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讀後感 / 正文

《茶花女》讀后感1300字

2022-12-20 讀後感

  茶花女是小仲馬的代表作,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從鄉下來到巴黎,最終走進名利場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個社交明星的故事,下面是祝福網為大家提供的茶花女的讀后感,歡迎閱讀。

  茶花女讀后感(一)

  在此拜讀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先生的代表作《茶花女》,掩卷嘆息,感觸頗深,我不得不承認的是,有戀愛經歷的人對追求愛情的艱辛和甜蜜往往更加深切。記得我第一次讀《茶花女》是2023年,那時的我也許太青澀,所以壓根無法理解《茶花女》中公子和妓女的這種刻骨銘心的真愛和遭遇,對女主人公瑪格麗特也不怎么同情。

  可是,再讀翻開此書閱讀,我有兩個收獲。一是充分理解熱戀中男女種種瘋狂言語和行為,理解真愛的真諦。二是深刻認識到現實社會的殘酷和殘忍,心中十分痛惜女主人公的遭遇,也痛恨使她受到這種遭遇的社會。

  作者小仲馬對處于戀愛期的年輕人的心理和行為描寫相當細膩、真實,甚至能能喚起早已麻木在婚姻中的男女對自己因為愛上一個人而瘋狂、熱烈的付出的美好。

  靠父母資助生活剛畢業的24歲的男主人公阿爾芒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見到了巴黎社交名媛——年僅22歲的出身窮苦鄉村、父母雙亡、不得不來巴黎討生活的美麗姑娘瑪格麗特,被其美貌和圣潔的樣子深深吸引,一見鐘情愛上了她,并沒有因其妓女身份而輕視她,堅持按莊重禮節求見交往。他通過半年不留姓名式地持續關心探視生病的瑪格麗特,獲得了外表風光無限內心孤寂痛苦的瑪格麗特的真心相愛。

  但是瑪格麗特因為以前的奢華生活所欠下的巨額債務,使得她不得同時做幾個貴族公子的情婦,以獲得資金來還債和維持目前體面的生活。這讓想獨占瑪格麗特愛情卻沒有經濟實力去拯救心愛女人的阿爾芒嫉妒和痛苦萬分,他無可奈何、自怨自艾,他多次找瑪格麗特鬧矛盾,多次誤解傷害她,但旋即又后悔苦痛,覺得不應該去責備瑪格麗特。熱戀中的男女總是讓深愛的人受傷。

  瑪格麗特是懂愛的,她的愛是深沉的,她知道愛一個人不光是索取和控制,更應該是寬容和犧牲。這個有骨氣的姑娘與阿爾芒相好與金錢無關,她沒有向阿爾芒伸手要一分錢。為了給阿爾芒一個純凈的愛情,瑪格麗特作出了巨大犧牲,在拒絕與老公爵和G伯爵的交往失去資金來源后,為了償還巨額債務,為了不給阿爾芒經濟壓力,她毅然告別過去奢華風光的生活,典賣了她的四輪馬車、鉆石、首飾和家具,要和阿爾芒一塊定居鄉下同甘共苦。

  可是,殘忍的社會和世俗的偏見是不容許一個追求真愛,一心向善的妓女重新做人的。幸福總是短暫的,苦難總是漫漫。當他們在巴黎鄉下籌劃美好前景時,那個滿懷父愛、令人敬佩的迪瓦爾先生(阿爾芒父親)就帶著世俗的壓力來到巴黎,逼迫兩人分手。在遭到兒子阿爾芒的拒絕后,老父親找到了瑪格麗特。我們善解人意的姑娘,在體會到老父親的苦心和懇求下,做出了犧牲自己成全戀人的決定——她痛苦地故意再次與公爵和伯爵交往,寫下決絕的信件拒絕了阿爾芒的感情,以達到引起阿爾芒對她仇恨絕望和忘記的目的。

  我們倍受打擊心生絕望的阿爾芒,失去了理智,滋生了仇恨,并采取了在瑪格麗特面前與妓女親熱和同居等眾多措施來報復“背叛愛情”的她,讓我們可憐的姑娘受到了嚴重的精神折磨,以至于她不得不通過縱欲、酗酒來麻痹自己的靈魂,嚴重損害了她本就虛弱的身體,結果不到三個月,在她日夜思念的阿爾芒離開巴黎外出履行期間,可憐的瑪格麗特就因嚴重的肺病咳血不止而香消玉殞。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寬容善良的瑪格麗特,她沒有責怪阿爾芒對她的誤解和傷害,她自己默默忍受,她把對阿爾芒的深情全部體現在她日益病危期間所寫的日記中。她告訴阿爾芒:“那些日子里您每天都要想出點新花樣來侮辱我,這些侮辱可以說我都愉快地接受了,因為除了這種侮辱是您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您越是折磨我,等您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您眼里也就會顯得越加崇高。”

  當外出旅行的阿爾芒回到巴黎得到瑪格麗特死亡的消息和那些令人痛惜的日記時,他才明白一切,深悔自己的自私和魯莽。多么的令人嘆息的故事,多么感人的愛情。正如《后來》歌詞寫道:“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后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讓人稍感欣慰的是,我們的男主人公阿爾芒先生,沒有像那些曾經享受過瑪格麗特身體的貴族公子在得知她病重已無娛樂價值后的無情冷漠一樣,而是懺悔自己的過錯并盡力補償已故的戀人。他帶病奔波于巴黎和瑪格麗特家鄉,獲得她親屬授權,為可憐的姑娘購買了永久公墓遷葬其間,并委托公墓管理員每天買一束瑪格麗特喜愛的茶花獻祭在她的墳頭。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年輕的人們啊,要珍惜你的戀人,相信你的戀人,理解你的戀人,寬容你的戀人,不要輕易傷害他(她),不要斯人已去遺恨終生!

  茶花女讀后感(二)

  盡管法國作家小仲馬的《茶花女》是一部描寫妓女的愛情小說,卻依然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里成為新中國的禁書。所以和我年齡相仿的整整一代中國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只知道有這本書而沒有讀過這本書。然而我們對這本書的內容卻并不陌生,《茶花女》的小說1848年在巴黎出版,《茶花女》的話劇1852年在巴黎演出,《茶花女》的歌劇1853年在威尼斯公演,1909年以來已經二十多次被搬上銀幕,早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上個世紀初,甚至在中國的話劇舞臺上也公演過,所以只要略加留心,就不難從各種文章中接觸到關于《茶花女》的內容和評論。

  在讀這本小說之前,祝福網一直以為是阿爾芒的父親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讀完全書我才發現,真正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的其實是阿爾芒的虛榮和猜疑。

  二十四歲的外省青年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之后,并沒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憑放在口袋里,也讓自己過幾天巴黎那種懶散的生活。”他憑著祖傳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傭人,養了一個“小家碧玉,溫柔而多情”的情婦,同時與朋友一起整天出入各種風月場所尋歡作樂。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號“茶花女”的瑪格麗特小姐,并立刻展開了對她的追求。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在風月場中追求女人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錢,一種是用情。阿爾芒在當時雖然也算有幾個錢的“小資”,但正如書中另一位老妓女揄揶他的那樣“您那七八千法郎的津貼費是不夠這個女孩揮霍的,連維修她的馬車也不夠。”瑪格麗特為了維持巴黎名妓的排場,每年需要花費十多萬法郎。所以阿爾芒只能用“情”來追求瑪格麗特。果然在他付出了兩三年的時間后得嘗所愿,不但讓瑪格麗特成了他的情婦,還讓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愛情。

  妓女以出賣肉體和感情為職業,但她們也有自己不愿意出賣的愛情,或許正是因為她們看夠了人間的虛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愛情。所以當瑪格麗特把阿爾芒對她的愛慕當成了真正的愛情之后,就毫不猶豫地不顧一切地獻出了她的一切。

  面對瑪格麗特的一片真情,阿爾芒卻始終不肯相信妓女也會有真正的愛情,所以從占有瑪格麗特的第二天起,就讓猜疑占據了他的心頭,第三天就認定瑪格麗特欺騙了他而發出了一封羞辱和譴責她的絕交信。然而,當他聽到朋友祝賀他得到了“可以替他爭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婦” 瑪格麗特之后,在虛榮心的作用下,立刻后悔起來,并給瑪格麗特發出了請求寬恕的信。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阿爾芒心目中,占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心的分量要比對瑪格麗特的愛情的分量重得多。也就是說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擁有名妓的虛榮而不是一個普通女人的愛情。正如書中瑪格麗特當面怒斥阿爾芒時所說的那樣:

  “你,你不愿意讓我知道你的景況,你要我保留我的虛榮心來滿足你的虛榮心,你想保持我過去的奢侈生活,你想保持我們思想上的差距,你,總之,不相信我對你的無私的愛情,不相信我愿意和你同甘共苦,有了你這筆財產我們本來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幸福,但你寧愿把自己弄得傾家蕩產,你這種成見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你以為我會把虛榮當著幸福嗎?一個人心中沒有愛情的時候可以滿足于虛榮,但是一旦有了愛情,虛榮就變得庸俗不堪了。”

  人們常說,“真正的愛情往往能使人變得崇高”,然而阿爾芒在得到了瑪格麗特之后不但沒有變得絲毫崇高起來,反而變得更加墮落了。他整天除了享受擁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和快樂之外,就是去地下賭場賭博來增加一點用于揮霍的金錢,全然不顧瑪格麗特維持巴黎名妓排場的費用其實是來自其他幾個男人的供養這一事實,也絲毫沒有考慮應該怎樣盡快讓瑪格麗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由此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所謂愛情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愛情真正讓瑪格麗特變得崇高起來,她義無反顧地決心拋棄已經擁有的一切虛榮和奢侈,要洗盡鉛華,革心洗面從新做人,與阿爾芒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她甚至以虧損兩萬多法郎為代價,委托別人變賣她的一切財產,告別過去的一切,與阿爾芒租一間清靜的小屋,過起了遠離風塵的隱居生活。

  遺憾的是阿爾芒只是被動地聽從瑪格麗特的一切安排,絲毫沒有考慮過應該和瑪格麗特結婚之類的問題,也許在他的內心從來也沒有相信過瑪格麗特真正愿意脫離過去的生活。正因如此,在瑪格麗特因了阿爾芒的父親的要求給阿爾芒寫了一封分手信后,他立刻就否定了瑪格麗特為他付出的一切真情,立刻就拋棄了對她的一切愛情和信任,甚至沒有想到應該去問一下這個變化是為什么發生的,盡管他明明知道父親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反對他和瑪格麗特繼續來往。

  更加可悲的是,作為法律專業畢業、理當擅長分析研究的阿爾芒,不但沒有去研究推敲一下她為什么變心,反而粗暴簡單地認定她就是因為不能甘于清貧貪圖過去的虛榮才離開他的,甚至卑劣地對這個曾經愛過的女人進行了種種無恥的報復,哪里像是在對待一個自己愛過的女人啊!

  liuxue86.com也無法否認阿爾芒確實是愛瑪格麗特的,只是他一直不相信瑪格麗特也真正愛他,總覺得他的真正的愛情遭到了瑪格麗特的戲弄和踐踏。他的心胸是那么狹小卑劣,絲毫不懂什么叫愛我所愛無怨無悔。他的心里充滿了怨,充滿了恨,唯獨缺少一份瑪格麗特那樣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真正的愛。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畢竟還是有愛的,盡管他表達愛情的方式不一定對,他對愛情的理解不一定全面,所以才會在確認了瑪格麗特對他的那份真情后感到痛苦,感到后悔,才會寫出這篇感人肺腑、流傳千古的男人懺情錄《茶花女》,只是這個懺悔實在是來得太晚了一點。

  茶花女讀后感(三)

  巴黎,深秋季節。一個云淡風輕的日子,我獨自一人走進蒙馬特公墓,沿著鋪滿枯黃落葉的小路,一直來到這片墓地的一個偏僻的角落。這里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墳墓,同它四周的那些設計精巧、風格別致的各式墓冢相比,這座墓的外觀顯得簡樸而又單調。不過引人矚目的是,在它的右側上方鑲嵌著一個透明的塑料小盒子,里面放著一束人工制作的茶花。墓的兩側刻著相同的一句碑文:“阿爾豐西娜。普萊西(1824.1.19—1847.2.3)安眠于此。深切懷念你”。

  無論是在法國還是中國,如今知道阿爾豐西娜。普萊西這個名字的人也許為數并不太多,但是讀過《茶花女》這部作品、了解《茶花女》這個故事的卻大有人在。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就是舉世聞名的法國文學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那個動人的、催人淚下的茶花女的愛情故事,就是根據她的經歷演化、創作出來的。

  我在這座墓前徘徊良久,浮想聯翩,我想起了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的一生命運,想起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以及他的那部不朽的作品——《茶花女》。

  這書我自己也買了,看了好幾遍,因為我不會對書做什么評論,才疏學淺的原因,所以只好轉帖別人的一些評論的.至少我為這本書感動也悲哀。

  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二十三個年頭,但人們可以說她既嘗遍了生活的辛酸凄苦,也享盡了人間的奢華逸樂。然而她卻始終是一位不幸的姑娘,在她短短的二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她從未得到過真正的幸福。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出身微賤,這位諾曼底姑娘家里祖祖輩輩都是貧苦的農民,她的母親是一位心地善良、克勤克儉的農婦;父親是一位不務正業的農村巫師。也許是由于生活的艱難,她的父親性格古怪,脾氣暴躁,在家里終日打罵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離家出走,去給一個有錢人家做幫工,后來又跟著這家主人離開了法國,到瑞士去謀生。而這時,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尚不滿十歲,但是她的父親已經讓她到農莊里去干活了。

  從現有的資料中,我們知道阿爾豐西娜大約在十五歲的時候離開故鄉來到巴黎。有人說是她母親的一位親戚幫助她離開諾曼底的,也有人說是她的父親把她賣給了一幫波希米亞人,而這幫四海為家的流浪漢又把她帶到了巴黎。不管怎么說,阿爾豐西娜。普萊西來到了一個新的天地,開始了一種新的、卻依然是不幸的生活。她起先在一些店鋪里打工,過著清貧的日子。然而,聰明的阿爾豐西娜很快地發現,她雖然一貧如洗,卻擁有一筆非常可觀的、得天獨厚的“資本”,那就是她的美貌。這位具有稀世姿容的少女開始涉足巴黎各大跳舞場,并立即成為那些公子哥兒、闊老闊少們競相追逐的目標。

  她結識了不少男友,也做過普通商人的情婦,后來又同一位非常闊綽的時髦青年同居了一個時期。這位年輕人就是日后的德。格拉蒙公爵,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還曾一度出任外交大臣。雖然這位花花公子當時的地位尚未如此顯赫,但他已經是巴黎社交界上的一位極為活躍的人物。正是靠著他以及像他這樣一類人物的“提攜”,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大踏步地跨進了巴黎的上流社會,并很快地成為巴黎社交場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那些王公貴族、百萬富翁們紛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爭先恐后地為她一擲千金,提供豪華住所,購買各色珠寶,并滿足她的一切欲望。而她則來者不拒,巧為周旋,以她的容貌和肉體為代價,換來了無比奢華的生活。她不僅徹底擺脫了窮困,而且似乎也同貧賤的往昔一刀兩斷了,她改換了名字,昔日的阿爾豐西娜。普萊西變成了如今的瑪麗。杜普萊西。

  瑪麗·杜普萊西無疑是一位天資出眾、聰穎過人的姑娘,她不僅具有艷麗的姿容和輕盈的體態,而且風度雍容大方,談吐高雅不俗。凡是同她接觸過的人,都驚奇地發現她在社交場合里始終表現得儀態莊重,對應機敏,從未流露出絲毫的庸俗和浮夸。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社交場上的其他女性相比,瑪麗。杜普萊西具有相當廣博的知識和較深的藝術修養。

  她在同客人們談古論今,點評某些文學、音樂、繪畫以及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時,往往會出人意料地發表出一些獨到的見解。許多人對此感到困惑不解,像她這樣一個出身貧寒、從未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規的學校教育的風塵女子,何以會具有如此端莊凝重的氣質和不同凡俗的教養?這個答案直到瑪麗去世以后才為人們所發現。人們在清理她的財產時看到她的書房里擺滿了諸如拉伯雷、莫里哀、盧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馬、拉馬丁、繆塞以及塞萬提斯、拜倫、司各特等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可見瑪麗。

  杜普萊西是一位勤于讀書,善于思考的姑娘。倘若命運為她提供某種機遇的話,她是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一個頗有出息,頗有成就的新女性的。這也多少能夠說明為什么當時法國的許多著名的作家、詩人、畫家、音樂家都傾心仰慕她,并千方百計地設法同她交往,這些人在瑪麗死后還寫下了許多紀念的文章,其中充滿了對她的贊美和懷念。可見,在瑪麗·杜普萊西身上的確具有某種獨特的魅力,而這種魅力是那些僅僅臉蛋漂亮的姑娘難以具備的。

  但是瑪麗。杜普萊西不過是一個風塵女子,她有過許多情人,其中有兩個人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一個是一位年過半百的俄國老人德。斯塔凱爾貝克伯爵,他是一位老外交官,曾經做過俄國駐維也納大使。據說他之所以喜歡瑪麗是因為后者很像他的一個去世不久的女兒,他是以父親待女兒的深情去愛瑪麗。杜普萊西的。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事實上這位伯爵是一位情場老手,他“愛”瑪麗當然是為了她美貌。瑪麗在巴黎豪華住宅區瑪德萊娜大街上的那幢住房便是這位老外交官為她購置的,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里,瑪麗過著貴婦人一般的奢華生活,她每天的大筆大筆的開銷也大都是由這位老人支付的。

  另一個是一位年輕人,也是一位貴族,名叫德·貝雷戈伯爵,他也許是瑪麗。杜普萊西生前最后一位關系密切的男友。他不僅成為瑪麗的情人,而且甚至打算娶她為妻。一八四六年年初,他們兩人一起前往倫敦,在那里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不知為什么,他們的婚禮卻遲遲沒有舉行。這可能是因為瑪麗。杜普萊西的健康急劇惡化,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由于瑪麗的家庭背景。在當時的那種社會環境里,像瑪麗這種出身卑微的“下賤女人”是不可能跨進貴族的家門,成為這類高貴門第中的家庭成員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后不久,關系便逐漸疏遠了,但仍然保持往來。而且從現存資料來看,他們的婚約似乎也沒有解除。

  由于童年時代艱辛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巴黎之后縱情聲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晝夜地沉湎于飲酒、跳舞、看戲和男歡女愛的逸樂中,瑪麗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戕害。她染上了肺結核,經常發燒、咳嗽、吐血,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時候也常常咯血不止。按照瑪麗當時的經濟條件,如果她對自己能夠稍加節制,安心調養,她的健康也許會很快地恢復,至少她的病情可能得到適當的控制。

  但是她卻沒有這樣做,也許她認為來日無多,應該抓緊時間尋歡作樂,所以她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男人,對待人生;也許她想盡快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有意使用各種手段損害自己的健康,所以人們在她的微笑中,常常會發現一絲憂郁的陰影,其中蘊含著對生活的厭倦和感傷。總之,她的健康迅速惡化,終于在一八四七年二月三日不治而亡。她死后,貝雷戈伯爵在蒙馬特公墓里為她買下一塊地皮,她身后的葬事既簡單又冷冷清清,一切事宜都是由貝雷戈伯爵和斯塔凱爾貝克伯爵兩人操辦的。一代佳麗,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阿爾豐西娜。普萊西——我們還是使用她的真實姓名吧——是一位不幸的姑娘,也是一個墮落的女人。關于她的不幸和墮落的原因,留待社會學家們分析探討去吧。這里我想說的是,類似阿爾豐西娜。普萊西這樣身世的女性,在古今中外的民間野史上是不乏其人的。在中國,人們往往會用“紅顏薄命”這四個字來概括她們的命運,而一提起她們,便會情不自禁地灑下一掬同情之淚或感慨嘆息一番。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她們的姓名連同她們的花容月貌以及她們的悲慘身世都早已湮沒在那些荒丘野蔓、黃土殘碑之間了。誰還會再記起她們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同那許許多多沉歿在歷史塵埃中的同命運人相比,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畢竟又是一位幸運者。關于她的故事被演繹成小說,話劇和歌劇,她的一切都同一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形象“茶花女”連在一起。這是因為她同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過一段感情糾葛,這位作家便是亞歷山大。仲馬,而中國的讀者更習慣于把他稱作“小仲馬”。

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茶花女讀后感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茶花女讀后感2000   讀茶花女有感2000   茶花女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