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 演講稿大全 / 正文

黨課講座:關注六個基礎 堅定不移地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2-12-22 演講稿大全

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是一個系統的項目,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以下是云煙小邊為您組織的黨課講座:關注六個基礎 堅定不移地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僅供參考,歡迎收藏本網站閱讀。

黨課講稿:聚焦六個基礎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不移

同志們:

加強中華民族社區意識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黨員干部,要充分把握加強和完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本質、精神本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深刻理解中華民族社區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內化于心,外化于實踐。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與您一起學習和交流。

第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什么?

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各民族在文化、經濟、情感上相互依存,不斷融合成多元化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社區意識不斷加強。加強中華民族社區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內涵豐富而深刻。

(1)確定中華民族家庭,共同建設中國夢的目標方向。中國夢是國家、民族和人民共同建設和促進共享的同一夢想。在國家層面,現代中國應該更加繁榮和強大,國際地位應該更加突出;在民族層面,中華民族應該更加振興,為人類文明做出更大的貢獻;在人民層面,人們應該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增強收益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國家富強是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政治前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民族繁榮振興是人民幸福的可靠保障。人民幸福是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的初衷和起點。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的條件和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權利,實現利益,滿足幸福。時代召喚、人民期待、歷史必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以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中國文化為土壤,以偉大的創造精神、偉大的斗爭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偉大的夢想精神為營養,滋養各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審美品味、思想信念、知識體系。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的繁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融合,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國文化符號和形象,增強各民族人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在浩瀚的中國文化中,不斷挖掘各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元素,不斷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型和創新發展,不斷創造更好更多的文學藝術作品,講述中華民族家庭,共同建設中國夢的故事。

(三)促進各民族和諧相處、和諧共濟、和諧發展。國家實施的西部大發展戰略、興邊富民行動、支持人口少的民族發展規劃、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的扶持政策、區域差異化發展政策、援疆援藏等對口扶持政策,大大縮小了民族、邊疆與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民族地區發展的不足正在彌補,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正在增強,追趕的勢頭更加強勁,進一步鞏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經濟基礎。

中國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流動性大、融合性大的新特點。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融入城市社會的措施,更加注重保護各民族的合法權益,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人民在嵌入式社會結構中更好地融入城市。在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共同工作、共同快樂的氛圍中,進一步增強了各民族人民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和創新意識,各民族不斷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

(4)加強五個身份的社會基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和歷史觀,不斷增強五個身份,對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

現在的中國,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政通人和,百業繁榮。從中央到地方,從北疆草原到南國海疆,從雪域高原到東海,各地全面、深入、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普及、人文化和實體化。各民族的社會氛圍越來越濃厚。在城市社區、工廠、農村、學校、軍營,各行各業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積極責任和自覺實踐,將民族團結的心理契合點、情感共鳴點和利益融合點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5)堅持中華民族的多元化融合。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中國各民族共同探索了廣闊的領土,共同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養了偉大的精神,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各民族在文化、經濟、情感上相互融合,形成了你我、我、你、誰不能與誰分離的多元化融合模式。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的基礎,是民族團結的基礎,是精神力量的靈魂。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民族團結進步為基礎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密擁抱,促進中華民族走向更具包容性和凝聚力的命運共同體。

第二,為什么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的基礎、民族團結的基礎和精神力量的靈魂。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于在新時代做好民族工作至關重要。

(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國家統一的思想基礎。維護國家統一是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原則。幾千年來,維護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始終是中華民族的政治理想、精神寄托和道德情感,始終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主流。目前,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引導各民族人民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深刻理解國家統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共同維護國家統一的思想基礎。

(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必要條件。從長遠來看,加強中華民族團結,加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中華民族社區意識,是深化文化認同,聚集民族力量,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尊重差異,實現各民族文化和諧發展,形成呼吸、命運、心的強大精神紐帶。只有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找到民族團結與各民族人民的心理契合點、情感共鳴點、利益結合點,在全社會形成中華民族家庭的濃厚氛圍,使56個民族始終思考、努力、擰成繩子,使中國各民族始終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三)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偉大夢想和共同愿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一步增強各民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需要進一步增強各民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第三,如何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要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不僅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還要做很多潤物細無聲的事情。所有的工作都要實事求是,有形、有感、有效。

(一)注重鞏固政治基礎,堅定不移地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發展、繁榮。因此,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基礎。各級黨委要把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議程,提高工作的前瞻性、戰略性和創新性,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創新發展新時代民族工作。結合新時期民族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加強對民族領域基本理論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政策的話語體系,為新時期民族工作提供生活用水和智力支持。鞏固民族工作基層基礎,大力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和各類人才,不斷提高民族事務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注重鞏固認識基礎,堅定不移地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化是我們祖先留下的豐富遺產,也是中國發展的巨大優勢,各民族團結、多元化,來自各民族文化、經濟依賴、情感親密,來自中華民族追求統一的內生動力。要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國民教育和社會教育,引導各族人民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植入各族人民的心中。與多學科、多機構、多領域合作,建立和完善研究體系,重點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化一體化格局,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提供學術支持。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使互聯網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

(三)注重鞏固社會基礎,堅定不移地促進各民族交流交融。中國歷史是各民族融合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歷史。高舉中華民族團結旗幟,促進各民族交流交融,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基礎。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加強一體化,建立嵌入式社會結構,創造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學習、共同享受的社會條件,讓各民族人民在中華民族家庭中相親、互相幫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創新工作模式和載體,全面、深入、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和進步,統一各民族群眾的思想和行動,加強各民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國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強全國通用語言教育,不斷提高各民族人民掌握全國通用語言的水平,促進各民族的廣泛交流、全面交流和深度融合。

(四)注重鞏固思想基礎,堅定不移地增強各族人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源,是民族和諧的靈魂。因此,增強各民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建設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學習,互相學習,共同為中國文化的發展繁榮做出貢獻。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融合,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國文化符號和形象,增強各民族人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要通過家庭教育、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等方式,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讓各族人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增強中國文化的信心,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社區意識。

(五)注重夯實物質基礎,堅定不移地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發展。使改革開放成果更加公平,造福各民族人民,不斷增強各民族人民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要進一步發揮中央、發達地區和民族地區的積極性,優化轉移支付和對應支持機制,制定和完善差異化區域政策,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物質基礎。要進一步實施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少的民族發展、興邊富民的規劃,規劃十四五期間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繼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能力。在農村貧困人口如期扶貧的基礎上,努力促進扶貧與農村振興的有效聯系,建立穩定的扶貧機制,鞏固和發展扶貧成果,使各民族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6)注重法治基礎,堅定不移地推進民族事務的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確保民族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是堅持全面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基礎。我們應該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完善民族工人制定法律法規制度。依法保護各民族的合法權益,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件,確保各民族公民平等享有權利和義務。努力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團結就是力量。今天的中華民族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中華民族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和奮斗。只要我們各民族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更好地團結和凝聚,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思考和努力工作,加強中華民族的社區意識,努力工作,堅持不懈,就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黨課講稿聚焦六個基礎堅定不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聚焦六個基礎堅定不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課講稿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