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讀後感 / 正文

《談美》讀后感

2022-12-20 讀後感

  美的定義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會有所不同,最近閱讀了一篇有關“美”的書籍,下面是由祝福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美》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談美》讀后感(一)

  前一段時間讀《紅樓夢》,情節緊湊,人物飽滿,讀起來像紅燒獅子頭的感覺,很豐厚,相比之下的《談美》很輕很淡,儼然一種小蔥拌豆腐的感覺。

  作者通過一棵古松在木商,科學家和畫家每個人眼中所呈現出不同的木松對比,是截然不同的。當我讀的時候,我也嘗試切換看事物的角度去看同一個問題。同樣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看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想起以前看到過一段話:世界上的事物,橫看成嶺側成峰,主要取決于你怎么看。如果你始終橫著看和別人比,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一無是處,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和過去的自己比,會發現自己其實在越來越好。

  美是無法具象化的,但對于每個人來說美都是那樣真真切切被需要的,這兩天讀《拯救乳房》里面是八位乳腺癌患者在一個心理學家帶領下組成的小組,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有人是表面光鮮亮麗的職場女強人,卻有一段永世不愿提起的童年往事;也有母親因為女兒死于乳腺癌,所以自己化成了一個患病的人加入小組;更有一輩子順從丈夫的政委夫人,卻在加入小組后開始想要成為自己活一次的人,每一個人都有對于美執著追求的權利,無論貧窮與富貴,健康與疾病,年少或年邁。

  對于美的追求可以使說是必須的,老舍筆下的祥子一開始對于美好生活是有執著追求的,所以他始終對于生活的充滿熱情,每天都努力工作,認真生活。可當他失去理想的時候,他便開始了自甘墮落,最終淪為另一個無惡不作的街頭混混。

  美在寫朱光潛先生的筆下從形容詞變成了名詞,希望我們慢慢的走,認真的追,讓美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

  《談美》讀后感(二)

  在接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之前,我曾一直認為,“美”正如其字一般,像一個戴著頭飾的美人,讓人一眼方知,這就是美。

  愛美之心,不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有之:“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美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美景;“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是美食……可見,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放棄過對“美”的追求。

  《談美》一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美”?人們常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然而,我們忘記了,美是一種高級情感,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通過不斷訓練,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這也讓我忽然意識到,人們對“美”的認識也是可以不斷地成長的。

  有人說,語文之美,是對大江東去的向往;是對唐詩宋詞的熱愛;是怒發沖冠的激情;是大漠孤煙的雄渾;是小橋流水的婉約.....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美育”是值得學習消化并滲入語文課堂的。正如高爾太說:“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顯然,“美”是一種主觀意識,卻也離不開客觀事物。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就可以從教會學生欣賞語文的魅力開始。

  語文有這樣的魔力,會讓你沉淪在她的柔波,忘情享受字里行間的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品味語言之美是最先要做的。在這一環節,我們常常做的就是帶領學生美讀。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例如我在教學統編教材《伯牙鼓琴》時,通過配樂讀、生生互讀、師生合作讀、接龍讀等各種形式,讓學生沉浸在語言文字中,感受小古文語言簡練之美、駢儷對仗之美、音律工整之美.....帶領學生從語言美中走來,再向語文美中走去。

  朱光潛先生說:“所謂美感經驗,起事不過數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父王回流而已。”這就是移情和意境的體驗。在語文課堂中,探尋美的旅程中,我們也該帶領學生感受意境之美,從中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在《伯牙鼓琴》中,我通過不斷提供課外資料,讓學生對這個流傳千古的佳話有更深入的了解,為學生更好的體會意境做好鋪墊。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這個故事,化身為伯牙和子期,深情流露。這樣挖掘文本的意境之美,移情人物,產生情感共鳴,是語文教學的要求,更是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審美的過程。

  朱先生告訴我們,真、善、美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語文的學習就是體悟情感之美的過程。語文的學習就如同在孩子心靈播撒一顆美的種子。不同的文章蘊藏著不同的靈魂,飽含著不同的養分。每一次情感體驗的過程,都在不斷地澆灌這顆美的種子,不斷地熏陶,終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破土而出,豐盈他們的人生。

  《談美》讀后感(三)

  美是什么?經常用這個字,卻沒有深究過。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服,很自然,賞心悅目,帶給人愉悅感,這些都是我對美的直覺了。讀了朱光潛《談美》讓我對美有了一些深入的認識和思考!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是最令我驚奇的了!直到讀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潛先生開場談到的竟然是:“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我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假若你看過之后,看到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的時候,比從前感覺到較濃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樣的經驗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達到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這是一次對美的體驗的深刻旅程!

  對一顆古松的三種態度讓我明白何為美感的。他說:由于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旁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脫凈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于直覺時的特質。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

  我抬頭望向窗外,晴空萬里,一直能望到遠處的橋,橋上奔流的車,還有河對岸的高樓,生活從沒有因為誰停止過它的節奏;而眼前郁郁蔥蔥醉人的綠撲面而來,我手捧著書,輕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風徐來,享受片刻的歲月靜好!這或許就是生活之美吧!當我們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這豐富華嚴的世界往往可以成為很美的意象!

  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湯,味道非常的鮮美,乳白的湯中點綴著紅綠,煞是好看。兒子卻開玩笑說,不過就是個海腥味嗎!我說你怎么這么剎風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讀讀朱光潛《談美》你大概就能體會到了。“鮮美”呈現的是多么美的意象呀!

  生活的美還需要一顆能夠感知美的心呀!感知美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

  在“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一篇中寫道: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的點。

  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于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干枯的,對于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只終日拼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溫飽。

  若生活沒有“覺得有趣味”的欣賞,于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美是欣賞,美是生活的趣味!

  朱光潛《談美》讓我認識到生活之美!人生之美!

  《談美》讀后感(四)

  何為美學?它是最不實用的經驗,卻伴隨人類的歷史而生;它是最簡單的體驗,卻少有人真正體會;它是最震撼的感受,卻存在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美”的意蘊深厚,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美,是一種人生態度。

  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人們為了生計奔波勞碌,一種極端的實用主義漸漸占據了大部分人們的生活。秉著這種精神,盡管許多人都能夠享有較為優渥的生活保障,但他們并不按照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那樣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而是永無止境地吸取物質財富。于是乎,一種功利心由此產生。人們縮減自己的休息日來換取加班費,寧愿給孩子多報兩個補習班也不報一個興趣班。這樣的生活是無趣的,是扭曲的,是不美的。如果長期生活在一種毫無美感的生活當中,人的靈魂不免受其影響,滋生出許多惡劣品質。因此,美對于生活來說重要且必要。美,能夠調劑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美甚至能將一顆頑劣的心感化,將一顆冷硬的心變軟。

  那么,如何將“美”加入生活中呢?首先,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談美》中說道“對于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用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則是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前兩種眼光,能看出古松的應用價值,而后一種眼光,便是我們所要尋找的,能看出古松美學價值的眼光。生活中不缺少美,但若發現不了這些細微的美好,那么生活就很缺少美了。

  我們同樣可以在生活中創造美。有人認為,“美”是一種美術名詞,只有藝術家們才能創作出來。實際上,人人都可以呈現生活之美。晴朗午后,一室茗香,這是美;蕭蕭清秋,古寺僧房,這是美;微風細雨,葶芷滿岸,這也是美。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美的形式,這一千種美的形式又有一萬種創造方法。我們不應當用狹隘的定義將美字裝訂起來,而應該積極地感受美、創造美,讓生活充滿美。

  故此,美是生活的必備調料,是一種“常伴吾身”的精神價值,我們應當時刻謹記朱潛光先生之言論,莫做一個“豐富華麗世界中了無生趣的囚徒”。

  《談美》讀后感(五)

  美,即人的情感與對象形式共同凝聚的形象。朱光潛老先生在《談美》提到,“美不全在外物,也不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生的嬰兒。”人生的美也是如此。“美之學,從本體論上來說,不是客觀之物在何種因素上決定其成為美之學,而是何種因素上讓我們感受到客觀之物為美。”同樣地,人生之美,不是“外物”在何種因素上決定其成就人生之美,而是在何種因素上我們感受到人生之美。人生的“外物”,比如性別,家庭,天賦等,是自身力量難以企及的,可變性和靈活性較小。相反,“人心”——人生的態度在決定人生樣態時就凸顯其可塑性以及關鍵性。這就好比上帝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副命運之牌,每個參與者無法換牌、中止比賽,無論牌的好壞,所能做的只能是坦然接受,而后運用自己的智慧盡力打好屬于自己的人生之牌。

  當然,不置可否,人生“外物”是人生大廈的基石,若將其完全拋棄擱置則滑向了主觀唯心主義,這無疑是嘩眾取寵。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總是要生存的,如果失去現實世俗的根基,即“外物”,理想信念將無以附麗,終究不過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罷了。但是,世上的人演繹著相異或相似的人生:家財萬貫卻空虛迷茫者有之,生活拮據卻快樂充實者亦有之;天資聰穎而不負眾望大有作為者有之,資質平平而出人意表功成名就者亦有之……由此可知,如何詮釋人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生之“心”的選擇。人生之“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認識框架和行動依據,好比康德認為的先天“時空”概念幫助人們認識世界。

  在閱讀朱光潛的《談美》后,結合個人的經歷感受,有了自己一些淺薄不系統的想法:追求人生之美的關鍵在于人生之“心”——藝術人生。

  隨著后現代時代的來臨,藝術與生活日益失去其截然分離的邊界,藝術領域的界限不斷擴大,不斷泛化,滲透至現實生活,生活越來越成為按藝術規律建造的事物。作為以生活為材質的人生也不例外。朱老先生在《談美》的最后一部分重點論述了人生的藝術化,他說,“離開藝術就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欣賞和創造都是藝術的活動,無欣賞、無創造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藝術家,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正如欣賞和創造是藝術兩個必不可缺的元素,欣賞和創造也是藝術人生的關鍵組成部分。下面將從這兩個方面闡述藝術人生的內涵所在。

  首先是對人生有一種欣賞的姿態和眼光,才能進一步談論獲得美感的人生。有句耳熟能詳的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對美熟視無睹,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與現實世界保持適當的距離去欣賞人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與現實世界保持適當的距離,超脫實用功利態度,成為一名站在客位的欣賞者。

  欣賞需要距離,距離產生美。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待人生中的事情,距離不同,角度不一,獲得的美感也不一樣。“距離”包括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韓愈有詩曰,“草色遙看近卻無”,近看小草剛剛鉆出地面,稀疏寥寥,遠望卻青青一片。其實也告訴我們一個美學道理:距離產生美。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那往往是因為自身受到實際的切身利害的牽絆,所以要想獲得美感,需要把自己的境遇放在一個獨立于自身的處所,然后一種局外人的視角去“無所為而為”地欣賞境遇本身。有很多古詩體現了時間距離的作用: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蘇軾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都是把歷史事件放在漫長的歲月之后看待,勾畫出壯美的畫面。人對于現在和過去的態度也有同樣的分別。本來是很心酸的遭遇,到后來往往會變成美好的回憶。這是因為當時的我們受實際問題的牽絆,不能把自己的行為從社會信仰和利害觀念的圈子中劃出來,當作美好的事物來欣賞,而時過境遷后,不受當時的實際問題牽絆,能把它們當作有趣的故事來談。“它們在當時和實際人生的距離太近,到現在則和實際人生距離較遠了,好比經過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來的辣性,只留下純淡的滋味”。

  去除功利之心,才能獲得美感。朱老先生說得好:“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和障礙,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惡。”此言信矣!人們常用功利之心來看待事物,即所謂利欲熏心,就妨礙了他發現美,生活才缺乏情趣。把利害看得太認真,受到物質利益的牽絆,不能站在適當的距離去看人生世相,淪為欲望奴隸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保持距離,擁有美感的欣賞態度,你才能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美,從而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要有一個距離,要現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再者藝術僅有欣賞是遠遠不夠的,創造是更重要的,人生之美也需要創造。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有句名言,“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創造,存在的意義就是創造自己的生命。”如何創造呢?個人認為有三個主要方面,即本色的人生,嚴肅的人生,以及豁達的人生。一如藝術的本色美,嚴肅美和豁達美。

  (一)本色人生

  或許會疑惑:創造本應意味著破舊立新,與事物本來面目是決裂的,為何還要活出本色呢?為何走向表面看來與之南轅北轍的道路呢?其實不然。“本色”原是指事物原來具有的顏色,喻指人的個性特質。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將這種獨一無二的個性流露于舉止投足間,流露于言行風采間,就是生命的創化,就是人生的創造。個性的,才是真實的獨特的,才是有情趣有新意的人生。人生如文章忌俗濫,“俗濫就是自己沒有本色而蹈襲別人的成規舊矩”。俗濫的人只是在走別人的老路,墨守成規,毫無新意,沒有創新。平庸的人生是別人人生的翻版,沒有自己的意志與情感。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別人的需要和感情當成是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因害怕孤獨而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甘愿淪為無知的“群氓”中的一個原子,從來沒有用過自己的心去思考過,判斷過,感受過,不禁思索:這樣的人生有什么值得記憶和回想的呢?這樣的存在還有什么必要和意義嗎?

  從成吉思汗到拿破侖,大英雄氣概為常人所不及,是因為“惟大英雄能本色。”本色的人生才能有“至性情深的流露”,進退取予皆能超凡脫俗,才能達到真善美的和諧統一。

  (二)嚴肅人生

  藝術家在藝術領域是極其嚴肅認真的,在鍛造自己作品時常嘔心瀝血,一筆一劃,一字一句也不肯隨意,“字字看來都是血”,往往為一般人所不解鄙夷,給人吹毛求疵,不耐煩之感。古代詩人為了一個字而反復推敲,千錘百煉的例子不勝枚舉。傳說,王安石在確定“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在原稿上曾經換過許多字,先用“到”,又改作“過”,后改作“入”,再改作“滿”,都不合意,修改了十幾次,最后才選定了這個“綠”字。一個“綠”字把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裝這一變化,生動而又形象地寫出來了,給人以動的感覺。賈島經過一番對“敲”字的猶豫琢磨最后寫出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名句。因之,藝術家不肯輕易放過作品的窮枝末節,不愿輕率地對待自己的作品,在涉及大方面高層次的人生上更是堅持藝術的“嚴肅主義”。屈原為報國忠君,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辭;陶淵明清貧如洗,卻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寧愿餓死也不愿領美國的“救濟糧”……善于生活者對待生活,對待人生也是如此地認真,不讓一塵一芥妨礙整個人生的和諧,而“一般人大半不能徹底,不能拿一言一笑,一舉一動納在全部生命史里去看”。

  學者大家郭沫若回鄉探親,平常散漫懶惰的某同學登門拜訪,并請求題字。郭老早已了解此人做事馬虎敷衍,便問些什么,那人回答:“隨便”,于是郭老寫下“不可隨便”。還是老子說得好:“天下難事,必作于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小處不可隨便,人生嚴肅認真。

  (三)豁達人生

  “藝術的能事不僅見于知所取,尤其見于知所舍。”藝術人生更是要取舍恰當好處。“善于生活者對于世間一切,也拿藝術的口胃去評判它,合于藝術口胃者毫毛可以變成泰山,不合于藝術口胃者泰山也可以變成毫毛”,對于不合藝術口味的如虛偽、庸俗、循規蹈矩、蠅頭蝸角之利等,舍得放棄。善于生活的人懂得舍棄,是因為他徹悟人生,笑看紅塵。俯瞰于青山白云之上,遨游于五湖四海之間,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人生如同一趟旅行,若如蝸牛負重,自然無暇去欣賞沿途的風光。如果此時能夠豁達大度,果斷拋棄肩上不必要的物品,抖擻掉所有掛礙,旅途才會愉快。

  總而言之,藝術人生講求本色美,嚴肅美和豁達美。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作品,只有生活的藝術家才能使其散發獨特的光芒和魅力。“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偉大的人生和偉大的藝術都要同時并有嚴肅與豁達之勝。”該取時則取,該放時則放。締造藝術人生的人懂得恰當取舍。

  總結

  朱光潛說:“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情趣越豐富,生活也越美滿。”而情趣本來是物我交感共鳴的結果,需要知道如何將人生藝術化,即于藝術手法——欣賞和創造中見人生之美。

  鍛造藝術化的人生,從不斷欣賞和創造開始。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談美讀后感   讀談美有感   談美讀后感范文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