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讀後感 / 正文

鄉土中國讀后感

2022-12-20 讀後感

  以下是由祝福網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后感,歡迎閱讀。

  鄉土中國讀后感

  【范文一】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并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沖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系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里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為什么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并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為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為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系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為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于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里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于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于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著泥土的氣息,有著文化的投影。國人“內圣”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里。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于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了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后農業國家轉向于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征。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沖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著,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著所謂的城市綜合癥,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著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著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征服了落后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沖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里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于斯,死于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愿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于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么辦,只有干著急。因為,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著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著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著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么?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著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并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于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里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后來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于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于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于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為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么,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范文二】

  細細讀完了鄉土中國,讀完之后,愈加迷茫了,我本是激情萬丈地開始讀一本本書的,但讀完之后,我不知道我將來該做什么,人活著又有什么意義,給我影響最深的無疑是最后一部分生育制度了。我愈發地對自己存在的意義,將來的方向,人類存在的意義感到無意義了。

  費孝通認為,人類撫育下一代,出于兩個緣由,一個是想通過集體的延續來完整自己,因為個體在時間上是無法永存的;另一個是人類生存是依賴集體的,而為了維護社會結構的穩定,人類必須生育保持足夠的人數。

  你也許會提到動物為什么會呢?會撫育的動物是出于本能,他們無可避免生育,然而我們人類可以跳過生育,因為有避孕套等一系列避孕措施,然而我們還是沒去避免這損人的一個環節,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方面的作用,然而費老是從功能學派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那么就是說文化的存在是為了彌補本能的不足而利用社會的力量使人類延續,這便說明文化是有意義的,也就是之上所說的兩個緣由。

  我們在沒有選擇的能力的時候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了,然后在父母的養育下開始長大,當我們去思索自己存在的意義的時候,我的背上默默地背負了許多責任,親情,讓我不得不活著。我要報效父母的養育之恩,我要為愛我的人們負責等等諸如此類不得不活的理由。

  “在討論社會制度時,我常以為我們應當把人類的感情看成社會所培養出來的結果,不能看成社會制度的基礎。我們可以用社會生活的需要去解釋人們感情所寄托的對象和發泄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來解釋社會制度的方式。”

  這句話雖然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但我卻在背后讀出了很多沖擊我的東西,比如感情只是我們自身的某種需要而已,而并非針對某個人特定的情感。舉個更直接的例子,比如愛情,一見鐘情,用華麗的辭藻把它修飾的如此美好,前生命定,人海之中的緣分諸如此類等等,但我更覺得這是愛情者的虛偽而已,從來就沒有什么唯一,沒了你活不下去之類的說法,誰離了誰,經過時間的沖刷依舊會活的好好的。

  人類感情看成社會培養出來的結果,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友情,往往住的相近的人感情會比較好,心理學上也有這種說發,感情的深淺和距離的遠近成正比。往往你會和你身邊的室友,同學親密地多,因為你們有更多的接觸的機會。“社會團體的團結是靠了日常的關系以及從而發生的感情,反過來說,日常關系的打斷是引起社會團體內部離異最可靠的辦法。”倘若你們不在一個寢室,你們的感情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人類的感情只是在一定現實物質條件下的培養而已,現實物質的條件的怎么樣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你們的感情怎么樣。更直接點說,做好了先期條件,剩下你們感情的發展只是履行必定要履行的一條路而已。當然,我承認也有一定變數,但更大程度上的這種先期決定讓我對知己,朋友等等諸如此類美好的詞語產生了一定的懷疑。我更覺得,這只是人類的一種抱團互助行為而已,有的人怕孤單,有的人有困難,大家需要集體來幫助大家,所以親密,知己不過是一種掩飾而已。

  這樣一想來,就感覺任何感情都是不可靠的,再極端些,就是沒有可相信的,沒有可依附的。

  “婚姻關系絕非尋常的人事關系可比,其深刻處可以穿透兩個人的人格,教他們發生最密切的精神上的接觸以致混化。”

  婚姻,愛情,還是這些詞語,兩個人的結合是否能相親無間關鍵在乎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兩人的過去生活的環境中包含的許多要素是否相似,另一方面是兩個人是否有意愿親密無間地過下去。

  費孝通認為人們生活的環境里語言體系有著差別,認知也有著差別,說的通俗點就是價值觀念,而這是造成許多沖突的本因。所以他認為兩個在相同環境下成長的人是最適合一起的,也就是說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人最適合婚姻,然而社會是禁止亂倫的,原因費孝通認為是出于防止親屬之間的關系結構的損壞,也就是亂倫帶來的親屬混亂,輩分混亂,所以社會文化上禁止亂倫。這在先天上埋下了婚姻的苦因,因為最適合的是不能的。

  “個人與團體相合須使人對于他所做活動和自己生活的關系有認識,活動,生活,社會三者綜合。須一個完整的人格,個人一舉一動在一個意義下關聯起來,這意義又必須要合于社會所要求他的任務。現代技術的發達在社會組織的本身引入了一個‘超人’的標準,即以最小的成本最大收獲的經濟律。”

  而現在的社會暴露的問題是支配這活動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參加活動者的個人目的,甚至并非社會的目的,而是為生產而生產,為效率而效率的超于人的目的,資本主義的不斷積累是出于財富于天上的動機。資本主義為了利潤而生存,也許在經濟匱乏的時候,資本主義是一個讓社會加速發展的良方,但到經濟發達后,資本主義開始成為一個反而操縱著人的可怕惡魔,當人們已經滿足于物質需求的時候,資本主義并不滿足,他依舊要去追逐利潤,他的信條是利潤或者死亡。這樣自然會造成許許多多無數浪費的現象,甚至是無端揮霍本身就十分稀缺的資源。現代社會最諷刺的一副畫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這樣生動地上演了。

  同時,人們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目的而活著,就如同上面所說為了生產而生產,為了效率而效率,這完全就是這種不良的逐利機制在操縱著人類,已經讓人類迷失在物質中,不明白生產最初的意義所在。

  在西方,有個現象很明顯,少做工,多得報酬,活動本身無樂趣。這是社會解組的現象,因為這里充分表現了社會缺乏完整。

  在我們很多人在不得不活著的條件下,在滿足物質需求的要求下,會為自己去尋找一些樂趣,可以是理想,可以是事業,可以是興趣愛好,然而這在我看來,更像是在不得不活著的基礎上找點樂子打發自己的時間,來麻痹自己,還可以用愛情等其他東西麻醉自己。這依舊沒有意義,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更何談世界如何。

  甚至,我不明白我想要的意義是什么?我不知道存在的意義,一切的意義,我覺得開始質疑一切,活著同樣開始迷茫沒有動力。

  我整理了下思路,我緣何活著,很多原因,我要負責,我怕死。怕死?我不由思考怕死是本能嗎?當我們對死亡沒有定義的時候,會怕死嗎?我們不知道跳崖會有多痛苦以及對后果無所知還會怕嗎?動物會怕死嗎?動物有死亡的概念嗎?如果都沒有這個概念,還會怕嗎?

  但是,出于意識的活動,我想象死亡就感覺毛骨悚然,一想,雖然我沒經歷死亡,但大抵是思維停止活動了,我突然感覺無法想象我的思維停滯,然后我無法想象,甚至無法想,什么都沒有的概念。然而我們終究要去經歷死亡。

  這么說來,我終究是不想死的,那么我不想死,我活著究竟想干什么呢?我不能為了不想死而活著吧,我想活著有思維,我想活著能行動,能思考,思考一些東西,那么思考是我的活著的意義嗎?那我思考出來又有什么意義呢?我行動的又有什么意義呢?為社會,人類發展做出貢獻,那么我死后,這些又于我有何意義,唯一有點牽強的,那么就是這些不止在我身后有意義,對我現在所處的環境也有所益處,可以讓我生活的更好,那么為什么生活的好就是有意義的了?這樣說來,無好無壞,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我太小看價值追求了,還是真的價值追求真的沒死了有意義。也許是我看的書還不夠多,思考的東西還不夠完全,但這種想法真的很容易讓人低迷,讓人意志不振。

  本來我覺得我只是想努力讀些書,讓自己博學,然后再開始找自己感興趣的,找一個方向專精。這是我想找的,因為我明白自己有很強的求知欲,但這仿佛出于本能的欲望掩蓋不了我時而想起追求的意義的時候的那種茫然無措。

  【范文三】

  第一次看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是大約在一年前——大四快結束的時候,這也是我整個本科階段借閱的最后一本書。現在為了寫民法課的作業,再重頭來把費孝通的這本重要著作再看了一次,感覺認識變得更加理性和有條理了一點。

  《鄉土中國》分為十四篇,下面我把整本書拆分開來,不拘泥于文章本意,而是從一個法學專業學生的角度,談一談自己看過《鄉土中國》后的思考。

  一、“鄉土本色”、“禮治秩序”、“無訟”——禮治與法治的銜接

  在“鄉土本色”這一篇中,費老講到:“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禮治秩序”這一篇里,費孝通先生主要講了“禮治”和“人治”“法治”的區別,他說“法治”其實也離不開人,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在“無訟”中他說: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系,都有著一定規則。行為者對于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為是當然的。長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規則化成了內在的習慣。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在身內的良心。而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單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鄉,結果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

  我們可以知道,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差別正是“禮治社會”和“法治社會”的差別,在當今中國社會的激速變遷中,在從鄉土社會進入現在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土社會中所養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禮治”的逐步解體造成的社會秩序的紊亂亟需“法治”去調整。

  或許,鄉土社會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已經成為了我國法治化進程中的重大阻礙。“舊俗”是否一定要破?“法治”的推行是否要完全拋棄我們兩千年來的鄉土習慣?法治思想能否與與我國的傳統思想有機結合起來?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二、“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 ——知識還能改變命運嗎

  鄉下人沒有見過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樣應付汽車,在馬路上聽見背后汽車連續的按喇叭,慌了手腳,東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不知道“靠左邊走”或“靠右邊走”。所以,鄉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城里人到了鄉下,連狗都不會趕,冒充內行的城里小姐對著苞谷說:“今年麥子長得這么高” 。于是乎,可以說,城里人也是愚的。所以,費老說:愚與非愚,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

  費老在書中最后一篇文章“從欲望到需要”的末尾又寫到:“在現代社會里知識即是權力,因為在這種社會里生活的人要依他們的需要去作計劃。從知識里得來的權力是我所稱的時勢權力。”

  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常說的“知識改變命運”這樣一句話。可是,我們看到,在當今的中國,隨著貧富差距的日益拉大,地區之間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多少農村孩子由于沒有財力而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失去了去“見世面”的機遇。這導致他們終生都要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日復一日從事重復的體力勞動。而更為嚴重的事實是,隨著大學生就業難的日益加劇,新讀書無用論又重新在農村抬頭,“不上大學一輩子受窮,上了大學馬上就受窮”這樣的話已在農村開始流傳。

  我們不禁要問,知識還能改變命運嗎?在當今中國,知識還能帶來權力嗎?究竟是我們錯了,還是社會錯了?愚與非愚,或許既不是智力問題也不是“知識問題”,而變成了一個純粹的 “權力問題”。

  費老在“再論文字下鄉”一文的最后說:“這種鄉土社會,在面對面的親密接觸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們,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認得,而是沒有用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時也等于說,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

  而當代的中國,已經發生了而且還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正是費老文章里所提及的“變化”。

  一個人在社會中所接受的觀念,所學到的知識,尤其是無形的道德規范及道德觀念,都是在同一社會中生存的前代人的共同社會經驗,是整個社會世代相承的共同的文化取向。可是,當代的中國幾千年的發展改變,還不如這短短幾十年的變化。翻天覆地的改變,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應接不暇。日新月異的社會風氣,既讓人新鮮又讓人感覺透不過氣來。我們前輩的社會經驗已經無法讓我們拿來去適應社會的急速變化。上文提到的“知識是否還能改變命運”其實也正是這種急速變化的大潮給我們帶來的困惑之一。

  所以,我想說,我們不僅需要文字下鄉,更需要思想啟蒙。文字下鄉是前提,思想啟蒙是目的。知識或許不能改變命運,但沒有知識是一定改變不了命運的。

  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我們有統一的道德標準嗎

  在“差序格局”中,費老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我們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 與西方像一捆柴組成的團體社會不同,我們是由一張張以自己為中心的蜘蛛網組成的差序社會。每一個網絡有個“己”作為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系維著私人的道德”文中提到:“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在西方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筑在團體和個人的關系上。每個團體分子和團體的關系是相等的。團體不能為任何個人所私有。于是團體格局的道德體系中發生了權利的概念。人對人得互相尊重權利,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但在我們的傳統道德系統中,我們沒有一個像基督教里那種“愛”的觀念——不分差序的兼愛,而是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另外我們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于團體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團體格局的社會中,公務,履行義務,是一個清楚明白的行為規范。而在中國傳統中是沒有的。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系搭成的網絡。這網絡的每一個結附著一種道德要素,因此,傳統的道德里找不出一個籠統性的道德觀念來,所有的價值標準無法超脫于差序的人倫而存在。所以,在這種極富伸縮性的網絡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但這并不是個人主義,而是自我主義。個人是對團體而說的,是分子對團體。在個人主義下,一方面是平等觀念,指在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個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權利;一方面是憲法觀念,指團體不能抹煞個人,只能在個人們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權利上控制個人。這些觀念必須先假定了團體的存在。在我們中國傳統思想里是沒有這一套的,因為我們所有的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正因如此,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我見過不少痛罵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親貪污時,不但不罵,而且代他隱諱。更甚的,他還可以向父親要貪污得來的錢,同時罵別人貪污。等到自己貪污時,還可以“能干”兩字來自解。這在差序社會里可以不覺得是矛盾;因為在這種社會中,一切普遍的標準并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象是誰,和自己是什么關系之后,才能決定拿出什么標準來。”

  所以我覺得,我國現在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中,有的的確是政治體制問題造成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根植在我們骨子里的這種傳統道德觀念在作祟。

  于是乎,我們不得不說一句,中國法治化進程真的是任重而道遠!不根除掉我們國人骨子里的這種道德觀念,就無法真正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倘若連一個在其面前人人平等道德觀念都沒有,更何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

  四、“家族”、“男女有別”——婚姻與愛情

  關于婚姻、家庭制度,費老在另一本書《生育制度》里有著更為深刻的闡述。在這里我只就《鄉土中國》里的這兩篇文章來簡單的談一下我的收獲。

  費老在“家族”一文中提到:“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為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而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配軸雖則和主軸一樣并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卻都被事業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在“男女有別”一文中提到:“從社會關系上說感情是具有破壞和創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動改變了原有的關系。這也就是說,如果要維持著固定的社會關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動。其實,感情的淡漠是穩定的社會關系的一種表示。”

  我們知道,反對封建禮教的中最重要的一條理由就是爭取婚姻自由,無數的文學作品中也都表達了對封建社會限制男女感情、遏制婚姻自由的控訴。通過費老的文章,讓我明白了為何封建社會要控制男女自由結合,這是因為:穩定社會關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社會秩序范圍著個性,為了秩序的維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著。在鄉土社會,男女之間的結合并不簡簡單單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族的一種結合。中國的家是一個事業組織,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

  但是當今中國,隨著西方思想的沖擊和社會經濟關系的的發展,鄉土社會結構已被打破,我們正經歷著從鄉土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隨著大家族的瓦解,小家庭成了社會的最基本組成單元,傳統的擇偶方式已不再適應現在社會的變化。可是,我們也并沒有完全走出傳統觀念的影響,與西方重視的只是兩個人之間的愛是否開心,而不在乎家庭、婚事等的束縛相比。我國卻是什么都要面面俱到。想要門當戶對的理性,想要兩個人的愛情合適,也想要一見鐘情的浪漫。盡管現代人接受了新的觀念,對于婚戀也不再是以前的保守態度,但是一旦涉及到婚姻,作為父母就一定會出來干涉。每個人都會受到盤根錯節的傳統觀念的束縛,瞻前顧后,導致了擇偶難度越來越高。”

  當今的年輕人,正是在傳統觀念束縛和新思想的沖擊下艱難前行。

  五、“無訟”——如何樹立司法權威

  本來想把“無訟”這一篇的感受和“鄉土本色”與“禮治秩序”放在一起的,但是,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我想,很有必要把它單拿出來談一談。

  費老在“無訟”里講到:“現代都市社會中講個人權利,權利是不能侵犯的。國家保護這些權利,所以定下了許多法律。一個法官并不考慮道德問題,倫理觀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罰的用意已經不復“以儆效尤”,而是在保護個人的權利和社會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圍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權利。在英美以判例為基礎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時間訴訟的目的是在獲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規則。一個變動中的社會,所有的規則是不能不變動的,環境變了,相互權利不能不跟著改變。事實上并沒有兩個案子的環境完全相同,所以個人的權利應當怎樣厘定,時常成為問題,因之構成訴訟,以獲取可以遵守的判例,所謂Test case。在這種情形里自然不發生道德問題了。”

  費老還談到:“中國正處在從鄉土社會蛻變的過程中,原有對訴訟的觀念還是很堅固的存留在廣大的民間,也因之使現代的司法不能徹底推行。第一是現行法里的原則是從西方搬過來的,和舊有的倫理觀念相差很大。在中國傳統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認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統一規則,而現行法卻是采用個人平等主義的。這一套已經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樣利用。在鄉間普通人還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卻已推行下鄉了。那些不容與鄉土倫理的人物從此卻找到了一種新的保障。他們可以不服鄉間的調解而告到司法處去。當然,在理論上,這是好現象,因為這樣才能破壞原有的鄉土社會的傳統,使中國能走上現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實上,在司法處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鄉間所認為“敗類”的人物。依著現行法去判決(且把貪污那一套除外),時常可以和地方傳統不合。鄉間認為壞的行為卻正可以是合法的行為,于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

  盡管費老的這篇文章是上世紀40年代寫的,可是說他是描寫我國當今的司法現狀也不為過。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中國人以和為貴,寧愿息事寧人也不愿訴之于法庭。村民發生沖突與糾紛, 并不是立即想到法律, 而是通過人情、禮俗和習慣規矩的某種民間法來進行調解和緩和, 通常使用本著以家族和鄉鄰關系為基礎的具有濃厚血緣家族和鄉土意識的民間法進行勸導、調和, 國家法相反成為他們的參照

  在王連保先生的《我國鄉村法律秩序的文化視角解讀》一文中寫到:“鄉村的法律秩序存活和發展的外生變量是國家政權的干預程度。國家工作基本上通過村干部來執行, 村干部享有國家賦予的強制的制度性權力,對于鄉村事務擁有很大的發言權。但是村干部生長于鄉土社會中, 他的任何違背鄉村法律規則體系的行為, 都可能遭到來自鄉土社會和制度制約的雙重壓力, 所以他們在執行國家工作中必須顧忌鄉村的規則。其他執法機關也會面臨同樣境況, 基層法官在審理農村糾紛案件時, 往往不按法律程序辦案,甚至有時有意規避法律條文, 以達到平息糾紛為目的。”

  文章還說,國家正式的法律制度大規模地進入鄉村社會, 力圖構造一個現代的法律秩序, 然而, 正式法所代表的是一套農民所不熟悉的知識和規則, 在很多情況下, 它們與鄉土社會的生活邏輯并不一致, 因此也很難滿足當事人的要求。結果人們往往規避法律或者干脆按照習俗行事, 而不管是否合法;國家在力圖貫徹其政策和法律的同時, 也往往退讓妥協。這突出表現在民間規范、習慣與國家制定法之間的不一致上, 其實質可以說仍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西方文化的沖突, 從文化的視角看, 這種沖突其實是正常的和不可避免的。這樣,我們就會寬容和理解現存的鄉村法律秩序,并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傳統的“無訟”、“和諧”的觀念, 以及宗族文化的重視血緣關系的思想, 不是必然與現代法律秩序水火不容, 它們在維持農村法律秩序中甚至在重建農村法律秩序中有積極作用。

  該如何樹立司法的權威?在國家法和習慣法的沖突之中,這真的很困難!

  六、“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名實的分離”——民主與歷史周期律

  在“無為政治”這一篇章里,費孝通先生主要論述了兩種不同權力: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它們產生的緣由和表現。所謂橫暴權力就是上級利用自己的權力以他們的意志去驅使被支配者的行動。而所謂的同意權力就是個人得服從大眾的安排做事。由于一方的某種權力過剩引誘了另一方來爭取就產生了橫暴權力。如廣西瑤山常見漢人侵占瑤人的土地,卻并不征服瑤人來做奴隸,是由于漢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大多事情都是通過同意權力解決的。

  在“長老統治”這一篇章里,費孝通先生主要講解了教化在鄉土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過教化的手段,年輕一輩懂得尊重年長一輩,同時年長一輩也在向年輕一輩學習,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在此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解說,正是一代傳一代的教化延續,鄉土社會得以穩定發展。

  而在在“實名的分離”這一篇章里,費老繼從社會沖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力、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之后又提出第四種權力——時勢權力。他講到:“社會變遷常是發生在舊有社會結構不能應付新環境的時候。新的環境發生了,人們最初遭遇到的是舊方法不能獲得有效的結果,生活上發生了困難。人們不會在沒有發覺舊方法不適用之前就把它放棄的。舊的生活方法有習慣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復人們的需要,它終必會失去人們對它的信仰,守住一個沒有效力的工具是沒有意義的,會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損失。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卻又不是現存的,必須有人發明,或是有人向別種文化去學習,輸入,還得經過實驗,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會變遷的過程。在新舊交替之際,不免有一個遑惑、無所適從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心理上充滿著緊張,猶豫,和不安。這里發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辦法,有能力組織新的實驗,能獲得別人的信任。這種人可以支配跟從他的群眾,發生了一種權力。這種權力和橫暴權力并不相同,因為它并不建立在剝削關系之上的;和同意權力又不同,因為它并不是由社會所授權的;和長老權力更不同,因為它并不根據傳統的。它是時勢所造成的,無以名之,名之曰時勢權力。”

  費老的這三篇文章,必須結合在一起去讀,才會發現其中四種權力的聯系和區別。四種權力相互融合又相互制約,構建了中國社會發展中的權力之爭。

  對于這四種權力,我是這樣理解的,為了利益這一個唯一的目的, 橫暴權力與同意權力在相互斗爭中此消彼長,當運用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獲得的利益不如“無為”獲得的利益時, 前者就讓位于后者,無為政治便有了現實的存在。無為政治導致長老權力的出現,若長老權力勇于自我改革,追得上社會變遷的速率,這社會也可以避免因社會變遷而發生的混亂。如果長老權力跟不上社會的變動時,時勢權力出現,導致革命,推翻現有長老權力,繼而進入下一循環。

  費老提到:“在長老權力下,傳統的形式是不準反對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認這形式,內容卻可以經注釋而改變。結果不免是口是心非。在中國舊式家庭中生長的人都明白家長的意志怎樣在表面的無違下,事實上被歪曲的。虛偽在這種情境中不但是無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不能反對而又不切實用的教條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個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無違。這就是名實之間的分離。社會如果加速的變動時,注釋式歪曲原意的辦法也就免不了,位與權,名與實,言與行,話與事,理論與現實,全趨向于分離了。”

  我覺得當今的中國社會正是這樣一個實名趨于分離的長老權力下的社會。所謂“中國特色”或許正是這樣一種“注釋”罷了,是一種口是心非、自欺欺人的注釋。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的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黃炎培訪問延安。在和毛澤東的談話中,他坦率地提出了自己長期思索而未解決的歷史周期律問題。他問毛澤東,共產黨能不能找到一條新路,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的支配. 對黃炎培的坦誠直言,毛澤東當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這就是著名的“延安窯洞對”。

  如今,五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已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本來就缺乏民主傳統的中國,該怎樣來建設今天的民主政治?當我們看到政府由于監督缺失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時,我們只能黯然面對那個被時人譽為“建立民主政治宣言”的“延安窯洞對”!

  七、“血緣與地緣”——城市化進程

  在“血緣和地緣”這一篇章里,費孝通先生重點解說了什么是血緣和地,血緣和地緣的關系、表現、功能。他用自己作為例子,說明“血緣性的地緣更是顯著”,如果一個人沒有直接的地緣關系,不管他走到哪里,并在那住上了多少年,人家都會用“新客”“客邊”“外村人”等來稱呼他。從文字可以知道,在鄉土社會里,血緣和地緣有著無法分割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制約。

  地緣是從商業里發展出來的社會關系。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里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戶籍制度的取消是大勢所趨,血緣關系社會中將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則是完全的地緣關系社會。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而當代的中國,正在進行著這種轉變!

  八、“從欲望到需要”——社會的進步

  費老在這篇文章里說到:“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欲望并不能作為人們的行為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他認為人的計劃是不自覺的,欲望產生了“要”,為了滿足“要”,人的行為就由欲望控制了,當人的行為變成自覺的,那就是需要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盡管離題有些遠,但我在這里想到了生物進化論的觀點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把人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在鄉土社會中緩慢的社會變遷如同緩慢的自然環境變遷一般導致了鄉土社會中人的欲望和行為的印合。在鄉土社會中,欲望經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為行為的指導,結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條件。但是這種印合并不是自覺的,并不是計劃的,這種印合如同漫長的自然選擇導致的物種進化一般,可以說是天工,而非人力。

  又或許中國社會從鄉土社會的依“欲望”而“行為”,到現代社會的因“需要”而“行為”,正是一種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自身自然屬性的減少和社會屬性的提高。

  費老說:“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欲望并不能做人們行為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從欲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我也想說,我們國家正在發生著的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變遷的過程中,或許充滿著痛苦,或許充滿著矛盾。可是,這的確是一種進步!我們應當堅定不移的堅持,后退,是沒有任何出路的!”

  九、結束語——我們來自鄉土

  《鄉土中國》一書解釋了中國社會人們身上一些很深層的東西,雖然費老先生指出他所寫的是中國的基層,但現代的中國社會也是有基層發展起來的,或多或少的帶著鄉土的痕跡。盡管此書寫于幾十年前(1947年出版),上面說鄉土性在漸漸離我們遠去,但也許有很多人在看到這本書中某些篇章時會會心一笑,因為在現在的中國社會,書中所描繪的現象依然能在我們心中找到共鳴。

  擺脫封建統治才百余年的我們,依舊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在城市人西裝革履之下隱藏的鄉土氣息,如“熟人社會”,“長幼有序”等,當今的中國,依然是一個有著濃重“鄉土”痕跡的中國。 鄉土社會和儒家思想是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我們不能忽視儒家思想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深刻影響,正因為此,中國鄉土社會的完全解體或許還要經歷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范文四】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后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里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里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于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并不費事,田地里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里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么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桿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為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為我們那里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起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稱為“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于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著鄉鄰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張三家打麥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這里沒有任何商業行為,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里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于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系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群體,其中各個人有著高度的了解。我無比慶幸自己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里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著長大的,整個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里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里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里和小區的人,于是,在鄉土的本色里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于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里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而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范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系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里層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后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同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現在的主流是爭相到城里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范文五】

  讀了費先生的《鄉土中國》,我深有感觸。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幾乎都是在鄉土或者類似于鄉土的環境中度過的,因此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鄉土中人;另一方面,這本書寫于20世紀40年代末,到現在已有60多年的時間跨度了,而這60年來,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鄉土現在怎么樣了?中國是不是還是一個鄉土中國?費先生的鄉土理論是不是還適應現在的中國?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了興趣。

  在我看來,本書開頭應該是注重寫中國的鄉土,后面多轉化為寫鄉土的中國。中國的鄉土自有其特點,而中國也的確帶有濃濃的鄉土味。直到現在,這種味道也還處處可聞。

  中國現在的鄉土狀況如何呢?我沒有做過有用的調查,不敢妄語。官方的說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這未免有失精細,我姑且以我的家鄉為例吧,這情況對于我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平時在村里,最有感觸的便是孩子少了,減了不少熱鬧。村中的老人過世的也多了。讓人不好意思的是許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來,不少新媳婦也不認識了,真有一點物是人非的感覺。每天早晨都有幼兒園的車來,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經常不回家,更別說大學生了,這就讓長老權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們村長讓我抄一份關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確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務工為主要的收入來源,成為農民工。以上所述也應該是大多數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狀況了,這當然與費先生所在的那個年代的鄉村不同了,然而雖然有這么多的變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于每一個鄉土中人來說,土地是親切的,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密切的,所以鄉土本色畢竟是維持住了。

  說道文字下鄉,其實是知識下鄉,費先生說只有等到鄉土性的基層變化了,文字才能下鄉。而今的社會變遷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內的農村孩子都出來找知識了,同時,知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鄉下傳播開來,手段多樣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線電視的普及,當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大人們只看本省的幾個常看的節目。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征著團體的神,著重討論了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并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為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文明,而后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了團體格局,而中國一直已農經濟為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為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己自足決定了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為自己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梁刺股也須自己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了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形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為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范圍,有其眾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于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不可避免的復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了。就拿我在開學時經歷的申請貸款事件為例吧,許多事情是要排隊來辦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著沒有必要了,幾個裝模作樣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樣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工作的嚴肅立刻就蕩然無存了,他們要辦事也就成了。這真是誰的關系網大,誰才可以捕上魚。其它人沒有這種所謂的關系,又沒有隊可排,幾次來都無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門口沒有目的地等,這也確實好笑,算得上是一種奇觀了。也有一種現象是一個人突然失勢,他的圈子遽然縮小,和別的圈子的聯系斷裂或者被圈進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時間后沒人理他,這也顯得很正常了,這也許便是中國為什么經常有人抱怨世態炎涼的原因了吧。

  隨后費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別這兩章里提到了兩種文化模式——阿波羅式和浮士德式。根據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質是確定,而后者是運動,從于主流文化的應該是后者,但我卻贊成前者的一些觀點,像“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整的秩序。”雖然概念上的無知給了我很大的麻煩,但我始終是堅持一種觀點的,即我認為未來首先是確定的,其次是可預測的。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物質及其運動真實存在,并創造了一切,時間和空間只是為了方便描述而定義出來的,是無所謂有無的。物質的運動是可知的,盡管這有很大的困難,但當這一合理真實存在時,未來就已經確定了。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扔出一個蘋果時,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拋射角,所以還沒等蘋果落地,你已經可以計算出它落在哪里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質的運動狀態,未來就可預知了。回過頭來才知道扯很遠了,然而也的確很有趣。我是同意費先生的許多觀點的,中國家庭的一貫的單子的差序格局傳統隔斷了夫婦之間橫向的聯系,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勞動量和所勞動的重要性規定了勞動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導地位,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也就男女有別了。

  和諧社會今年來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和諧,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類似于費先生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鄉土的中國的許多很好的傳統也同樣不可忽視,費先生說有時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對于法治來講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們借鑒。而兩者的和諧的確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我也對費先生的“無訟”觀點深有體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打官司”這一名詞在鄉下很受爭議。我這兒剛好有三次親身的經歷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現象。大約在五六年以前,我家發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里的另一家有關,但當時雙方都沒有考慮訴諸法律,最終在村里幾個有威望的老人的協調下私了,而我們兩家至今也還都和氣。另一件發生在大約二三年前,和我的一個親戚有關,他們兩家由于在采石場上的利益而發生爭執,后果很嚴重,反復協調不得私了。最后爭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看了。我們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于我們,但這種有利在法律上卻不能保持,于是雙方爭吵很激烈,這方“說理”,另一方“道法”,以至于法官不得不幾次暫停審理。最后的一件事發生在我們村上,是今年暑假時的,雙方發生了一點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罰款,互為鄰居的兩家從此形同陌路。無論是巧合還是必然,總是有這么一個趨勢的,無訟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這正如費先生預料的那樣:只有在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這種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實,這個過渡也就理所應當了。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了很大啟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只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為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說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為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了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形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說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說是農民適應了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為過去了。

  讀到血緣與地緣這幾張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峽工程的所有問題中為什么移民最難,鄉土人安土重遷啊,誰愿意在異地長久地做客人,幾世幾代被人說成是外鄉人。另外以一個感觸是一句“錢上往來不要牽涉親戚”,仔細想來,我們村陸續開的幾個小賣部還真大多是所謂的“外鄉人”辦的。但講到學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實行AA制,因為面子總是得用經濟條件去撐,這一過程是痛苦的,我是聽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開始糾正感情上的“錯誤”,這也是社會的一個大轉變,這一理性方向上的轉變同時也體現在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變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費先生的預測幾乎是事實了。名實的分離到處都是,要營養不要味覺,需要規范了欲望,但不否認的是傳統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鄉土性的社會依然將長期保持她的人情味。這一套鄉土理論也就顯得極其重要,將對中國社會的改革發展極富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在重刊序言和后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舍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于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范文六】

  我懷著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 。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這里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這里將分開闡 關于“土”的思考 “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里人習慣用土里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征,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于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 “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著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形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不知道個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簽個字,畫押,形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為什么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為什么不怎么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嗎,只不過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 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范,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才是我讀《鄉土中國》的第一遍,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會有收獲!

  【范文七】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么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后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里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么躲避并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于城里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于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里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借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于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范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游走在茫然的空間里,也就難免有很多城里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范文八】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同的關系網絡。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里,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里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系。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里,人與人的關系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所以,我們今天大學里會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說,在差序格局的社會里人們總會存在著私的念頭,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并且除了為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可以說是為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著“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欲。

  其實,當我在看關于這一些內容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著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關系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關系,地緣關系等。或者可以說是這種靠關系的現象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因為傳統的影響更為的突出罷了。至于文中說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說西方因為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于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為。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鄉土中國讀后感   讀《鄉土中國》有感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