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 正文

師德建設心得體會(精選26篇)

2023-06-16 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師德建設心得體會 篇21

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語重心長地指出:“全社會尊重教師,廣大教師更應該自尊自勵,努力成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以人民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全社會的尊重。”這話指明了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方向。確實,在高等教育中,教師的師德素養關系著高校生存和發展的走向,關系著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更關系著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直接決定著未來的國民素質。

一、高等教育師德建設的主體——高校教師

一般來說,大學生無論是在文化知識技能還是思想道德品質方面,都還不夠成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仍處于形成過程中,因此,在教育活動中,高校教師顯然處于較高的指導性的地位。每一節課知識傳授的方式和程度,備課的深度和廣度,課堂組織的導向及進程,作業批改的認真程度,對每一個學生的耐心和關懷程度,為學生排憂解難的態度等等,主要是通過教師工作的自覺自主而體現的。高校教師的勞動在時間上富有特殊的彈性。只有理論課、實訓課、輔導答疑課的時間是限定的,而大量的勞動時間由個體自由支配。在勞動空間上,高校教師不“坐班”,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甚至家中,都可以成為勞動場所,這一空間自由就使得教師內在動力的培植特別重要。良好師德的形成,受許多因素和條件的制約,如:教師的個人因素、學生因素、高等院校的教師評價機制、社會環境因素等。盡管影響師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從總體上看,教師本人的學識水平、道德水準、責任感、價值觀、身心修養、團隊精神、人生價值的定位等內在的反應才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凸現師德建設中教師自身的主體性作用,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展示教師在師德建設中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教師自覺地提升職業理想、增強職業責任、端正職業態度、提高職業技能、端正職業作風,才能充分體現教師在師德建設中的主體地位。

高校師德建設應當以高校教師為本,弘揚高校教師的主體地位。在強調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強調奉獻精神的同時,凸現師德建設對教師個人和教師群體的意義和價值,滿足教師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需要。讓每一個高校教師都明白:師生之間是互相映襯的,教師在創造性的教學科研活動中,獲得職業的成就感,獲得人生的意義,在照亮學生的同時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輝煌。讓每一個高校教師都能自覺地積極地完善師德修養,保持師德建設永不衰竭的動力。

二、高等教育師德建設的關鍵——師生關系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趨于穩定,自我評價能力逐步增強,他們對事物的理解也已逐步趨于抽象化,因此,他們對教師已不再僅僅是感情上的依戀,而是從品德、學識、興趣、能力等方面去要求和期望。如果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沒有良好的職業形象,學生的期待就會落空,這樣就限制了師生的交往;即使有交往,也是“貌合神離”,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就會受到影響。教師要經常研究學生,體驗他們的感受,不僅聽懂他們的語言,而且理解他們的思想,體會他們利用語言所傳達的感情。

大學實行的是一種相對松散的管理模式,這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獨創性,所以高校教師更應該注重與學生的心靈交流,而不僅是在課堂上完成我說你聽的教學過程。

在有關院校組織學生評價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老師”的工作環節中,學生普遍選擇和藹可親、脾氣好;能夠聽取學生的意見、信任鼓勵學生;寬容,能夠理解與關心學生;幽默風趣,有人格魅力;認真負責的教師。這表現出學生渴望與教師建立平等信任、關心理解、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亦師亦友”關系。

高校師生關系在情感和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動性。高校師生關系是一種成年人之間的關系,雙方的情感都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在教學和科研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態度和情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教師對學生付之以熱忱、關懷、負責,學生就會報之以尊重、感謝、認真,反之,如果對學生冷漠、敷衍、鄙視,學生會同樣表現出輕視、厭惡和馬虎。情感的互動將會對教與學的效果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由于大學生具有較高的認知理解能力,在接收到教師的關愛、尊重和期待后,其中的絕大部分會調動一切潛能,克服困難向期待目標奮進。同樣,學生對教師的良好配合也會對教師的工作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高校教師在處理師生關系時應尊重學生、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嚴格教育和全面要求學生,盡力構建和諧的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

三、高等教育師德建設的主要途徑——教育教學

教育教學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途徑,教師對待教育教學的態度既關系到教學工作的成敗,又關系到高校人才的質量。因此,教師必須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的主體對象是人,只有把人的教育作為教學主體,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發揮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和出眾的創造力,實現知識向能力的發展。從而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激發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形成學習信念,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根本職責,教師要出色地完成這一任務,就必須努力學習,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為了在學生眼前點燃一個知識的火花,教師本身就要吸取一個光的海洋。”廣博精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熟練出色的專業技能,是為師者最起碼的條件,也是高校教師贏得學生和社會尊重的奧秘。

教育的組織能力是由教育教學工作的特殊性所決定的,這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一般性能力和特殊性能力,如職業性的語言表達能力、處理教材內容能力、觀察和研究學生的能力、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操作教學流程的能力等,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既要克服傳統的“傳授——接受”的教學方法體系,建立以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為目的,以師生共同活動為途徑的新的教學方法體系,又要重視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把學科知識和學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

四、高校教師必備的倫理素養——關愛學生

高校教師是大學生健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大學生正處于長身體、學知識、立志向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可塑性大、模仿力強,極易受到他人和環境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大學生發揮著教育引導作用,既影響一個人的學生時代,又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高校教師必須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在建設過程中要多層次地把師德建設與教書育人的實際結合起來,把關愛學生當成自己必備的倫理素養,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自己的學生。

關愛學生是教師最高貴的職業情感。西方現代教育家羅素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是啊,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當高校教師真正地把關愛大學生當成自己全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基本出發點的時候,教師的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從而生成有效的教育。

不論教師的教學技能、技巧多么精湛,如果缺乏對學生的關愛和體貼,如果學生沒有將學習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動,那教師的“教”就只是單向意義的灌輸。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關愛,才能使學生產生飽滿的學習熱情,形成強烈的進取心,在成長過程中取得較快的進步。能讓學生感受到師愛的高尚和美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從而懂得真誠與合作的價值,并能夠用同樣的情感去對待自己的老師、同學、親人、朋友和他人。

老師態度和藹可親,善于鼓勵和引導,實際言行經常體現出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能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指導,這樣學生就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愛的雙向交流,也會使師生感情融洽、關系和諧。

著名教育家劉佛年提出:“所謂師德,或者說是教師修養,包含多方面的內容,但最重要的,我認為是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學生的態度就是對事業的態度,這是修養中最重要的內容。”將對待學生的態度與對待事業的態度提升到同樣的高度,這是高尚師德的體現,是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無比熱愛的表現。有了愛,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就會有豐富的靈感和活力,就能夠真正從自己的工作中體驗到人生的最高價值和最大樂趣。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