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讀後感 / 正文

讀完故鄉后,感覺400字

2022-12-29 讀後感

《故鄉》一書由大作家魯迅先生撰寫。當時是1921年,魯迅先生41歲。在《故鄉》中,魯迅先生巧妙地通過人物描寫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閏土是人物之一。以下是小編帶給你的家鄉400字7篇。我希望你能喜歡它!

讀完故鄉后,感覺400字1

心在漸行的槳聲中馳騁,文字作舟載我去魯迅的故鄉。去看荒村獨自躺在蒼黃的天空下,去看風中瑟索的老房子。心里有一絲悲傷,仿佛我是魯迅,面對世事變遷,歲月浪費,留下沉重的嘆息。但除此之外,我再也沒有別的感情了。對于一個沒有生活經驗的14歲學生來說,有些只是對家鄉和遠離家鄉的童年的懷舊,這種嘆息只保留在魯迅的話語中。

我想說的是家鄉人情的變化。通過魯迅的筆觸,童年的閏土在我的記憶中勾勒出來——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項帶銀圈,手里拿著一把鋼叉。我仿佛看到兩個朋友穿梭在旋轉的月影中,深厚的友誼刻在天空中,永遠與明月在一起。然而,當二十年后再次相遇時,機械的主人,沒有孩子的圍巾,已經解釋了一切。突然想起家鄉的朋友,我記不起她的名字了,她的臉因為新面孔不斷涌現,也逐漸退縮。也許是歲月的距離,可以把友誼凍結在曾經的記憶里。

在回程的路上顛簸,不知怎么的,我的腦海里充滿了我的家鄉,是纏繞的野豆,是風吹下的金玉米地,是一種頑固甚至有點粗糙的東北方言。我們的船向前走,家鄉的風景在黃昏染成深黑色,向后退去,連接童年的記憶,逐漸變成模糊的云影輕煙,最終變成黑暗。

故鄉讀后感400字2

讀完《故鄉》這本書,我有很多感觸。

小說描述了作者魯迅童年在家鄉的生活與現在真實的家鄉的對比,揭示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舊時代的黑暗社會和痛苦,表達了作者對新生活的強烈渴望。

魯迅曾在日本學醫,認為最好成為一名作家,讓這些麻木不仁的人重新點燃戰斗精神,打敗侵略者。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閏土。少年閏土還是一個勤勞、善良、勇敢、活潑的少年,但正是因為社會的壓迫,他才成為一個迷信、麻木的人。

從閏土中,我們可以看到舊社會的黑暗和勞動人民的苦難。我們應該為生活在一個和平繁榮的時代感到快樂。

魯迅先生在小說的最后寫道:我想我希望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就像地上的路一樣:事實上,世界上沒有路。如果有更多的人走路,就會形成一條路。這句話表達了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努力實現夢想的不會成功。只有踏上這條路,勇敢地實踐和追求你想要的。

我們應該答美好的生活,珍惜現在的時光,努力追求夢想。

由于黑暗社會的壓迫,老舍不得不自殺,從而失去了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機會。他的祥子和閏土一樣。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讀后感400字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