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讀後感 / 正文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范文

2022-12-20 讀後感

  下面是祝福網讀后感欄目編輯為您推薦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范文一】

  上一次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輕》,已記不得是什么時候了,總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因為年輕,讀書喜歡追逐情節,對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評論,多是囫圇吞棗、蜻蜓點水、一目十行地掃過,讀完了便束之高閣,沒有思考,沒有回味,心里沒有留下多少印跡。所以這次重新捧起這本書,翻動每一頁的時候,感覺是如此的清新,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識。

  重讀這本書的沖動是緣于一日午間的小憩。我躺在辦公室的長沙發上,習慣性摸起一本書,隨意翻開其中的一頁,準備稍讀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關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書評,模糊的記憶之門也就隨之緩緩地開啟了。

  這次讀得很慢,下意識地追隨著舊日的足跡,字里行間的思索代替了情節的追尋。尤其是開篇的第二段,整本書的靈魂,是每次打開書都會反復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門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紀提出世界分成對立的兩半:光明、黑暗;優雅、粗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稱為積極的(光明;優雅,溫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極的。

  輕為積極,重為消極。昆德拉卻認為這種二分法很幼稚,認為“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征,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真實的生活。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自由而毫無意義。”然后他追問“那么我們將選擇什么呢?沉重還是輕松?”

  在忙碌與閑暇之間,在束縛與自由之間,在辛勞所得與不勞而獲之間,在堅守責任與推卸責任之間,人們往往避“重”就“輕”,趨“利”避“害”,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試想一下,太多的閑暇是否就是空虛,人們究竟是要工作時的忙碌還是退休后的閑暇?

  無限的自由就是靈魂的無所依托,如同斷線的風箏四處飄零;不勞而獲的人,對待財富乃至對待人生往往流于輕狂、浮躁,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責任的人,看似一身輕松、了無牽掛,以為這樣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牽掛、不被需要無異于被親人、朋友、戰友、同事遺棄。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最終還是會比慣于推卸責任的人走的更遠。

  是的,忙碌、束縛、辛勞、責任,種種的負擔,是讓我們從浮躁的云端墜落的重力,讓我們根植于腳下的大地,讓我們觸摸到生命的質感,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真實!

  但是,掙扎在黑暗中的受難者背負的十字架又是怎樣的沉重啊?當一個母親,面對拿到大學入學通知書的兒子,卻掏不出學費的時候;當一個女兒,面對身患重疴的父親,卻付不起手術費的時候,當一個妻子,面對因冤入獄的丈夫,而叫天不靈、叫地不應的時候,沉重還是輕松,哪里由得了他們做出別樣的選擇!他們乞求上蒼的是哪怕給他們一丁點可以有所選擇的機會!

  有時候,就是給你選擇,那選擇又是何等的艱難?電影《蘇菲的選擇》中,蘇菲右手抱著女兒、左手牽著兒子瑟瑟躑躅在前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隊伍里,當納粹軍官責令蘇菲只能留下一個孩子,另一個必須馬上送往焚化爐時候,兒子還是女兒?這種活生生將人撕扯成兩半的痛苦一直延續到生命的終結!

  是的,我們知道,黑暗終究會過去,黎明即將到來;我們也知道,冬天來了,春天不會遠了。但是,當下的痛苦是這樣的令人窒息,現實的重負壓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遠沉寂在黑夜與冬季了!

  沉重與輕松,究竟該怎樣選擇?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范文二】

  上帝死后,尼采告訴人們,萬物都處在循環中。宇宙也罷,人類史也罷,其運行軌道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圈。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會重復發生。被法國人譽為英雄羅伯斯庇爾,會一次次登上歷史舞臺,將法國一次次置于白色恐怖之下。

  但是這個羅伯斯庇爾不是我們所了解的那個英雄羅伯斯庇爾。后者在歷史上只有一次,前者則反復出現。所以此處的羅伯斯庇爾是一個獨裁、白色恐怖的概念。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羅伯斯庇爾,不管他曾經殺過多少人,因為歷史終將過去,他的惡行會被遺忘。可如果我們只能看到這個獨一無二的羅伯斯庇爾,而忽略了概念上的永劫復歸的羅伯斯庇爾,那么他永遠會在殘殺無數民眾之后被原諒。就像拿破侖、希特勒、斯大林都只有一個。

  歷史是直線運動和圓周運動的奇怪的統一。人類史和人的一生都是沿線性軌道向前的,發生過的所有的事件,無論其好壞,都只有一次,所以沒有什么好怕的。歷史和人生都輕如鴻毛。一次就是沒有,只有一次的生命就是從來沒有存在過。于是很多人就在這條不能回頭的軌道上選擇輕的生活,融入主流,加入媚俗的大軍。還有人卻總是要在其中找尋更多的價值和意義,他們思考、掙扎、反抗,他們渴望自己能做的更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即使為此他們要選擇重,選擇一次次痛苦的輪回,選擇永劫復歸。那么永劫復歸的存在不在于它是否存在,而在于我們是否看得到,是否做出復歸的選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昆德拉對于“永劫復歸”這一命題的思考。集中營中的親人死了,它帶給生者的傷痛還在;羅伯斯庇爾、希特勒死了,新的獨裁者、殺人狂還在誕生。戰爭和獨裁,是永劫復歸的人類史上無法抹平的傷疤。若你對它視而不見,任憑歷史原諒并淡忘希特勒、斯大林,戰爭和獨裁會一次次重復下去。人生同樣如此。一生中只出現過一次的事情沒有任何意義。若你糾結于周圍環境的好壞和別人的評價,若你害怕承擔責任和重復的生活而不停的掙脫最終越飛越高,那你就會遠離大地而無法體會生命的真實。

  動物是天生的哲學家。狗很幸福,因為它們享受于日常重復的生活。幸福就是對重復生活的渴望。狗的生命軌跡是一個圈,不像人的生命越走越遠。當所有人,所有事,所有物都被直線向前的人拋棄乃至遺忘,當人掙脫了所有的負擔而飛上天空,這樣的人生最終走向虛空。人類思考了千百年,才發現幸福,居然就是能像貓狗一樣生活,認真、重復的生活。難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范文三】

  “非如此不可”是這本書中讓我最受啟發的一句話,它包含著堅定的信念,還有信仰,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種內在的力量。我一直相信這種力量的存在。再華麗的外表,再美麗的容顏,都沒有這種力量更令人感動。好的作品也是一次靈魂的傾訴,是心靈之作,它只向懂得它的人們敞開著心門。

  書中很多文字對我來說就象一扇我無法打開的門,門的里面裝滿了寶藏,只是我摸不到它,形而上的思想深厚、廣葇,無限。從這一角度上看,我是被拒之門外了。但我還是被故事中的情節所感染了。本書無疑是向我們揭示了生活的另一個不同的層面,真實的,卻很難被勇敢地坦白出來的。它不是所有人的,不是一個人的全部,它是一朵懸崖之花,它是屬于藝術的,卻又是一門殘酷的藝術,接近瘋癲。

  托馬斯,書中的男主人公,一個魔鬼與天使的結合體。很多女人為之瘋狂,而他卻只像是在玩一種激情游戲一樣,周旋于不同的女人之間,如魚得水般地灑脫歡快。他對待女人,就如對待自己的職業(他是一個外科醫生),會從不同的女人身體上發現各自的美妙之處。在他的眼里女人沒有好壞、美丑之分,只有不同。他以極大的熱情呵護懷中的每一位女人,又以極冷酷的態度阻止任何一個女人靠近他所設定的界線。他柔情似水,他冷漠如寒冰。這樣一個男人,特麗莎深愛著他,無法自拔。

  特麗莎愛上了托馬斯,擁有了無上的愛情幸福,同時也為痛苦所擁抱。她太愛這個男人了,愛是唯一的,又怎能允許別人的介入。可她根本就不可能改變托馬斯,又離不開他。托馬斯自從十年前離婚以后,就一直自由自在的生活著,有很多情人,同時又時刻準備著擁有新的情人,他不會為誰改變。以往的女人都被托馬斯改造成了適合他的樣子,他也希望特麗莎能成為她們其中之一。

  當特麗莎感覺到托馬斯與薩賓娜的情人關系時,她所承受的痛苦,什么樣的文字、語言能夠代替呢?她極盼望著能用肉體之苦來取代愛人的背叛給她帶來的心靈之苦。夢中,她用針刺入自己的片片指甲。自己深愛著的人與別人有染的,誰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呢?離開!!!又一步也走不出。特麗莎淪陷在痛苦的旋渦里,沒有力量自拔,只有托馬斯才能把她推上岸,所以她對托馬斯說:“把我趕走吧!”

  托馬斯也沒想到自己會對特麗莎的感情越來越深,與別的情婦不同。他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同時又抗拒著自己的改變。為了轉變特麗莎的思想,他不斷地向她灌輸著自己的觀點,希望把他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樣子。

  最終,無法承受痛苦的特麗莎自殺,未遂,又兩次選擇出逃。托馬斯一而再地為她放棄著一切外在的東西,但卻不能改變感情生活方式。托馬斯是無法改變的,特麗莎也是無法改變的,也許她真得希望自己能改變,為托馬斯,但又無能為力。特麗莎后來的思想奔向了一個極端,生活為她打開了另一扇窗,在這里她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本來,個人情感就不是一個人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特麗莎學會了攝影,并熱愛上了它。在國家危難之機,她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勇敢,并以超凡的能力用自己的方式與侵略者戰斗。這些力量是托馬斯給予她的,也只有托馬斯能夠給予她。當她把對托馬斯的熱愛轉移到事業中去時,她的內心平靜了,托馬斯也得以解脫了。

  在國家形勢的左右下,他們幾經周轉,由城市轉向了農村。曾幾時,特麗莎還是那么地渴望能走出農村到大城市里生活,而今卻帶著歡喜回到了農村,托馬斯如特麗莎網中的魚,隨著特麗莎收線,慢慢地投入到她的懷中。

  特麗莎盼望著:托馬斯能老點,再老點,就好了。漸漸地,托馬斯真的老了,像一個真正的農民一樣,每天干著繁重的農活,穿著破舊的衣服。托馬斯放棄了自己激情四射的生活,終于枯萎在特麗莎的懷中。

  特麗莎無限傷感。僅僅因為自己的愛,僅僅因為自己的欲望,也許是她毀了托馬斯的一生。特麗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托馬斯終于只屬于她一個人了。愛,是愛其本來的樣子,還是愛其自己希望的樣子?也許好的作品,就是向我們真實地表達一個立體的思維,不同的人收獲著不同的果實。結局是悲慘的,在一個雨夜,托馬斯和特麗莎雙雙因車禍死亡。這個結局又是何其完美!

  非如此不可么?生命如此短暫又如此的脆弱著,非如此不可。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范文四】

  初讀該書是在高三,在人人自危,奔赴高考無暇旁顧的高三,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不是因為異國情味,不是因為大量的性描寫,而是當時的我,16歲青年,背負著父母的期望,朋友間的承諾,跨過高考這座橋就有無限可能,盡管會迷茫但依舊信心滿滿的我,無法理解這份“生命之輕”究竟是什么。生命是多么沉重啊,即使只有16歲,我也滿心疲憊得感慨。

  而我花了整整一個月才意識到這個“輕”是虛無。

  生命本身毫無意義,不值得憐憫,可被強權被集體被一切非生命名義以任何形式被碾壓,然后消失無跡。而個體,在存在的每個時刻都在竭力擺脫這種加害生命的形式,背負各種以便自己不至于輕的無蹤無跡。

  時隔三四年后,又重讀這本書,遠沒有當初的震撼,反而能退一步審視它。

  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認為“性”是一切欲望的根源。誠然,你對任何事物的追求都可以說是在體驗著高潮的快感。而這種快感只是大腦里的一種化學物質,它形成、消失,留給你的不是退潮后的溫柔沙灘,而是你的滿心失望。

  托馬斯和特蕾莎都有其各自失望的東西。

  托馬斯他惶恐于婚姻,惶恐于那個“不慎之夜”的產物—他的兒子,惶恐于自己必須扮演父親、丈夫、兒子的角色。于是他一并擺脫,成為一個沒有倫理束縛的地位較高的成年男性,他隨心所欲的享受著自己的“性友誼”。他熱愛自己的工作,享受手術刀劃過皮膚的快感,就如同他熱衷與各種女人上床。揭示她們最隱秘的地方來滿足自己無限探索的好奇心。

  但是因為他的六次偶然,偶然的遇到特蕾莎,愛上她。因特蕾莎,他在祖國受外強凌辱時逃離它,又重返它,失去醫生這份職業,成為一個擦窗工。所有的這一切是他做出考慮,是他生命中的“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但這不是一系列的偶然嗎?他最終聽從特蕾莎的請求,躲到鄉下,沒有女人,沒有無休無止的偷情。在特蕾莎終于意識到他的衰老時,她表達了歉意。從讀者的角度,甚至托馬斯自己也認為是特蕾莎改變、甚至可以說是摧毀了他的生活。但他表示他很快樂,很喜歡現在的生活。

  我可以想象他的滿足,當與命運做無數次抵抗極盡智力接受挑戰后,他放下了這些,沒有什么必須不可的“使命”,他安心于生活,安心于生活本身,老婆、狗、生活、自由。而在他難受、失望、胃疼的時候,他是如何評價自己的一生,他也許不會評價。因為他始終有特蕾莎。

  特蕾莎的忠誠是維系他們愛情的不平等支柱,尤其是托馬斯是如此的濫交。所以似乎本書中最該同情的角色就是這個可憐的女人。她竭盡全力的想擺脫自己往日的生活,脫離由母親、小酒吧所代表的骯臟、低下、無恥、不加掩飾的生活。她抓住命運的契機,以為可以擺脫。但她卻悲哀得發現,她依舊與別人一樣,托馬斯的濫交使得她的身體毫無獨特之處。于是她埋頭工作,她嘗試與陌生人做愛,她勸說托馬斯到鄉下。當她終于獨享托馬斯的時候,她卻意識到自己愛卡列寧(狗)超過托馬斯。

  最終托馬斯與特蕾莎一起摔下山崖,不管結局如何,他們始終在一起。即使作者在對這兩人的愛情保衛戰中始終扮演著冷酷法官的角色,冷酷近于殘忍得揭露他們的虛偽,世上男女以愛之名掩飾其懦弱。

  而整本書最勇敢的人或許就是薩比娜。如果說托馬斯與特蕾莎的結局尚有安慰之處,那么薩比娜則依舊毫無歸屬可言,她依舊游蕩在自己的背叛之路上,而令她想念的男人——弗蘭茨,則懷著對她的精神之愛死在了越南。

  故事結束,那么“生命之輕”為什么不能承受?

  每個女人都渴望一個男人的身體壓在自己身上。“最重的負擔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接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但于特蕾莎而言,托馬斯的肉體毫無重量,因為他同太多然做愛;對薩比娜而言,弗蘭茨的身體毫無重量,因為他是一個未斷乳的嬰兒。

  男人使女人幻滅,也最終導致自身的幻滅。托馬斯搬到鄉下,停止做愛;而弗蘭茨在臨死之際終于意識到自己應當守護女大學生,盡管他可笑得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無法保護任何女人。

  男人與女人的共同幻滅,在于當下社會的毫無歸屬,如想歸屬必須媚俗。有人自覺地抵抗著媚俗,而有人不自覺地向世界媚俗。前者厭惡后者但自己也有媚俗之處,后者則是單純得迷戀前者,比如說薩比娜與弗蘭茨。

  而活在當下,我們如何媚俗;活在當下,自我如何存在。

  如果將人生定義為虛無。那么媚俗也就毫無意義可言,可是托馬斯與薩比娜卻依舊活在自己不媚俗的境界中,反叛、抵抗拒絕;薩比娜是叛離的代表,托馬斯是媚俗的魔鬼,他們不自覺地極力保持著自身的獨特性。而弗蘭茨、特蕾莎則是在大社會環境中,在動蕩不安的世界格局中,短暫幻滅的當下,他們媚俗、聯系世界、渴望歸屬,可他們呢難道沒有想反叛嗎?

  弗蘭茨起初不允許自己傷害妻子,但他后來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幻想(即妻子身上的那個女人)是錯誤的,于是他拋棄了妻子。而薩比娜無法忍受不背叛,于是她叛離了弗蘭茨。托馬斯無法承受他失去特蕾莎,于是他一直追隨她。而特蕾莎無法忍受什么?她是弱者,也許她無法忍受底層、低下,而實際上“出人頭地”后的她卻無限渴望落回底層,而且她驚恐的發現整個布拉格都在變得丑陋。

  自由就是這種不穩定的狀態。這四個人物都在追求自由,所以自身都處在晃蕩的危險中,這種危險由作者探究、塑造、展現給讀者。

  作為讀者,我看到了。

  看到了人類、看到了愛情里的互相背叛,看到強權入侵、大一統、口號、集權、商業化、嘈雜、秘密監視、無知、懦弱,道德淪喪是非顛倒荒謬可笑。看到了人在生活中的渺小,無能為力可憐可悲。

  我所看到的在當下這個社會真實存在,生活毫無意義,荒謬可笑。人類并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自由是個甚至說是達不到的狀態。

  但實際上,我又覺得我們將自身的失望、怨懟轉移到了別人身上。人們放棄拯救自己,而將希望寄托到別人身上。

  渴望通過做愛,性高潮這一絕對快感,與別人建立聯系,彼此合二為一,找到歸屬。但托馬斯卻是這一渴望的對立面。

  現代與性有關的小說非常多,我覺得就是作家也在反應這一事實——即即使陷入深愛,彼此身體糾纏,依舊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馬克思曾說過“重要的不是發現問題,而是解決問題。”作家借這些特寫鮮明的人物向我們展示呈現。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應當如何選擇該過怎樣的生活。

  “一次不算數”可生活確確實實只有一次。當下的世界短暫幻滅,毫無意義,可你有不能否認此刻自己強烈的存在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困境。自身的虛無導致人們脫離大地輕如鴻毛。

  最后的結局是特蕾莎與托馬斯一起死去,我相信這是種安慰。而文中提到“卡列寧曾產下兩只羊角面包和抑制蜜蜂”而覺得羊角面包是托馬斯和特蕾莎,蜜蜂或許是他們終于平靜長久的愛情。

  16歲初讀時震撼。20歲再讀,竟有些寬慰。

  生命有不能承受的輕,而我們依舊活到下一秒。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   讀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有感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