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讀後感 / 正文

近代史讀后感

2022-12-20 讀後感

以下是祝福網讀后感欄目編寫的現代史讀后感。歡迎查看。

近代史讀后感1

為什么歷史上非常強大的中國在現代被欺負和屠殺,直到最終成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經濟和文化非常落后,使大多數人生活在熱水中,極其困難?為什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迅速屹立于世界之林?為什么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會變得越來越強大,人民真為主人?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現代史是帝國主義的侵華史,是反動政府投降賣國史,但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和走狗追求現代化的奮斗史!

鴉片戰爭前,清朝實行閉關自衛政策。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占有絕對優勢。清朝封建統治日益腐朽,無法抵御外來侵略,為資本主義入侵提供了機遇。

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列強迫使腐敗清政府簽署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通過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侵犯中國主權和巨額財富,控制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金融、文化教育、國防等權力,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限的災難。清政府封建落后,盲目傲慢,閉關,到外國資本主義只經過短期對抗,當明白外國侵略者不想推翻清政權,但通過貿易和掠奪財富,開始投降,出售國家利益,首先鎮壓人民,暴露其敵視人民丑陋的臉。

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在中法戰爭期間,當中國取得鎮南關大捷時,清政府實際上與法國侵略者簽訂了出售主權的不平等條約。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實行妥協投降路線,壓制人民反侵略斗爭,導致戰爭全面失敗。以慈禧為首的八國聯軍侵華逃往西安。戰爭結束后,慈禧宣布"量中國的物力,結和國的歡心",它充分暴露了一對丑惡奴才的臉,他不知道什么是羞恥。辛亥革命后,在不同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北洋軍閥各自割據一方,混戰不已。北洋軍閥政府像燈籠一樣交替變化,人民苦不堪言。

由此可見,腐敗無能、軟弱透頂、閉關自守的政府是近代中國欺凌的根源。

清政府雖然極其愚昧腐朽,但中國人民從未停止過斗爭,從反帝到反封建,廣大人民群眾一直是主力軍。與外國侵略者英勇悲壯的斗爭無數次,如太平天國壯麗的農民起義、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反對八國聯軍侵略的義和團運動、以救亡圖存為號召的戊戌維新、打敗等"洋人朝廷"辛亥革命、北洋軍閥反對賣國獨裁的斗爭、民主科學的要求"五四"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新文化運動、抗日戰爭、反對北洋軍閥和蔣介石獨裁政府的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等,構成了現代中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雄偉畫卷。

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之初,人民就走了與反動統治者完全相反的道路。當封建統治者軟弱妥協時,人民承擔了保衛國家和國家利益的神圣任務。

中國各族人民以數千萬烈士的犧牲為代價,拋頭顱、灑熱血、英勇頑強地奮斗,挽救了民族的生存,避免了成為殖民地的厄運。歷史充分證明,任何困難都不能打敗中國人民!中國人民是最偉大的人民!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民族,也是最偉大的民族!

總結現代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經驗,可以看出,現代歷史上的每一次農民起義都以失敗告終,表明農民階級不能完全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改革的失敗表明,和平改善的道路無法拯救中國;直到1911年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國制度,它的勝利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中國仍然沒有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局面。這些失敗表明,雖然農民階級和中國資產階級是現代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主力軍,但他們的階級限制決定了他們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辛亥革命后,中國工人階級特別是"五四"工人階級在運動中登上政治舞臺,為新民主革命奠定了階級基礎。由于中國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具有革命的堅定性和徹底性,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誕生后,堅持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引導中國人民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從一場勝利到另一場勝利,直到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拯救中國。

學習歷史知識,特別是中國近代史知識,不僅可以"知古鑒今"、"以史為鏡",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充分掌握國情,正確理解和自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政策,努力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學習和研究現代史不僅會讓每個中國人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還會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和強大的凝聚力,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中無私奉獻所有的智慧。

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當今世界并不和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肆無忌憚地欺負弱者,試圖"西化"、"分化"中國的頑固派仍然存在。因此,要認真學習中國近代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建設祖國,讓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不敗!祖國必勝!

近代史讀后感2

1840年,英國成為第一資本主義大國,發動鴉片戰爭,侵略中國。清政府被迫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從那時起,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也以鴉片戰爭為標志,進入了現代歷史。這是中華民族的屈辱歷史,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尋求富強之路的探索歷史。要學好這段歷史,我們必須掌握三條主線。

一、一部災難深遠的屈辱史

中國近代史是災難深遠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中國人民飽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之苦。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署了數百條不平等條約,中國人民在西方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敗。

1840年,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英國突然發動了鴉片戰爭。古老落后的中國在西方強船利炮面前被擊敗。1842年,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簽署——南京條約,此后,我們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并被迫割地、賠償、開放通商與外國達成協議關稅。外國獲得了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在通商港傳教的特權。這些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了野蠻和屈辱。

1856年,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大門,英國、法國和其他國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抵抗失敗后,清政府被迫與英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簽署天津條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被迫簽署北京條約。中國失去了大量的領土和主權,特別是俄羅斯和俄羅斯掠奪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外國侵略勢力延伸到中國大陸,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

1885年,法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清政府簽署了《中法新約》,列強有權在中國修建鐵路。1894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賠償2億2銀。帝國主義大國掀起了分裂中國的狂潮。

然而,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進一步控制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共同反動了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署《辛丑條約》,賠償本息超過10億兩白銀。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形成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一系列侵華戰爭和大量不平等條約,將中國推向災難和羞辱的深淵,造成現代中國的貧困和落后,增加人民的負擔,嚴重破壞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因此我們應該記住現代屈辱的歷史,記住落后的歷史教訓。

二、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

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不撓的中國后代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包括社會底層和清政府,有些是有組織的,有些是群眾自發的。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雖然有一些民族敗類,但清政府和愛國官兵也進行了一些英勇的戰斗,出現了林則徐、鄧廷珍、裕謙、海齡、關天培、陳化成等大量愛國將領;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也出現了戰斗的壯麗場面;在中法戰爭中,馮無所畏懼,領導贏得了鎮南關,劉永福領導黑旗軍,愛國海軍在馬尾海戰中表現出無畏、勇敢的戰斗精神;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左寶貴、鄧士昌、林永生、劉丁汝昌等人死亡,上演了令人難忘的英雄事跡,人民自發抗日,反映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愛國斗爭精神。

除了清政府和愛國官兵之間的斗爭外,大多數人從未放棄過斗爭,帝國主義侵略在那里抗。特別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廣州三元人民的自發抗英斗爭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抗英精神;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也有大量的反外教斗爭。

在中國近代史上,還有兩次大規模的農民運動對帝國主義勢力進行了沉重的打擊。第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大規模的反封建反侵略農民革命運動。在打擊中國封建統治的同時,也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承擔了反對外國侵略的任務,對外國侵略者進行了沉重的打擊,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殖民中國的嘗試。

第二次是義和團運動:19世紀末,中外矛盾加劇,終于引爆了中國人民的義和團運動。他們打擊的對象是外國勢力。1900年,他們發展到頂峰,成千上萬的義和團以血肉之軀與八國聯軍英勇作戰。雖然在中外反動勢力的壓制下失敗了,但中華民族的不畏強奸和英勇斗爭讓帝國主義認識到了中華民族的不可政府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為了維護國家主權,五四愛國運動在1919年爆發,影響了全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項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

三、探索中國人民的歷史

在現代中國的特殊時期,中國的根本任務是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完整,促進經濟發展,實現政治進步。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包括政府運動、新階級代表、地方成員和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先進的中國人初步認識到西方的現代化,以林則徐、魏源等人務實的態度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口號,承認落后和不足,關注世界,探索新知識,尋求強國御辱之道,產生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歷經浩劫,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一批務實有政治經驗的權力大臣開始了“師夷長技以自強”堅持洋務“中學為體,西學為體”提倡富國強兵運動,建立軍民工業,規劃海軍,建立新學校,派遣留學生。洋務運動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左宗棠、張之洞為首。雖然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但洋務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產業的發展,加劇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在洋務運動中,馮桂芬、鄭觀應、王濤等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知識分子也出現了,為未來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創造了一些規則一個。甲午戰爭失敗后,中華民族出現了嚴重的民族危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1898年救亡圖存的變化,又稱“百日維新”。

維新派傳播了維新思想,引領了現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趨勢,促進了人民的覺醒。雖然不到100天,以失敗告終,但在中國人民拯救國家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后期,洪仁干提出了新的資本管理,并首次在中國提出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在中國走資產階級改革之路是不可行的。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了歷史舞臺。經過一系列武裝起義和革命斗爭,辛亥革命終于在1911年取得勝利,使中國走向民主共和國,打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然而,辛亥革命還沒有完成反皇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的社會性質也沒有改變。1919年,中華民族爆發了愛國五四運動。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煥然一新,中國人民找到了正確的探索方向,最終于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不斷開創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歷史證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是一個有勇氣探索和進取心的人。中國將在21世紀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近代史讀后感   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對中國近代史的感悟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