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高考 / 正文

2023年浙江省高考歷史真題和答案文字版

2022-12-21 高考

  浙江省高考已經圓滿結束了,相信大家對今年的考試題目都非常的感興趣。在分數揭曉之前,祝福網小編快馬加鞭給大家整理的這個“2023年浙江省高考歷史真題和答案文字版”,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們更好的估分。

浙江省2023年6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

  歷史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談及個人的政治抱負和所心儀的時代,孔子說:“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下列項中,與孔子“從周”相關的是( )

  A.“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B.“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長詩。作者畢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滿對家國的熾熱情感和深切憂念。他是( )

  A.墨子 B.韓非 C.屈原 D.杜甫

  3.中國是紙的發明地,敬惜字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經過考古工作者的不解努力,目前已知書寫用紙的發明可能是在( )

  A.西漢 B.唐代 C.北宋 D.元代

  4.歷代職官制度的演進,既有傳承又有創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職官信息,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5.白居易有詩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煙村混舳艫。吏征漁戶稅,人納火田租。亥日饒蝦蟹,寅年足虎䝙。……堤喧簇販夫。夜船論鋪賃,春酒斷瓶酤。”詩作反映出( )

  A.草市漸成規模,交易商品豐富 B.富商大賈辟建會館

  C.商業活動未曾受到官吏的監管 D.“俞大娘航船”規模宏大

  6.中華海洋文明源遠流長,海路綿延,聯通中外。下列關于古代中國海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認知,不正確的是()

  A.唐宋以來,“海上絲綢之路”也被稱為“瓷路”

  B.宋元時期,海外商運發展,商品遠銷東歐、北非

  C.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

  D.明清時期,禁止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

  7.論及自己的學術旨趣,顧炎武說:“《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謂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書,將欲謂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見于此,故凡文之不關于六經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由此可知,其“學術旨趣”在于( )

  A.無為而治 B.經世致用 C.再續《春秋》 D.中體西用

  8.從1840年開始,為打開中國的大門,列強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船堅炮利的軍事優勢,屢屢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面對列強的侵略,中國軍民奮起抵抗。下列項中,主要的抵抗行動有( )

  ①收復雅克薩之戰②黃海海戰

  ③臺灣民眾的反割臺斗爭④左宗棠收復新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結合所學,分析下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1895—1911年商辦工業企業行業結構狀況表(部分)

  ——據《中國現代化歷程》資料整理訂定

  A.重礦業和交通業的發展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B.以輕工業為主的民族工業發展相對較快

  C.傳統經濟形式已然淡出歷史舞臺 D.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已經形成

  10.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論文》。嚴復翻譯的《天演論》節選自第九卷,在譯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語,表達自己的維新立場。1898年,《天演論》出版,產生巨大影響。該書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意義在于( )

  A.睜眼看世界 B.宣傳民主共和 C.思想啟蒙 D.托古改制

歷史1.png

11.讀圖閱史。右圖所示系1909年上海社會之剪影。結合所學,下列項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①“坐電車三更笑語”,反映交通近代化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

  ②乘坐馬車仍是人們出行的主要方式

  ③代步工具呈現出馬車和電車并駕齊驅的發展趨勢

  ④新式交通工具取代傳統交通工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天津總商會于6月9日發出布告稱:“對于外交失敗,懲辦國賊,惟有以罷市為最后要求。本會鑒于人心趨向,局勢危迫,無可挽回,當即決定自明日起罷市。”對上述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A.商人是五四運動的領導者 B.五四運動的中心已從北京轉移到天津

  C.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 D.“罷市”是商人愛國行動的一種方式

  13.馬克思說,人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親歷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葉劍英元帥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寫下“西安捉蔣翻危局,內戰吟成抗日詩。樓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風雪立多時。”其中“內戰吟成抗日詩”是指( )

  A.抗日游擊戰爭 B.北伐戰爭 C.國共兩黨合作抗日 D.反蔣抗日

  14.新華社北京某日訊:“一九七七年全國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到今天為止已經勝利結束。廣大人民贊揚這次高校招生考試……(是)向‘四個現代化’進軍,廣開才路的盛舉。”“這場冬季里的春闈”,在當時引起了強烈反響。恢復高考制度是鄧小平同志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在當時是()

  A.撥亂反正的一個重要標志 B.“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論基礎

  C.新時期教育事業發展指導方針 D.改革開放步入新階段的標志

  15.深圳經濟特區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歷程中舉足輕重。2023年,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回眸歷史,愈加凸顯出深圳經濟特區的不一般,這個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

  A.多邊貿易體制主導下的成果 B.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的產物

  C.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成就 D.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

  16.在羅馬擴張的過程中,“地方習俗互相抵觸的不同地區的人們之間,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間是有糾紛的,羅馬法官不得不以某種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羅馬法逐漸形成這樣的觀點:習俗未必正確,還有一種藉以做出公平決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則……(這)是從人的本性和理性產生出來的,因而是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羅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漸取代萬民法

  C.萬民法的作用逐漸顯現出來 D.以習慣法排解外邦人之間的糾紛

  17.沒有巨富與極貧,“不大的一塊田地,宅旁有一座花園,一個水聲潺潺的泉眼,再加上一片小樹林”,是他宣示的社會理想。社會底層的生活,使他對大部分國家的政府持批判態度,他認為人類生而自由、平等,他的思想啟發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領導者。閱讀其作品,感受其思想,他稱得上是( )

  ①人民主權捍衛者②浪漫主義之父

  ③資產階級國家學說和法學理論奠基者④文藝復興先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據學者研究,被馬克思稱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其《國富論》引用中國古籍資料24次,并以司馬遷“貧富之道,莫之奪予”“物盛則衰,時極而轉”的思想,論述自由競爭與價格波動。他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表明,必須讓生產和交換中的某些“自然法則”在經濟市場上自行發生作用。由上述材料可獲得的啟示與認識是( )

  ①文明需要互鑒,文化需要交流②“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古”

  ③政府的職責是控制“看不見的手” ④讓市場機制發揮調節資源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歷史進程中的變革是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在美國制憲會議中,圍繞代表權問題,州權主義者不愿屈從“大州支配”,以小州退出聯邦同大國結盟相要挾;國家主義者也不甘示弱,宣布大州“不會在任何其他方案上結盟”,聲稱如果小州脫離聯邦,就不惜以軍事手段解決問題。雙方最終在參眾兩院議席分配比例等問題上達成妥協。這一結果體現了()

  A.“孤立主義”原則 B.《人民憲章》原則

  C.“自由放任”原則 D.“制約與平衡”原則

  20.1896年,盧米埃爾的電影作品《火車到站》(見下圖)上映。影片中一列來自馬賽的火車緩緩進站,乘客們正在站臺等候。放映總時長55秒。有趣的是,觀眾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車撞擊,緊張地靜坐在座位上。這一幕反映了( )

歷史2.png

  A.電影時代已經到來 B.有聲電影開始出現

  C.火車成為法國人必乘的交通工具 D.內燃機為動力的火車率先在歐洲大陸普及

  21.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關系波譎云詭。“1898年以后迅速增長的德國海軍計劃,幾年間就成為英國關切的根源。……英國人逐漸而謹慎地擺脫了他們過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們跟日本結成軍事同盟以反對其共同的敵人俄國。……(1904年)英法兩國政府一致同意忘卻……所積累的舊怨。……由于對德國的企圖越發感到捉摸不透,英國人也同樣有接受調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兩國從過去的對手變成了盟友”。該材料反映出英國的外交取向是( )

  A.“結伴不結盟” B.“集體安全”

  C.“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 D.“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22.建立社會主義與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列寧晚年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深入思考與探索。在他看來,面對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如果不把俄國移到另一種比先前更高的技術基礎上,就根本談不上恢復國民經濟和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因為不實行電氣化,要振興工業是不可能的。”據此分析,列寧關注的重心在于( )

  A.“布爾什維克速度” B.推行“新經濟體制”

  C.現代化大生產的發展 D.扭轉“重工業過重、輕工業過輕”的局面

  23.“抗日何所恃?忠貞與汗血。”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轉折的一年,中美英三國舉行會議發表宣言:“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占領的一切島嶼”,日本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該次會議召開地點所處地區是( )

  A.西亞 B.東歐 C.北非 D.東亞

  24.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產品在激烈競爭中占領美國市場,美國對日本貿易赤字不斷擴大。進入70至80年代,美歐爭奪西歐農產品市場和其他地區市場,在鋼鐵貿易上矛盾尖銳,西歐積極擴大對美商品出口,一舉扭轉對美貿易長期逆差地位。下列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A.日本與西歐崛起挑戰美國經濟霸權 B.“赤字”問題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C.歐元的啟用加劇了歐美間的貿易戰 D.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中所占比重超過國內貿易

  25.王國維曾說過:“古來新學問之起,大都由于新發現。”今“清華簡”出,則先秦歷史之認識,別有洞天。2023年歲末,一篇名為《五紀》的清華簡,因其文有“黃帝有子曰蚩尤”的內容,故而一經媒體報道,立時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討論。有學者認為《五紀》不過是言黃帝的“百家”之一,有不同的屬辭比事(作文紀事)亦屬正常;有學者從共同體內君臣關系出發,提出“子”乃“子爵”之謂;有學者則釋“子”為一種“社會性關系稱謂”。圍繞由清華簡引發的上述討論,說明( )

  A.清華簡是學界公認的可信史料,對此大可不必予以質疑

  B.對學界視為定論的傳統說法,不可盲從,應當以新史料為據

  C.研究歷史問題既需要百家爭鳴,也需要一家獨斷,更需要媒體的引導

  D.文獻理解要放到歷史和文化的背景中去,以避免單純的字句巧合導致誤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

  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這次會議是在全國抗戰剛剛開始的歷史轉折關頭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會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闡明了黨在抗戰時期的基本政治主張,指明了堅持長期抗戰、爭取最后勝利的具體道路。……會后,黨放手發動群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變敵后為抗日前線。中共中央所在地陜甘寧邊區成為全國抗日民主的模范區。

  ——摘編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

  材料二

  隨著抗日戰爭的推進,特別是國民黨,使廣大人民對抗戰前途和中國的未來日益擔憂。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成為一個關系重大的理論問題。……中國共產黨經過革命勝利與失敗的經驗教訓的反復比較,經過整風運動和《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學習討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性,對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科學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乃勢所必然。

  ——引自《中國近代史》編寫組編《中國近代史》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寫出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這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的名稱,說明陜甘寧邊區在全國抗日根據地中的地位,請用關鍵詞歸納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作用。(4分)

  (2)延安時期是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時期。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這一時期毛澤東思想最重大的理論成果及其對“中國向何處去”時代之問的回答。“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乃勢所必然”,結合延安整風運動的史實,從端正黨內思想認識的角度予以扼要說明。(6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希臘也沒有一個共同的國王和共同的行政管理機構,每個城市自成一個國家。只有某些東西把希臘聯合在一起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體育運動。……譬如,為了紀念眾神之父宙斯,人們每隔四年在其圣地舉行一次盛大的賽會。這個圣地叫奧林匹亞,那里有大的神廟,也有一座運動場,所有的希臘人,多里安人和伊安尼爾人、斯巴達人和雅典人都來到那里,以顯示他們在短跑、擲鐵餅、投標槍、摔跤和賽車方面的才能。

  ——摘自(英)貢布里希《寫給大家的簡明世界史:從遠古到現代》

  材料二

  (雅典)民主活動的范圍比過去大大擴大了……這套體系也體現了雅典為現今許多學者稱為“極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則。……僅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權……而且,這種民主權利本身有時也流于形式,失之過濫;公民大會往往在一些別有用心之徒的煽惑之下,通過了一些懷有偏見的錯誤決議,傷及無辜,扼殺了新的思想。所以雅典民主政治始終只是意味著社會上一少部分成員的政治權利,存在著無可逾越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

  ——摘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

  (1)閱讀材料一,根據材料概括古希臘各城邦的關系,指出奧林匹亞遺址在當時所起的作用。(6分)

  (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寫出雅典城邦被排除于公民權之外的人員構成。雅典民主政治“無可逾越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體現在哪幾個層面?(說明:只列關鍵詞,無需展開)(4分)

  28.人地關系,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恒的話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馬克思說:“土地是人類偉大的實驗場所”。……每當一個國家或者民族要著手來表述他們自己歷史的時候,人們總是把這種環繞著土地而引發的人與土地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作為分析和處理其他歷史現象的一條脊骨。

  案例舉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連阡陌”;漢為護農計,令“賈人毋得衣錦繡綺縠絺纻罽,操兵,乘騎馬。”“重租稅以困辱之”;在政府政令的號召下,情愿離開“狹鄉”遠涉關山去到“寬鄉”落戶的人們,是北魏的自耕農;至唐前期,狹鄉不足者,聽于寬鄉遙授。為了改變“千年田八百主”的小生產狀態,中國共產黨在“改地換天”的過程中,成功地找到了一條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編自《趙儷生文集》、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等

  材料三

  草在結它的籽,風在搖它的葉。……“我不把天理解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為人生;我認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們人類。”(季羨林語)

  徜徉于中國皖南古村落——宏村,仿佛置身于綠波清秀的山水畫卷。從高處望去,宏村就像一只昂首奮蹄的大水牛,背倚黃山余脈,四周山水與粉墻青瓦融為一體,反映出中國古代對人地關系認識的哲學高度,堪稱文化與環境協調融合的典范佳構。

  ——節自《世界遺產在中國》等

  (1)人地關系,也是天人關系。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指出荀子在天人關系上的思想主張。在老子看來,天地人關系中的“有”和“無”“難”和“易”“福”和“禍”都可以相互轉化,其據以分析的方法論是什么?請說明莊子“齊物”追求的精神境界。(4分)

  (2)在人地關系的圖景中,古往今來許多政治家或政黨通過田制改革,調整人地關系。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分析指出商鞅于“帝王之制”“改”的是什么?說明北魏至唐前期田制的變化。為了改變小生產狀態,“改地換天”的新中國,開展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請用一句話概括“改造”的內涵。(5分)

  (3)閱讀材料一二三,有兩點認識可供選擇討論:①對人地關系的認知,產生出不同的思想主張和政策面向,影響最大者莫過于“重農抑商”。結合所學,闡述這一為歷代王朝所推行的經濟政策在漢代商業領域的具體表現及其影響。②從人地關系的認識出發,分析說明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安徽宏村被譽為“科學與詩意最完美結合”的古村落,結合所學,說一說其巧奪天工的“中華一絕”是什么?試對其背山面水、錯落有致的臥牛形村落布局予以描述。(6分)

  29.反思資本主義擴張史,侵略與經營有如兩翼,如影隨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

  地理大發現作為一個整體、作為一場統一的運動……是西歐封建社會內部某種擴張性體制形成的產物。

  作為整體的西歐是如何通過向世界擴張獲取利益的呢?……(一方面)是殖民主義者對非西方國家和地區的搶劫、掠奪、奴役、剝削;(一方面)區別于古代殖民行動……把自己(西歐)轉變成工業(手工業)生產中心……在不平等的關系上把西歐與世界各地結合起來,從而把世界各地的產品轉化為自己的物質財富。……16世紀和17世紀初是西歐國家通過殖民征服和海外貿易,使自己向世界生產中心轉化的過程。

  ——摘自王加豐《擴張體制與世界市場的開辟》

  材料二

  “印度失掉了他的舊世界,而沒有獲得一個新世界”。這是馬克思在1853年以印度為例,對殖民地歷史命運所作的精辟分析。

  從19世紀中葉起,資本主義在全球進一步展開了擴張活動,世界文學領域出現了以批判現實主義風格為主的文學作品。英國作家狄更斯對這一時代有經典的描述:“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

  ——摘編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必修三等

  材料三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路擴張的資本主義基本完成了一體化進程,資本主義實現了人類歷史空前未有的縱向和橫向發展,不論是發展速度或規模。但在不斷擴大和發展的同時,它面臨著難以解救的矛盾。

  世界之形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它的真實內容是什么呢?它的真實內容便是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于世界其余地區、國家的統治。世界地區聯系的加強,不外是西方列強對于世界上其余國家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的控制。資本主義勢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說是“無遠弗屆”。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早期資本主義貪婪性的表現。在資本主義的擴張中,曾經“良好的錨地”戈雷島卻成了擴張者的跳板,并在歷史歲月中見證了擴張者的諸般惡行,請結合所學予以概述。(4分)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簡析19世紀中葉,包括印度在內的殖民地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的境遇。綜合說明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家是如何以筆為刃直面“最壞的時代”?(5分)

  (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指出“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實現其“無遠弗屆”的手段及其所造成的結果。分析一路擴張的資本主義“橫向發展”過程中“難以解救的矛盾”。(6分)

  浙江省2023年6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

  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A2.C3.A4.B5.A6.D7.B8.D9.B10.C11.B12.D13.C14.A15.D16.C17.A18.B19.D20.A 21.D22.C23.C24.A25.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

  26.(10分)

  (1)名稱:洛川會議。

  地位:指揮中樞,總后方,抗日民主的模范區。

  作用:中流砥柱。

  (2)成果:新民主主義理論。

  回答: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發展前途是社會主義。

  說明:糾正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

  使全黨從教條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進一步掌握了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方向;

  為奪取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思想基礎。

  27.(10分)

  (1)關系:彼此分立,又保持密切聯系;有共同信仰,共同參加運動會。

  作用:古希臘圣地;體育競技中心。

  (2)構成:婦女,奴隸,外邦移民(或“外邦人”)。 層面:民主范圍;民主性質;參政方式。

  28.(15分)

  (1)主張:天行有常;人道有為(或“制天命而用之”)。

  方法論:辯證法。境界:與天地萬物為一。

  (2)內容:廢除井田制;確立土地私有制。

  變化:推行均田制,國家授田給農民。

  內涵: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分散落后的農民個體經濟引上集體經濟發展道路。

  (3)選擇①,表現:商人不得衣絲乘車;商人入市籍,不得為官;對商人和市場嚴格管制;商人賦稅加倍(或“重租稅以困辱之”);鹽鐵官營。

  影響:社會經濟活力受到壓抑;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萌芽,長期得不到正常發育。

  選擇②,關系:不是征服與被征服,而是相互依存。

  一絕:人工水系。

  布局:山為牛頭、樹為角、屋為身、橋為腳;或山如牛頭、古樹如牛角、民居如牛身、塘湖如牛胃和牛肚、水圳如牛腸、橋如牛腿。

  29.(15分)

  (1)表現:野蠻掠奪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場。

  概述:販賣奴隸活動的中轉站(或“最有代表性的奴隸貿易樞紐”,或“奴隸貿易集散地”);親歷殖民時代種種罪惡;奴隸貿易的歷史見證。

  (2)命運:成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國際市場(或“商品傾銷地”)、原料產地(或“原料掠奪地”)和勞動力供應地。

  直面:真實再現社會現實;深刻揭露社會矛盾和弊端;深入剖析和強烈批判。

  (3)手段:軍事和經濟雙重暴力。

  結果:把世界連結為一個資本主義占主導地位的整體。

  矛盾:資本主義世界與亞非拉國家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歷史高考真題   歷史高考試題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