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讀後感 / 正文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

2022-12-20 讀後感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的代表作,該書主要講的是鄉土中國,而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下面是祝福網為大家搜集整理的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歡迎閱讀。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一)

  “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如是說,可當今的中國社會我們又該如何去定位它?現代化抑或如先生所講的鄉土?

  當然先生所討論的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是站在歷史社會發展的大方面來考慮的,但我只從中截取一個角度來微觀地剖析中國的現狀,這也是《鄉土中國》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

  從中國社會的演化來看,現代中國社會是由原始社會、農業社會所一步步演化而來的,人們沿河而居、以土為生,飽含了歷史的鄉土味。從中國的社會主體來看,以耕地勞作的農民居多,而所謂的城市只不過是由那些富裕的鄉村所孕育而來,而城里人只是城市所制造出來的產物。所以說中國社會基層是鄉土性的,中國是一個散發著鄉土氣息的國度,不管歷史如何前進,也不管社會如何發展,中國的社會根基是不會動搖的。但從中國目前的現實來看,似乎基層性早已被風沙掩埋,面目全非,而現代社會所給予我們只是一個假面具。

  無疑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所謂的鄉里人,但同時鄉里人也是中國社會的弱勢群體。城里人叫他們土包子,鄉巴佬,沒錯,他們的確土,“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在鄉下,“土”卻是他們的命根,是他們活下去的出路。而且世世代代都在重復這樣的路,但也正是所謂的“土”養活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包括那些城里人,是的,他們不用整日與土為伴,但如果沒有鄉里人在土里的辛勤勞作,又何以供給他們糧食、衣物?這些人又何以為生?

  似乎歷史是這樣演進的。

  不知從何時起,城里一天天富了,人們住進了洋樓,開著豪華的轎車,出入娛樂場所。甚至財富的黑手伸到了鄉里,于是,鄉里不再平靜了,在大片的土地上建起了樓宇和工廠,機器肆無忌憚地在這片曾經平靜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征服,就像它們曾經征服城市一樣。緊接著鄉里人的心也開始不平靜了,為什么他們可以享受那樣的生活,我們卻要在呆在鄉下與雞鴨禽獸為伴,鄉里人開始憧憬城里人生活了。

  也不知何時起,鄉里人開始背井離鄉,到城里去尋找所謂的幸福了,一個個還是樂呵呵的走出去的。但城里真的就有他們想的那么好嗎?城市真的能像鄉里一樣收容他們嗎?

  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這些宣泄外出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命運下被淘汰了,或是“發跡了”。這就是一代代人眼中所謂的“幸福”,但到底幸不幸福,或許只有那些離開的人自己懂。

  是的,異鄉的日子并不好過,進了城里,他們被叫做農民工,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了所謂的民工潮、廉租房。他們就像被城市遺棄的孩子,是永遠的流浪者。城里的人笑他們是土包子、文盲,笑他們滿腳狗屎,笑他們只知道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笑他們永遠干著最低賤的活、住著最簡陋的民工宿舍,聽見了嗎?城市里到處都是笑聲……

  酒吧舞廳里充斥的是早已不再純真的鄉村姑娘,此時她們充當了一個很矛盾的角色,就像黑夜里的幽靈一樣,漂浮在都市的夜空,夜更加糜爛了。貞潔、尊嚴、人格終于在滿是銅臭味的氣息中幾經沉浮后重重地落在地上,又被人踩來踩去,沉重的再也拾不起了。她們曾經懷著美好的夢來到了城里,又在這里殘忍地把自己曾經的夢活生生地踩死在腳下,然后變成了城市的傀儡,在滿是煙酒味的僵尸屋一點點葬送著自己的青春,續寫著城市的繁華。

  鋼筋水泥的工地上,有這樣的一群人還在忙碌著。大樓還是一座座空虛的骨架,瘦的像建設他們的人一樣,為了建設這樣的堡壘,鄉里人爬得很高,那是他們在鄉里從未奢望過的高度,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快樂過,他們的心從來沒有被暖熱過,就像這冰冷的骨架一樣。抬頭望去,這些人就像一群可憐的蝸牛一樣,在一座叫城市的高樓上努力地向上爬,雖說蝸牛爬到金字塔的頂峰,他的視野就和蒼鷹一樣廣闊,但他們本不屬于天空,他們是要回去的,回到大地。那些人的住所大多很簡陋,硬的咯人的床、漏風的窗、僅看得清人臉的灰暗的燈,這是他們的生活,但他們卻誰也不能埋怨,因為是他們自己當初選擇的路,這是眼中死一般寂靜的“幸福”。

  城里人笑鄉里人,但他們卻又離不開鄉里人。鄉里人也笑城里人,似乎這只是對異己生活的排斥。但奇怪的是去了城里的鄉里人笑留在鄉里的鄉里人,笑他們不懂電腦,不會講普通話,不懂Q……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世界。一個人被笑了卻不生氣,而是去笑另一個人,從被笑者變成了笑人者,還真是好笑,可到底有什么可笑的,笑的人不高興,被笑的人也不高興。笑來笑去,只有觀眾笑了。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二)

  《鄉土中國》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不僅在說中國社會的階層在行為方式和社會習慣方面都還都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或痕跡,也說明了這種鄉土性只存在于基層,但是由于長時間的發展像知識分子、工人、資本家等雖然是從基層中分離出來的,已經與鄉土社會處于分離的狀態,身上的鄉土氣息漸消。中國的社會確實是鄉土性的社會,雖然那些從基層中分離出來的階層漸漸脫離了鄉土氣息,但是毋庸置疑中國直到今天的鄉土味都還是很濃厚的。就我看來不僅僅在基層,其實直到今天整個中國文化氛圍中仍然不同程度地滲入了濃厚的鄉土氣息。

  現代城市拆遷過程中不乏“抗拆”現象,當然這些人中以老年人居多,是出于信仰,抑或精神的寄托?先撇開一些政府的非法拆遷不討論,就連那些合法、合理的拆遷也會遭到這些人的“負隅頑抗”。即使拆遷費給予很公平的情況下,這些人也會死死地守在自己的“老窩”里,誓與房屋共存亡。其實,在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中,“拆遷”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許多人受到鄉土氣息嚴重影響或者說為了一己私立而拒不拆遷,這嚴重影響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的建設。這從某個方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氣息比較嚴重,許多人純粹是安土重遷,而另一部分人純粹是小農意識,目光短淺,為一己私立。

  說到拆遷就不得不提到房地產行業,目前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正發展得如火如荼,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絲毫不講職業道德,大肆炒房,導致房價上漲。就算國家已經出臺了種種政策抑制這現象,但房價一直是高居不下,為什么?因為中國社會是鄉土的社會,中國人很大程度上是自私的,就像作者談到的“鄉土是中國社會的本色,這就決定了中國人的自私性,為自己可以犧牲家,為家可以犧牲黨,為黨可以犧牲國家,為國家可以犧牲天下”,這些房地產開發商就是赤裸裸的為家犧牲黨,為自己犧牲國家和天下,絲毫沒有一點道德價值觀念,讓我們痛心疾首。其次,商品房的供不應求也是房價高居不下的原因。許多中國人都是一心求穩,所以他們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買房子,不管是借錢還是貸款,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房價的供不應求以至于房價大幅度上漲。大部分中國人這種一生中都在追求穩定,追求居有定所,有個安穩的家的鄉土思想正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本性。

  提到房價我忽然想起“天價房”、“天價墓地”(liuxue86.com)。炒墓地的消息讓我感到不可思議,而這其中正是中國人鄉土氣息濃厚的又一大說明。其實很早的時候我們國家就已經提出“火葬”而抑制“土葬”了,為什么這么多年來中國“火葬”的政策一直實現不了呢?甚至現在土葬的勢頭仿佛越來越明顯,甚至出現了專門葬動物的陵園,比房價都高出很多。這不僅不讓我們驚嘆并引起我們的反思,記得媒體報道西安的寵物墓地達到十萬左右的價格,狗死后的待遇比人都好得多,有網友在網上爆料“只要我過得比狗好”!

  當然,毋庸置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正向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積極邁進。農村與城市的聯系不斷增大,在于城市的接觸之中,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下村民身上的鄉土氣息漸漸趨于消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中國社會的鄉土氣息就會越來越淡。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三)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并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沖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系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里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為什么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并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為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為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系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為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于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里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于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于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著泥土的氣息,有著文化的投影。國人“內圣”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里。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于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了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后農業國家轉向于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征。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沖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著,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著所謂的城市綜合癥,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著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著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征服了落后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沖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里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 “生于斯,死于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愿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于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么辦,只有干著急。因為,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著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著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著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么?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著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并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于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里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后來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于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于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于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為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么,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四)

  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因自己的職業性質,都是以解決問題為主。作為每天跟法律實務打交道的律師,書架上本來不多的法哲學、社會學等基礎理論的著作鮮有光顧。自己一直以來也愿意做“多解決問題,少談些主義”的胡適派,加之近十年來,目前耳聞的大學大家們寫的東西是越來越看不懂,也不知道是自己膚淺還是人家深沉,總之對于那些解構-重構-再解構的“大家學說“,是愈加的不感興趣甚至厭煩,總是抱怨離基層和實際太遠,牛角尖書生氣的東西太多。所以,我即便有興致耐心去做讀后感并形成書面文字,那至少是這本書須真正的在解決問題,在打動人,歷史能夠證明其價值的著作。國外的很多社會學名著已經不少;國內而言,很多現在講的中國社會問題,實際上在我看的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在解放前就已說的再透徹不過了。

  請原諒我對社會學背景的無知,看費老《鄉村中國》之前,我僅僅是從(朱)蘇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這些個在校大學生喜歡看的暢銷書中的一些內容中了解到進而查找這本書的。看了之后,我心里有種不太愿意承認的感覺,前面蘇力的兩本書似乎都在偷師費老的研究方法,甚至一些文風和語氣也是有模仿之嫌,盡管不是所謂抄襲或山寨,但卻讓人不適。這也難怪,我們八十年代以后培養的前面幾批法學博士們,現在都基本上是中國法學界的執牛耳者,但是卻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至少讓人敬仰的大師,大概也就是在浮躁的空氣下博古通今,模仿古今甚至抄襲古今內外的結果,幾無創新、突破。

  費老的《鄉村中國》實際上是其以《鄉村經濟》為基礎,并結合在西南聯大任教時編的講義整理后,于1948年出版的一本反映中國農村問題的社會學著作。按照費老的說法,這本書不是完稿,也不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十三篇短文,短短一萬多字的薄皮書,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中國三十年代封建農村社會活脫脫的解構的清清楚楚。這本薄書多次再版,其內容過去60余載,依舊沒有過時,堪稱經世大作。

  第一篇《鄉土本色》為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國30年代鄉土社會的基本輪廓。第二篇《文字下鄉》、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論述文字或教育對于鄉土社會意義與局限。

  第四篇《差序格局》最為經典和重要。與西方社會的團體社會不同,中國社會結構中存在差序格局。這是鄉土中國全書的核心概念。鄉土中國中人與人的關系就是差序格局,費老將其比喻為石子投入水中引起的漣漪:(1)以自己為中心,根據親疏關系不同對待。即對家族親屬要“孝”、“悌”;對待知心朋友要“忠”“信”。(2)存在差序,水波由中心向四周擴散,一圈一圈,越向外,波紋越淺。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以己為中心,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

  兩者無清楚的界限。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緊接著《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等加強論證這層中國農村特有的人際關系。《禮治秩序》。《無訟》、《長老統治》各自對農村禮教秩序等治理架構和習慣進行了描述。而《無訟》倒是蠻符合中國的目前情況和我們律師碰到的現實。中國社會群體都有厭訟心態,無論從面子問題、經濟角度還是對審判者、代理者的不信任,造就了善良老百姓能不打官司就不打官司的思維定勢,也造就了打官司的人基本上都是刁民的誤讀。

  最后的三篇《血緣與地緣》是對中國農村“入土為安,葉落歸根”的論述;《名實的分離》是對時勢造英雄背景下的個人功名探討。《從欲望到需要》表達了費老對中國社會成長的遠景。以上三篇均是都是講鄉土社會的變遷,從動態角度描述鄉土社會的現實現象。

  費老已經離開我們五年多了,他的這本《鄉土中國》寫就也有60余年光景。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征,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系,在儒家禮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個面貌。

  盡管我們國家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已經給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生活和生產秩序帶來了巨大沖擊,包括我們沒有了大院鄰居經常性的互相串門;盡管我們不像父輩那樣會親自下廚燒菜在家待客,而是每每在酒店宴客應酬;盡管我們的交際圈子越來越朝著價值利用的功力角度,人是認識的越來越多,吃過飯、遞過名片都稱很“熟”,而知音的真心的知心的確是越來越找不到;盡管我們的孩子包括父母都在被日后視為無用的奧數班消磨時間,而不愿或不敢讓孩子去社會實踐…這些沖擊仍然無法改變中國社會的傳統社會倫理觀念和家庭觀念“內孝外和”。

  同樣,如果借用這本書來描述一下自己在律師行業解決現實問題的啟發意義,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律師在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充分的感受到我國律師行業與歐美西方國家的律師有著非常不同的文化:西方律師的按照小時收費的方式,和我們按照包干收費的方式,也直接映射了不同社會文化早就的結算方式;西方社會的以牙還牙的法治強力維權,和我國的止訴息訟甚至全民調解的社會治理理念;西方社會的懲罰性違約損失,與我國填補損失的違約責任形成的不同追責方式等等。

  按照我自己的比喻,在中國的律師,和西方的律師區別,就好似中國的中醫,須有治本的理念;而西方的律師,追求的是指標的效果。與其激烈、快速的干預社會生活不同,我們強調溫和、根本的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所以,在中國做律師,也須考慮到中國的熟人社會的人際關系格局,考慮到中國的儒家和諧文化底蘊。如果說這是從《鄉土中國》能夠得到的職業啟示,我想也是非常不錯的。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五)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寫于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讀后感。《鄉土中國》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書”。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于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著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鄉土中國》也在這個思想激蕩的時代里,成了暢銷書。

  費孝通認為:靠務農為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著在土地上,以定居為常態,即便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著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里,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里生活。

  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為,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為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系人際關系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于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為“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而在西方社會,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是由單獨的社會團體承擔的。因此西方的家庭以夫妻間的感情維系,鄉土中國的“家庭”則以家法和紀律維系。以紀律維系家庭,反過來又影響了感情定向,造成了“男女有別”的現象。

  費孝通認為,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并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系和傳承。禮制不同于法律,亦有別于道德。法律憑借權力機構強加于個人,道德靠社會輿論維持,按照費孝通的意思,做事合乎“禮”則更像“憑良心辦事”的意思。

  費孝通認為,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為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費孝通認為,在鄉土社會,血緣關系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為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了一個個關系緊密的社會群體。在群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費孝通認為,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不過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為緩慢。緩慢的變化緩沖了變化可能帶來的沖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后,少見思想激蕩。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面對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六)

  在書香品讀中、我閱讀了《鄉土中國》。

  有人評論的好:“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后卻有萬條萬縷了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恐怕已經很難有哪本書能夠像《鄉土中國》一樣,將中國底層的鄉土社會進行如此細致而又深刻卻又通俗易懂的描繪與分析了。雖然此書寫于幾十年前(1947年出版),但在現在的中國社會,《鄉土中國》中所描繪的現象依然能在我們心中找到共鳴。

  費孝通在這本書中對我過底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描述,相信所有中國人在讀完此書之后都會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感,而后微微一笑。費老雖然一再強調,這本書只是適用于對于底層的鄉土社會的描述,可是,城市人不都是由農村人發展過來的嗎?如果他們的上一代不是農民,那么他們的上上一代也一定與農村與土地有過千絲萬縷的關聯,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在城市人西裝革履之下隱藏的鄉土氣息,如“熟人社會”,“長幼有序”等,中國,依然是一個有著濃重“鄉土”痕跡的中國。

  城市的強大與繁榮離不開農民所為之做出的貢獻甚至可以說是犧牲,盡管這樣的犧牲并不是處于自愿。在這么一個注重三農問題的時代,閱讀《鄉土中國》一書,的確能給我們帶來很深是思考。接下來是我對此書的一些思考與分析。

  《鄉土中國》是在費老對幾個農村社區進行調查后,繼《剩余制度》后對社會結構的分析的有一本著作,筆者認為它是在前面幾本書的基礎上對中國農村的一個更加概括性的總結。

  整本書呈獻給我們一個對中國基層社會認識的清晰而又完整的分析脈絡,費老在講述某些問題時會舉出一些具體的實例,讓讀者更好的了解他的觀點。《鄉土中國》文字理論通俗易懂,事例生動而貼近生活,對于初學社區研究和人類學的人來說有很大指導作用,讓未免對農村的平實生活有了一個基本的,深刻的了解。

  雖然上面說鄉土性在漸漸離我們遠去,但也許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在看到這本書中某些篇章時會會心一笑,因為《鄉土中國》解釋了中國社會人們身上一些很深層的東西,雖然他指出他所寫的是中國的基層,但現代的中國社會也是有基層發展起來的,或多或少的帶著鄉土的痕跡。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后感(七)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么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后確有萬條萬縷了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致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這里的“鄉土味”并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并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于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里安穩的生活,以致于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才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為“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并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里,人們有屬于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系靠著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系。正是這種社會關系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后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污腐敗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于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系著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克制來遵守,于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為規范。”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于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里,保守封閉的特征形成了“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為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采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采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里,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于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里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于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鄉土中國讀后感   費孝通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