中創造了源遠流長而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卓越而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工業革命前,中國經濟、科技、文化、思想甚至制度的先進性在幾千年時間里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在經濟上,我國經濟總量一度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據英國史學家麥迪森在其著作《世界經濟千年史》中的統計,18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2.9%,西歐各國的總和才占23.6%,美國和日本分別占1.8%和3%。

  在科技上,我國發明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天文歷法、地動儀、日月食觀測法、四診療法等偉大科技成果,深刻影響人類文明及其社會發展進程。

  在文化思想上,我國產生了像諸子百家等聞名于世的偉大思想巨匠,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質的哲學思想、民本理念等獨特的思想體系和價值體系,創作了如《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文藝作品。

  在政治制度上,我國的科舉制度、文官制度也曾影響到歐洲主要國家。近代以前的中國因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有力地推進了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而銘刻在人類發展史冊上。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也曾高度肯定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西方還有很多有識之士意識到中華文明之于世界發展的重要性,如英國大歷史學家湯恩比、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佐在著作《展望21世紀》中指出,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才能拯救21世紀的世界;又如1988年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的宣言中呼吁西方世界要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宣言中提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頭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二)中華民族由輝煌經劫難而衰落

  因工業革命而率先強盛起來的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在資本的強大邏輯下,在全球到處擴張,“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把“西方中心”外的一切民族、一切“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拉入到其構造且主導的世界資本體系和殖民體系中,“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自鴉片戰爭之后,中國就是以這種方式被迫卷入由西方列強主導的世界殖民體系之中。

  從此,在西方資本擴張邏輯下,加之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敗,中國歷經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以及戰后簽訂的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從此蒙辱、人民從此蒙難、文明從此蒙塵,曾經如此輝煌的中華民族在近代以來西方資本所帶來的血與火的劫難中逐漸衰落,呈現在世界面前的卻是一派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衰敗凋零的景象。

  (三)中華民族因衰落而復興

  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未放棄對實現民族復興的向往和追求。

  1840年至1921年短短80年間,為了民族復興,像洪秀全、左宗棠、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嚴復和孫中山等先進的中國人,歷經千辛萬苦,不屈不撓、前仆后繼,不停地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并接連進行了農民起義、洋務自強運動、維新變法、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式各樣的嘗試,其結果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一切別的東西都試過了,都失敗了”,都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這說明:一方面,在飽經劫難、經濟文化落后的條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必要付出更加艱辛和更為長期的努力;另一方面,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歷經多次探索失敗,在問道無門、尋路無果的歷史關口,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個歷史重任自然落在中國共產黨的肩上。

  換句話講,中國共產黨自一成立就把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使命,就把握住了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動性。此歷史主動性最突出表現就是中國共產黨把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和實現共產主義統一起來了,把中華民族復興的規律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統一起來了,真正地做到了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高度統一。

  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謀求民族復興在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且越來越主動。無疑,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重大轉折點。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便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徐徐展開且一步步走向偉大復興。

  第一,新民主主義革命及其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民族復興的首要條件就是對外推翻帝國主義侵略壓迫,實現民族獨立,對內推翻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統治,實現人民解放,進而在內外兩個方面奠定實現民族復興的政治條件。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掃除了階級的、制度和社會條件的障礙。從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啟了新紀元。

  第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及其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制度。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開啟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將新中國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的穩固基礎之上,并逐步建成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從此,中華民族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

  第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其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要有強大的物質保障,又要有充滿活動的體制保證。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大力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從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建設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到成功應對2023年國際金融危機,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高度集中的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們黨探索并成功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道路。

  第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及其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團結帶領人民統攬“四個偉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依規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作出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再一次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復興給中華民族帶來輝煌,但這次復興的輝煌,不只是一種歷史輝煌現象的回歸,而是更高質量和意義上的新的輝煌。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由輝煌到衰落,然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又走向新的輝煌的“涅槃”過程,是在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邏輯中徐徐展開的。它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遵循著否定之否定的辯證運動規律。正因如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會如期全面實現,我們要有這份自信與信心。

  二、圍繞并解決不斷變化的社會主要矛盾:在不斷獲取內在動力中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著社會進步以至社會形態的更迭。二者之間的矛盾是社會根本矛盾,是一切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根本矛盾在社會不同發展階段又表現為不同的社會主要矛盾。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社會矛盾也伴隨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因此,矛盾分析方法至關重要。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萬千的學問家和實行家,不懂得這種方法,結果如墮煙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近代以來,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及對其解決的內在需要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發展。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精準把握、有效解決不同歷史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完成各階段歷史任務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

  我們這里分幾個方面來講。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對社會主要矛盾的精準把握與有效解決

  毛澤東同志分析指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些就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的矛盾偉大的近代和現代的中國革命,是在這些基本矛盾的基礎之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

  中國共產黨正是基于對社會主要矛盾的精準把握,才會有當時中國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正確判斷,才會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解決了人民大眾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對社會主要矛盾的精準把握與有效解決

  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這關系到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問題。1949年到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1950年毛澤東同志有一個判斷:“今天的斗爭對象主要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殘余,而不是民族資產階級。”當時,把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殘余”之間的矛盾與斗爭作為國內的一個主要矛盾來看待和處理,沒有把民族資產階級列為革命對象而是把其作為團結和合作的對象,是非常正確的。

  正因如此,面對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我們黨在短短三年時間里,通過土地改革的民主革命方式,充分發動和調動各方面階級階層的力量,不僅基本解決人民大眾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殘余”之間的矛盾,而且很快地基本恢復了國民經濟和建立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之后,舊的主要矛盾轉變為新的主要矛盾。

  新的社會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呢?我們黨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即“在打倒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后,中國內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故不應再將民族資產階級稱為中間階級”。這時,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并且這對矛盾在各個領域的斗爭日益激烈。黨解決矛盾的目標自然由消滅封建主義轉向為消滅資本主義。

  1953年,中國共產黨“不失時機地”提出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其核心內涵是“一化三改”,即搞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黨通過“三大改造”的方式著力解決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和平改造的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完成,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社會主要矛盾判斷的正誤及帶來相應后果

  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整個資產階級作為一個對立的階級被消滅,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社會主要矛盾由此產生相應變化。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以矛盾分析視角,全面闡述了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須高度重視的“十對關系”。這從理論上為我們黨正確分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起了引導性作用。

  黨中央正確分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的基本國情,在《中共八大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中明確提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為黨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指明了發展方向。黨的八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歷史時期。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初期,我們黨因對國際國內發生重大變化的形勢作出了誤判,而動搖了黨的八大關于國內主要矛盾的認識與判斷,最終導致對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錯誤的修改。對社會主要矛盾認識錯誤,不僅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而且也嚴重影響到對符合中國實際的實現民族復興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探索。

  (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對社會主要矛盾的精準把握與有效解決

  1979年鄧小平同志指出:“至于什么是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時期全黨和全國人民所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或中心任務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

  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審議和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進行了重新認識:“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表述既是對黨的八大概括的社會主要矛盾的繼承,同時又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發展與精準提煉:一是把“兩句話”概括為“一句話”;二是把“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改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把“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改為“落后的社會生產”。為解決這一矛盾,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必須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毫不動搖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并在堅持和發展這條道路的進程中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富起來的現在之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社會主要矛盾的精準把握與有效解決

  經過長期努力和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富起來的過程中穩定地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越來越得到有效供給和滿足,“落后的社會生產”不斷“去落后化”,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隨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除對物質文化的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外,還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不斷提出要求。

  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簡單的物質文化了,而已擴展到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也不再是“落后的社會生產”問題了,而主要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由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地捕捉到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人民的需要兩個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進而意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隨之發生了質的變化。

  經過5年理論思考,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抓住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就明確了奮斗目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四個偉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創造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

  中國共產黨緊緊扣住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等不同歷史發展時期不斷變化的社會主要矛盾,并在有效解決變化著的社會主要矛盾過程中,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各種合理利益訴求以凝心聚力,共同奮斗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

  三、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量變積累中達到質變的臨界點

  歷史發展總是在量變積累中不斷通過質變為自己開辟前進的道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主題不斷地積累成就。各方面各領域的根本性成就的量之積累已經達到了民族復興朝決定性質變發展的度,也就是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到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決定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不可逆轉性的量變因素主要集中體現在幾個方面,即:一百年來所形成的更為堅強的黨的領導、更為強大的人民力量、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以及更為堅定的“四個自信”。

  (一)在百年奮斗中經不斷自我革命黨的領導更為堅強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之所以能夠由小變大、由弱漸強,從一個只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弱黨壯大為今天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與其堅定不移地進行從嚴治黨和自我革命分不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是因為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也“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中國共產黨一心一意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積累的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方面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并成長為堅強領導核心和全國人民的主心骨。

  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始終堅定不移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堅決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進行斗爭,大力糾治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以及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不斷增強。我們黨在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武裝力量、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各種組織中的領導地位與領導作用不斷得到確保,而且領導這些組織的制度也越來越健全完善,黨的全面領導能力與素質得到不斷增強。

  如今,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敢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充滿蓬勃朝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無可替代的領導力量和政治保障。

  (二)在百年奮斗中不斷匯聚的人民力量更為強大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事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人民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須擁有14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一種集中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群眾需要黨來動員與組織才能形成聚合力量,黨也必須依靠人民群眾才能生存和發展。列寧曾指出:“把千百萬勞動群眾組織起來,這是革命最有利的條件,這是革命取得勝利的最深的泉源。”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力量,革命勝利后建設無產階級政權需要人民群眾的力量,整個社會主義發展進步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力量。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從認識上一直高度重視凝聚人民力量。毛澤東同志在大革命時期針對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問題,就發出把農民“組織起來”的偉大號召;1944年他在同英國記者斯坦因的談話中再次指出,新民主主義的“基本政策是讓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為實現民族獨立,為建立民主制度,為在私有制基礎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進行革命”。

  1985年,鄧小平同志在講到革命為什么能夠成功、建設怎樣能夠成功時指出,要用理想與紀律把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組織起來,“組織起來就有力量”。

  江澤民同志指出:“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奮斗,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力量和優勢所在,也是我們各項工作的取勝之道。”

  胡錦濤同志要求全黨要“扎實做好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團結群眾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起家,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能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決定著黨的事業的成敗”。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正是基于對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聯系群眾工作的高度重視,使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聚合的力量越來越強。在革命中,有效地把全國人民的力量發動和集合了起來,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解決了中國人民挨打的問題,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在建設、改革中,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團結奮斗,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飛躍,解決了中國人民挨餓的問題,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了。

  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涌現出無比的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著中華民族強起來的目標努力。在黨的堅強領導下,14億多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為民族復興集結出一股堅不可摧、一往無前的強大力量,這是任何勢力、任何組織都無法也不可能阻擋的正義之力量。

  (三)在百年奮斗中不斷發展的物質基礎更為堅實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須臾離不開堅實的物質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始終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949年的358億元增長到1978年的3679億元再發展到2023年的101.6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左右,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水平,出現世界經濟史上一種前所未有的增速奇跡。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僅僅1%增長到1978年的1.8%再發展到2023年的17%左右,而且2023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十幾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年均都超過30%。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66元增長到1978年的171元再發展到2023年的3萬余元;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達到4億多人。

  如今,我國不僅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體量越來越大,而且已經是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不僅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而且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也捷報頻傳;我國構建起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包括養老、醫療、低保、住房、教育等民生領域的社會保障體系,最重要的是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上首次實現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最終實現民族復興邁出關鍵性、決定性的一步。富起來的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四)在百年奮斗中不斷凝聚的精神力量更為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經濟總量無論是世界第二還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夠鞏固住我們的政權。經濟發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國家能夠稱為強大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要有雄厚的物質力量還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需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統籌協調推進。中國人民在歷史發展中培育和發展起來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即創新精神、團結精神、奮斗精神與夢想精神。這些民族精神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不同歷史發展階段都體現出不同的時代內涵,為中國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和實踐動力。

  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最鮮明的民族稟賦,正是基于創新精神,中國的發展與進步才會產生不竭動力與韌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奮斗的民族,正是基于奮斗精神,中華民族才會在取得“四個偉大成就”中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民族,正是基于團結精神,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會在革命、建設、改革中越來越彰顯和增強。中華民族是一個有夢想精神的民族,正是基于夢想精神,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會在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行。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從而使近代以來民族復興的夢想精神由被動轉向主動且越來越主動。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牽引下,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如今,民族偉大精神、偉大建黨精神與共產黨人的精神相互交融成為強大的中國精神,這些精神已經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成為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越來越豐厚的精神滋養和精神力量。

  (五)對在百年奮斗中走得越來越寬廣的正確道路更為自信

  一個民族走什么樣的道路,決定這個民族的前途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中華民族的發展自強,關鍵在于要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1840年以來特別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嘗試過當時幾乎所有的救國途徑卻全部碰壁失敗。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百年來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找到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當真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8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

  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正確道路,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正因為這條道路契合了我們“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而注定它一定能夠走得實、走得好、走得遠,而且已經成長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如今,中國人民越來越擁有對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高度自信,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也越來越彰顯出其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六)對在百年奮斗中越來越具有指導力的理論更為自信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和思想指導。中國共產黨自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之后,不斷地使其中國化并創新出系列具有理論指導力、解釋力、實踐力的且成功地指導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及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插上了科學的思想翅膀。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很好地回應了“中國革命向何處去”,“怎樣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怎樣從革命轉向建設”等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訴求,形成和豐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很好地回應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訴求,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科學回應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訴求,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四個偉大成就”,并在實現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后向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充分彰顯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因其科學性而體現出來的強大的指導力、實踐力、解釋力。

  馬克思主義不斷深刻改變中國,中國也不斷地以自己的貢獻深刻改變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所創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站在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上,結合新的時代特征和新的實踐要求作出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的新的理論創造,極大地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新視野,提升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新高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新內涵,凸顯了馬克思主義跨越時代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威力,成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最強音。

  如今,我們黨的理論越來越成熟,全黨全國人民對黨的理論也更為自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形態,已深深地內化為全黨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和行動自覺。

  (七)對在百年奮斗中越來越成熟定型的制度更為自信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首先要通過革命手段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以獲得政治整合,建立一種能支撐民族復興的先進社會制度。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的中國先進分子有過這方面的探索,但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確立了新中國的國體與政體;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實現民族復興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隨著民族復興事業向縱深發展,需要不斷完善現有制度,需要及時制定新的制度,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路上堅持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一個個現有制度得到不斷完善,一個個新的制度得到及時制定,一個個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固化藩籬在創新實踐的要求下被一一破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形成且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牽引下,“十三五”結束時,我國“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制度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蘊的各種顯著優勢,在新時代各個領域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彰顯,進而由內而外地堅定了我們的制度自信。

  (八)對在百年奮斗中越來越繁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為自信

  中華民族曾因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在世界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但近代以來,中國人在經歷劫難中出現對自己文化不自信的現象,曾經的文化優越感被一種群體性的文化自卑心理所取代。

  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入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不斷深入,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在文化建設中不斷重構,正如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所指出的,“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是的,一個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中央,沒有高度的文化繁榮絕對不行,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樣絕對不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吸取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大量吸收世界各國的進步文化,一路走來,形成了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個有機組成部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繼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更加注重和加強文化建設。同時,在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過程中,正氣充盈的黨內政治文化亦已形成。

  如今,在加大力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越來越得到激發,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大幅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已經成為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謝謝大家,我的交流到此結束,請大家批評指正。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黨課講稿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邏輯進路   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邏輯進路黨課講稿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