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讀後感 / 正文

瑯琊榜讀后感

2022-12-20 讀後感

  近日,由胡歌、王凱、劉濤、靳東等人領先主要的電視劇《瑯琊榜》正在熱播,這讓小編忍不住翻開了海晏的原著《瑯琊榜》,讀罷,深深的被跌宕起伏、環環相扣令人嘖嘖稱奇的情節所吸引。特此,閑暇之余,為大家搜集整理了《瑯琊榜》讀后感,歡迎閱讀。

  瑯琊榜讀后感(一)

  前一陣子讀了海宴的《瑯琊榜》,有一種意境高遠,心志曠達的感覺。不是沉溺于兒女私情,不是一味的勾心斗角,凌駕于各種情感之上的是對國家的忠貞,對家門冤屈的洗雪之志。父親是赤焰軍一軍統帥,母親是長公主,17歲的少帥林殊已是戰功赫赫,聲名在外。怎料忽遭奸人陷害,父親與十萬赤焰軍葬身火海,母親自縊而亡,與之有關的好友祁王與姑母宸妃亦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林殊身中奇毒,忍常人所不能忍之痛,改頭換面,于十二年后以瑯琊榜首,麒麟才子梅長蘇的身份再次踏臨京都,十二年的隱忍,十二年的韜光養晦,終在這時這里有個了斷,一環緊似一環,一局快似一局,扶賢王,雪冤屈,一路走來,作為讀者,仿若身臨其境。隨著情節的跌宕起伏,心緒亦隨之翻騰,輾轉,澎湃…

  十二年前的少帥林殊,健壯,陽光,少年得志,豪情干云,沙場上殺敵揚威,單騎可取敵首,如太陽般炙熱,帶給周圍人的是無盡的溫暖。十二年后的梅長蘇,清瘦,蒼白,宿疾纏身,輕裘下瘦弱的身軀承載的確是太多太多,恐怕唯一不變的只有那雙清明的眼眸,如月光般皎潔,月華清冽,撼人心魄。清冽的卻讓人有一絲心痛。十二年的隱忍為的是為家門,為枉死的十萬將士們雪冤,扶助明主,整頓朝綱。這十二年里,雖然書中未曾詳細提到,但可想象他是經歷了怎樣巨大的痛苦,只因心中有那么一個堅定的信念才足以支撐下來。雖然心中有恨,但他未被恨意淹沒了理智,依然冷靜,理智,以一顆寬容之心來對待周圍的人。在他心中,是非仍是這般分明。

  整本書的絕大部分講述的是梅長蘇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接近目標。描寫嚴謹,思路清明。而描寫愛情的部分卻不多,一反電視劇,小說“戲不夠,愛情湊”的套路。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讓讀者們體會到了曠達,高遠的意境。有很多東西,例如國家,友情,軍人的榮辱…比愛情更深刻,更值得思考。風花雪月固然美麗,但征戰沙場,忘卻生死,卻別有一番壯美。書中花大筆墨描寫了梅長蘇對局面,局勢的掌控與其扭轉乾坤的本領,這也正是他智慧的體現。但他應該是不愿意看到這個蒼白的坐在陰影里的自己的吧,此時他心中更渴盼的應該是校軍場上的陽光吧。

  與敵人相斗的梅長蘇是沉靜,果決的,而對朋友他又是包容,真摯的。當曾與自己有婚約的郡主因誤認為自己已死而心有所牽自己下屬時,他不想連累郡主,衷心的祝福他們兩人。對靖王,勞心勞力,鞠躬盡瘁。即便是對心智不全的飛流亦是兄長般的慈愛。

  書的結尾,林殊知道自己因勞累過度而將命不久矣時,仍放棄安享幾年時光而換來上戰場的三個月。他又可以在沙場上找回自己的那份驕傲了,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雖然他再也不可能親上戰馬,引軍殺敵了。 看到這里突然想到,如果哪天國家需要,我們能否看淡名利,放棄安逸,忘卻生死,而走向戰場呢?

  瑯琊榜讀后感(二)

  近日,瑯琊榜正在熱播,其實幾年前就已經看過此部小說的我,仿似有些劇情隨著時間推移已漸漸遺忘,故而又重溫了一遍經典《瑯琊榜》。這次看完感觸跟以往大相徑庭。

  《瑯琊榜》盡管已讀過多遍,但心中仍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唯有寫下二三字,以此來紀念那個云淡風輕又有壯膽豪情的人。 初讀《瑯琊榜》,他是瑯琊公子榜上的第一,自然是意態瀟灑,令人驚嘆。當時并未意識到,此人便是最出彩最重要的角色。反而是景睿,一個雙重身份的人,吸引住了我。便想,此人會是景睿的良師益友,亦會對景睿的人生起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正如那句爛俗的話“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江左梅郎確是景睿的良師益友,先是撫慰景睿所受情傷,后是開導景睿放開心懷,勿受制于形制。覺得此人有一顆玲瓏心,為他的病體嘆惋。 后來再看,原來此人才是作者最著筆力的那個。瑯琊閣預言,得麒麟之才者得天下,而懷有驚世之材的人恰恰是瑯琊公子榜第一的江左梅郎。原以為的散心養病,卻是實現十三年來辛苦謀劃的宏圖。有了驚世之材,必然有人來招攬。

  當太子和譽王爭相搶奪的時侯,他選擇了無意皇位的靖王。這時,令我十分驚訝,但看他解釋又覺妥當,但莫名覺得有隱情。 劇情往后走,才知靖王重情重義,剛正不阿,此時對梅郎的選擇十分欣慰。后來才發現,靖王是舊友,為了沉冤昭雪,不得不讓他走上權利的頂端。來京二年,攪得局勢一片混亂,太子譽王元氣大傷,不得不佩服他算無遺策。 當然,隨著劇情,梅郎的身份逐漸揭開,他就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英姿勃發的少年。可惜當年的叛逆一案,九死一生才脫離險境。身中奇毒卻苦心經營,一直堅持著為將士,為自己平反。這時,不由對他欽佩至極。

  不僅聰慧,而且有膽識,更有一腔豪情。說他有情,是因為與景睿只是點頭之交,卻給家景睿安身之所,并撫慰他的心傷。部下與未婚妻產生感情,極力成全。盡管機關算盡,卻不拖無辜之人下水。與好友多年未見,依然事事為他考慮。照顧身邊侍衛,如同幼弟。 說他無情,盡管景睿真情實意對他,為了復仇,毅然揭開丑陋的真相,對景睿完全是毀滅性的打擊。宮羽的落花有意,完全無視。與昔日好友想見卻不相認。最是無情之處,是對自己殘忍,完全忽視的身邊人對其的心痛。 然而,這個有情又無情的人,引得我心里發苦。雖然最后他選擇了自己要選擇的,自認為有了最好結局,但是,依舊期盼,他從戰場歸來,隨著好友玩樂于山水之間。當年夜著輕甲千里追敵的小火人林殊已死,只剩一個拖著慘軀的江左梅郎梅長蘇慢慢度過屬于他自己的余生。

  liuxue86愛《瑯琊榜》,愛《瑯琊榜》,因為沒有矯揉造作的無病呻吟,因為沒有爛俗的愛情橋段,因為雖百折不可磨其志的赤膽梟魂,因為無關風花雪月你儂我儂的生死相隨,因為一段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傳說;《瑯琊榜》喚醒了深藏在我們心中的期待,期待至純至善的友情,期待披肝瀝膽的忠誠和信任,期待一場最純粹恣意的生命之舞;《瑯琊榜》告訴我們,我們所追隨和希冀的信仰,不是排他自私的愛情,不是功名利祿,也不是傾軋權謀;這場蒼茫倥傯的生,其實有更多值得珍惜的所在,譬如:朋友,譬如:信念,譬如:被視為幼稚和不切實際的正義和理想。追隨林殊出鞘的寒光,目之所及,是如詩如畫的河山,是生命最初的美好,是靈魂深處的安然。

  瑯琊榜讀后感(三)

  也許是因為心浮氣躁也許是因為逃避的心理一直沒有更正過來,當再次看到胡歌版瑯琊榜的片花時,忍不住搜索了一下這本小說,記得很久以前就搜索過,當時沒有什么事情可以打擊到自己,所以翻看了下整本書的最后幾頁,看到梅長蘇重返戰場,霓凰會東海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梅長蘇沒死,最終陪伴霓凰終老,可是沒想到看到最終的結局才知道,梅長蘇沒有逃脫掉命定的安排,為了保衛自己父帥兄弟終身守衛的大梁王朝,再一次走上了戰場,就如同梅長蘇自己說的,這也許是上天能給予他最好的結局,經的少年英豪,曾經的不敗將軍,曾經的戰場廝殺,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人怎么能夠容忍自己以病弱之軀活在所有好友下屬的同情之中,之前的十三年是因為心中有恨,有必須堅持的信念在,可是一旦大仇得報沉冤得雪,所有的支撐所有活下去的力量就已經慢慢消失了,那么對曾經的林殊來說這樣的活著反而更是一種折磨,所以在生命中的最后三個月能如曾經的林殊一樣肩負將軍之責,血戰沙場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但愿重新回到父帥和七萬赤焰兄弟身邊的林殊能夠如同小時候父母親人期許的那樣在另一個世界里過著快樂無憂的生活。

  最終林殊的死亡對我沖擊如此之大跟電視劇和曾經的一瞥間以為他會一直活下去的期望有關,所以最終當飛流回到瑯琊閣主身邊,當大梁的新任帝皇哀傷的抄寫林殊的名字的時候,我的眼中升起一陣朦朧,曾經驚才絕艷的少帥就這樣湮沒在朝臣的算計之中,曾經鳴聲震天的祁王也就這樣成為奪嫡競爭中的犧牲者。林殊,曾經那么多的光環籠罩,曾經那樣的名震帝都,最終也抵不過帝王對權利的渴望。

  所有的人物中,最讓人同情的可能就是這個麒麟才子蘇哲,少年成名、帥府將才、皇帝外甥、太皇太后最寵愛的小輩、皇長子的表弟,皇上最寵愛宸妃的侄子......每一個身份都是天下人求之不得的,而這些尊貴的地位帶給他的不是幸運而是不幸,生在帝王家怎能不懂帝王事,一場兩個人策劃的陰謀最終奪走了他的一切,父親、母親、朋友親人一個一個的離他遠去,而他為了聶叔叔的承諾卻不得不忍受一切常人不能忍受的苦楚艱難的活下去,只為了千萬的英靈等待昭雪,萬千的委屈等待一個清白,我想“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評語是梅長蘇讓瑯琊閣主放出去的引子,只不過是為自己能順利到達京都而不引起各方注意的手段,否則前面的路怎么可能走得如此順利。

  殫精竭慮、謀之策之,曾經的林殊絕對想不打有一天他會以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手段攙和進大梁朝的奪嫡之爭中去,他一心只能做自己的少帥,無憂無慮,和好友并肩殺敵保衛自己的國家自己的臣民,就像他評價景禹一樣,那時候的他也是過于天真,真的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下去,從未想過,自己的親姨夫會這樣對待自己對待父親對待景禹,他們這群人唯一的弱點就是情義,可生在帝王家從來就不可能有仁義,所以他們的結局只能是滅亡,只是還好還好,赤焰冤案最終平反,而我們的小殊也最終戰死在沙場,七萬的赤焰忠魂終可瞑目,大梁皇朝終于交到了景禹親自教導的幼弟手中,一切都是最完美的結局,只是可憐的小殊,這一場爭斗中失去的那些東西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再來說說期間的其他人,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蕭景琰,這個雖然著墨不多出現次數也不是最多的人卻是事件最重要的推動者,皇長兄和林殊的死亡澆熄了這個皇子心中所有對太子和謄王的兄弟之情,還有對父親的孺慕之心,一場東海出征輕易地就折掉了這個少年的翅膀,為了長兄和好友的冤屈,不顧父皇的反對,一次又一次的想要重審赤焰血案,為此不惜與父親決裂,過著委屈低調的生活,我想這樣的方式是不是也是自己在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贖罪,不能救來不及救,我想當時的梁國皇帝也是懷疑過他的吧,只是畢竟是親生子,反正景禹已死,林燮林殊被株,晉陽長公主雪濺講武廳,太皇太后太后傷心欲絕,已經足夠震懾所有他認為的余孽,所以蕭景琰活了下來,只是這樣的活著對景琰來說之是一種折磨吧。

  最敬愛的長兄、最喜愛的朋友、最敬重的林帥,曾經并肩殺敵的故交好友剎那間灰飛煙滅,而自己生前不能救死后更是不能拜不能提,景琰的心中會有多苦都不足以為外人道,還好最終林殊回來了,即使不是原來的模樣即使不能再一次和他切磋武藝戰場殺敵只要活著都是好的,可是沒想到最終還是為了自己父皇的江山,相認僅僅幾月,相處不過幾天,他就又一次永遠的失去了這個好友,這個好友不僅僅代表了一份生死相交的友情,更是曾經的年少歲月曾經和長兄相處的快樂時光,這一切在他未來的帝王生涯中都不會再有,而自己走上的會不會還是自己父皇的老路,有一天會不會還會有慘案發生在自己治理的王朝,還有庭生,總感覺還會發生什么,只期望這種經歷種種磨折的堅韌皇帝能如林殊期望的那樣永遠保持一個赤子之心,像是林燮景禹的慘案在自己這一朝永不會發生,也希望庭生能夠記住曾經先人的苦楚不會再一次掀起新的大風大浪。

  接下來還想再寫寫其他人,柔順精明的靜妃、糊涂殘忍的謄王、交橫跋扈的太子、一心為復國大業努力的般若、為了自己的愛情努力追求的霓凰、天天嘻嘻哈哈卻把一切放在心里的豫津、灑脫卻身世凄慘的景睿、被逼放棄心中所愛的櫟陽、陰狠毒辣的謝玉、霸氣飛揚卻隱忍亡夫之痛的夏冬、陰謀耍遍卻葬于自己徒弟之手的夏江等等,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情義是作者強調給長蘇他們的,而其他兩個王爺只不過都是作者筆下的犧牲品罷了,小說總是摻雜了作者過多的個人情感,也許是由于我事前看過簡介,我知道每一個難關長蘇都能渡過,一些很驚險刺激的場景和事情反而顯得平淡,我雖不喜作者黑即是黑白即是白的處理手法卻也感動于這個故事帶給自己的震撼,但愿作者心目中的情義二字真有一天成為所有人的處事風格,但愿大梁王朝能在蕭景琰的手中一直存在下去!

  瑯琊榜讀后感(四)

  第一次看《瑯琊榜》這本書是在高二的時候,那時也許過于年輕,看不懂書中很多深邃的情感,唯一記得的是看完之后哭得稀里嘩啦的,浪費了好幾包餐巾紙。

  然而自閱讀以來印象最深刻的,卻也是這本十分小眾的書。

  是的,和其他網絡文學不同,《瑯琊榜》的中心從來不是男女之間的愛恨糾葛,而是一個關于復仇和翻案的故事。

  有人曾說《瑯琊榜》是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雖說這樣的說法在另一方面使這本小說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了“翻版”的烙印,但無法否認的是,在所有書迷心中,這永遠是一本獨一無二的小說。

  一本好書評定方式不在于有多少人會去看,而在于看過這本書的人有多少會去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第四遍。我不否認《瑯琊榜》的受眾群體確實不多,但是它的每一個讀者,都會把它捧在手心翻來覆去看好幾遍——比如筆者我。

  關于主角梅長蘇(林殊),我一向怯于勇氣去評價,因為他的內心實在太沉重復雜。也許我的經歷實在太過單薄,我無法想象那些僅是想想便讓我潸然淚下的經歷,主人公是如何承受過來的,但轉念一想,這也許就是我只是我,而梅長蘇是梅長蘇的差距。

  十七歲時,赤焰軍糟陷害全軍覆沒,林殊在眾將士拼死保護下得以生還但身中火寒奇毒。

  火寒奇毒有兩種解法:

  不徹底解可享天年,但全身因染毒而長的白毛不能盡褪,舌苔的僵硬也無法盡解,說不清楚話;

  徹底解毒須經歷極為痛苦的削皮挫骨,碎骨拔毒,好處是解毒后容顏與常人無異,舌苔恢復柔軟,能正常說話,不過樣貌與前大不一樣,但最大的壞處是從此多病多傷,時時復發寒疾,不能享常人之壽。

  林殊為雪洗祁王、父帥、赤焰軍的沉冤,深入京畿,攪動風云,選擇了徹底除毒,也選擇了續寫一頁重情義、有擔當的歷史華章。

  從林殊隱姓埋名變成梅長蘇的那天,他已經知道自己走上的是怎樣一條道路,但他不能回頭。他背后是數萬赤焰軍將士的錚錚血骨,是生父林燮守衛江山的寄望,是生母晉陽長公主自絕金殿的決絕,亦是內心深處無法磨滅的滌蕩朝綱的夙愿。

  這條路他走的太艱辛,但是卻無法放棄。

  也許我說的有些語無倫次,這便是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吧。

  林殊是一個很讓人心疼的角色,尤其是和他“林帥之子”、“晉陽長公主之子”的出生進行對比。赤焰案發生時他才不過17、8歲,正是最年少輕狂張揚無忌的時候,但是等待他的并非是光明的前程,而是赤焰軍的全軍覆沒,林家的沉昭未雪。正是這樣的反差,讓林殊從一開始就蒙上了悲情的色彩。

  但是如果沉溺在仇恨中或者是讓仇恨蒙蔽了雙眼,那么他最后只可能走上一條不歸路,而小殊并非如此。他善用權謀,但不濫用權謀;他善用人性,但不抹殺人性;不公平的冤屈沒有謀殺他的赤子之心,在為赤焰軍洗雪冤屈的同時,他內心還有一個無法磨滅的愿望——肅清朝綱。

  文中有這樣兩段描述。

  “其實,蘇哥哥是在想,今天晚上所做的決定……到底是不是錯了……“梅長蘇的目光有些飄浮地看著飛流,似乎是在跟他說話,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語,“如果我是一個合格的謀士,就應該拼盡全力阻止景琰去救衛崢。因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許可以稱之為勇氣,但同時,也非常愚蠢。衛崢明明就是夏江的一次殺招,只要不予理會,他就沒有了后手,這時候對他任何的回應都是愚蠢的,可我們卻不得不做一次愚人……”

  “飛流,我對不起景琰,我曾經對他說,謀士有我一個就足夠了,但實際上,我根本不是一個真正的謀士。”梅長蘇揉了揉少年的額發,雖然明知他聽不明白,仍然很認真地對他說著話,“如果這次我失敗了,那么景琰的未來也會隨之結束。他在我的推動下走上奪嫡之路,我卻因為自己無法放棄的原則,沒有讓他去做絕對正確的事,這是我虧欠他的地方。”

  明知道一旦去營救衛崢,就是中了對方的詭計,明知道這時候按兵不動才是最好的辦法,但卻最終無法置之不理。

  因為那是衛崢,是曾經赤焰的舊人,是和他并肩共戰初入沙場的戰友。

  正因為選擇了去救,小殊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小殊,有著謀士的智謀,卻有著一顆屬于軍人的心。是的,有哪個軍人會拋棄自己的戰友呢?在這一點上,小殊和蕭景琰不謀而合。這里借用蕭景琰說過的一段話,我想這也是小殊的心理想法。

  我知道你們這些謀士,不憚于做最陰險最無恥的事情,我也知道你們這些人射出來的冷箭,連最強的人都不能抵御。但我還是要警告你,既然你認我為你的主君,你就要清楚我的底線。霓凰郡主不是那些沉溺于權欲爭斗的人,她是十萬南境軍的總帥,是她承擔起了軍人保國護民的責任,是她在沙場上浴血廝殺,才保住你們在這繁華王都勾心斗角!像你這樣一心爭權奪勢的人,是不會知道什么是軍人鐵血,什么是戰場狼煙的。我不允許你把這樣的人也當成棋子,隨意擺弄隨意犧牲,如果連這些血戰沙場的將士都不懂得尊重,那我蕭景琰絕不與你為伍。

  他是梅長蘇,但他的心卻永遠是林殊。

  關于林殊,就先說到這里,原諒筆者無法全面詳細的講述這個人。

  當然,一個人是無法支撐起一本書的,《瑯琊榜》的作者不僅在描述主人公時花費了極大的心血,在其他人物的描繪上也毫不遜色。

  譬如聶鐸。

  聶鐸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角色。曾經一度有讀者對這個人物進行過聲討,甚至作者還特地花時間對這個人物做出了評價。

  先來說說聶鐸和霓凰的愛情。這份愛情是不受人認同的,甚至于聶鐸自己也認為這是錯的,但愛情不是光憑對錯就能判斷的。我們不是圣人,我們無法逃脫七情六欲,所以聶鐸會愛上少帥的未婚妻,所以聶鐸會逃避,會懦弱。

  引用作者自己的評價:“我對于聶鐸的設定,只是軟弱,矛盾,心志不堅,有著明顯的缺陷和品行灰暗面,只是想表明赤焰舊人中并不全然都是象梅長蘇這樣將兄弟情義放在首位的人,他只是一個點綴,一個用于襯托的側面。”

  這個人物也許詬病很多,但他是豐滿的,并非一個符號式的代表。

  我并非想為聶鐸平反,只是他和霓凰的事,外人是無法指責的,盡管那終究是錯的。

  相對于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在書中并不多,但各顯風采。

  無論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夏冬,還是代幼弟上沙場保家衛國的霓凰郡主,亦或是身為反派的秦般若,都有勇有謀,并非傳統意思上依附于男子的菟絲草。

  但我在這里想說的,卻是從未出場過的一個角色——晉陽長公主。

  文中關于晉陽長公主的描述只有寥寥數筆,但身為主人公的母親,這個角色從某方面講低調而又高調,風采甚至蓋過了主人公的生父林燮。

  當年赤焰案發生時,關于晉陽長公主的描述如下:

  而一直安靜地等待著前方消息的晉陽長公主,在聽聞夫亡子死噩耗的那一天,攜劍闖入宮城,當眾自刎于朝陽殿前,血濺玉階。

  身為長公主,哪怕丈夫被定罪為謀反,她依舊可以憑借皇族的身份安享晚年,但她卻選擇了去陪伴丈夫和兒子。而且并非一般女子慣用的上吊自盡,她憑著一把劍沖進金殿自刎,這是多大的勇氣,她心中又有多少的憤慨?

  書中也有描述晉陽長公主十分喜愛琴音,所以我用“琴心劍魄”這四個字描述她。

  在最后,再講一講對《瑯琊榜》的評價吧,曾經和好友討論過喜愛的小說,最后得出一致的結論:如果我們這一輩子只能買一本小說,那么一定是《瑯琊榜》。

  瑯琊榜讀后感(五)

  完了《瑯琊榜》想著要寫點什么吧,雖然這個愿望并不是十分強烈,總還是有一點點。打開博客才發現,本就不多的文才,因著近來的兜兜轉轉早已散落得七七八八了,余下的一二分筆力卻是不敢在標題上就露了怯。所以起一個最質樸最本原的標題最規規矩矩。想來小學剛學寫讀后感的時候便這樣的本分,后來學了一些所謂的詞藻知曉了一些自以為是的道理,便總想著要起一個先聲奪人的主標題。以為不這樣不足以證明那么多年的書本功力。現在變懶了。可是還要詭辯一下,叫作大巧若拙。

  轉正題,閑話休敘。

  不喜歡梅長蘇這個人物,一直不喜歡,直到最后他重披戰甲返回沙場。算是對這個人有了一點改觀,說來算是改觀吧。眼睛畢竟濕了一點,算是感動,眼淚最終還是沒有落下,所以這感動算不得堅定,這改觀便也算不得徹底。

  這不是一個關于復仇的故事,也無關風月。初看上去是一個年輕人背負著巨大的冤屈從地獄返回后嘔心瀝血翻案的故事。但一路看下來,其實整個故事寫的還是朝堂黨爭,奪位之戰。不過因為有了這個雪冤的終極目的所以變得與眾不同。這是作者的高明。里面的邏輯沒有細究,就是一路行云流水的讀了下來,覺得作者真的用了心,苦心經營著一步一步往下推演情節。難為這么長的故事。

  現在來說一說我不喜歡梅長蘇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太完美了吧。一般來講,我對于這種運籌帷幄的角色向來是比較偏愛的,對于《三國演義》里的諸草葛亮,那種仰慕簡直是無以復加。盡管魯迅評價他“多智而近妖”,但俺就好這口,他老人家也只能是安靜地躺在棺材里不會再被氣活過來。但是這里面的梅長蘇,說來也算是這一類的人物,他不討我的喜歡主要是因為作者把他夸得太好了吧。加入了作者自己太多的觀點和評價。如果不是一味的評述他的全能再加上其他角色都把他夸得神乎其神我想我看到后來會慢慢喜歡上這個人物的。記得看過一個博客有一句話,說像楊瀾那種知道得比嘉賓還多的主持人看著也讓人煩。挺風趣的。

  反正開始這個人物給我的印象就是太“事媽”了。偷了人家國書也就算了,還偏偏一點也不深沉,言豫津讓大家猜的情節他都給一步步揭穿了出來。好煞風景。由此也就定了我不喜歡他的基調。高人得藏著。

  再者書里的其他人都太弱了些。敵手跟他的檔次差了不只幾條街。

  這是書評嗎,怎么就挑毛病吶,還是打住不寫了吧。這刻薄的嘴巴是越來越不可救藥了。明明是覺得寫得還不錯的一本書所以才來寫個評,但是寫著寫著盡數落人家的不是去了。

  找到一本值得看的小說不容易。現在的作者感覺大部分都是現實生活中郁郁不得志的吧以至到了有點變態的程度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出口,所以只好把寫書作為下水道,讀者變成化糞池。不過還真有那么多人甘之如飴,估計是同病相憐的吧。挑明了講吧,最受不了那種第一人稱的故事,尤其是“我”是權力或是情敵斗爭的中心。“我”很虛弱啦,“我”被某位強勢俊美冷酷的帝王強要了啦,“我”為了救情郎自己去給情郎帶個綠帽子啦,舉例起來簡直是掛一漏萬。意淫加自戀再加變態再加上525600句怨念,一分鐘一句,年頭罵到年尾的抗議。MD,還特意百度了一下一年有幾分鐘。估計是平年的,逢上閏年倒可以休息一天。

  瑯琊榜讀后感(六)

  《瑯琊榜》終于結局,看完后就要告訴自己以后絕不在忙碌的日子里看長篇小說了,因為這樣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總是會因為這種那種的原因而把氣氛破壞。《瑯琊榜》是近兩年內我認真讀完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了。因為預先知道了內容所以倒是認真的看完了,看完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很為書中的故事感動,里面的愛情就像一杯竹葉茶淡淡的,很舒服。與之對比的那些濃烈的友情如酒一樣,軍中男兒的豪情總是那么讓人熱血沸騰,這也許就是化身為麒麟才子梅長蘇的林殊甘愿被病魔折磨,甘愿壓抑各種情感也要歸來報仇的原因吧。

  蘇哲是辛苦的,但我最心疼的卻不是他,因為他以前的各種優秀注定了他比別人要經歷的多。他是很多人的帶頭人所以他應該肩負起這種責任。就像你若是一顆珍珠那你的宿命就是站在眾人面前讓人觀摩,雖然你覺得讓那么多的人看心里很不爽。蕭景睿,言豫津,謝弼,卓青遙,穆青, 書中這些少年都像朝陽,無論何種季節都讓人心生希望渾身溫暖。

  景琰,梅長蘇,聶鐸,聶鋒,沈追,蔡,包括那個眾人口中光彩奪人的祁王景禹,這些青年才俊更像正午的炎陽,熾熱,耀眼。林父,言父,謝玉,梁皇,……這些書中的老一輩忍正如行將落山的夕陽,他們從朝陽變成炎日,又走進黃昏,雖然暮年落寞但畢竟那些都經歷了。這書中的女性角色不多,霓凰,景寧,夏冬,靜妃,越妃,皇后,念念,秦般若,宮羽……也許男兒豪情之中女性都是陪襯了,書中對她們著墨不多,閱讀時也只憑自我理解了。她們都是女子中聰慧異常的,只可惜他們都有女子不能避免的悲哀。

  說了這么多人物也得聊聊劇情了。《瑯琊榜》的劇情不算新穎,但過程作者處理的很好,張弛有度,結局本人看來是最大亮點,景琰不會狡兔死,走狗烹,蘇兄也始終忘懷不了曾經鐵血豪情,仗劍而歌的快意,所以他選擇了軍人的死法。我很一樣看到這樣的結局。我喜歡景琰,喜歡他的棱角分明與堅持正義。

  小說我很喜歡,同時也很期待電視劇。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瑯琊榜讀后感   讀瑯琊榜有感   瑯琊榜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