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實習心得體會 / 正文

幼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1篇)

2024-06-05 實習心得體會

幼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 篇7

這次見實習,有了理論知識作支架,與實踐相結合,我受益匪淺。這次實習我們都上過課,幼兒園課程分五大領域:有健康領域、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和社會領域藝術領域。我對語言領域的感觸比較深,語言領域大多涉及到講故事。我們這學期已經開設了語言課程,講故事在學校也練習了很久,所以上語言課時,上課之前我是胸有成竹,但在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連續出了好幾個問題。首先是語速問題,平時,在學校講故事,面對的是同學、老師,她們可能不會感覺我語速太快,一般也不會存在詞義理解的問題。可是到幼兒那就不同了,我們看似正常的語速,也許對于幼兒來說是稍快的,我帶的大班還好一些,一起實習的同學有帶小小班的,他們的年齡大多在三歲左右,同學說活動時小朋友不聽她的,后來知道了,并不是小朋友不聽她的。還是語速的問題。小小班,不僅要講得很慢,而且要注意重復。這樣她們才能懂意思。還有個詞義的問題,我記得自己組織的一節語言活動《城里老鼠和鄉下老鼠》,這是一個故事,教案要求幼兒嘗試角色扮演,我怕他們記不住對話,反復強調對話,忽視了幼兒對故事的欣賞。老師告訴我,要讓孩子們理解語境,如果都理解了,可以在情竟中引導幼兒自己去說對話,這樣,他們就記住了。

其次對抽象詞的講解問題。小班小朋友(4—5歲)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我給小班小朋友組織過一節語言活動,當時還沒有學過語言領域的內容,我在活動中請幾位小朋友到上面,然后對他們說:請你們問一問他們這餅干好吃嗎?”那些小朋友個個疑惑地看著我。不一會,一位孩子將我的重復了一遍。我很驚訝,為什么會這樣呢?學了理論我可以解釋了,原因就在于小班孩子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像你們、他們這類詞是泛指,沒有具體指誰,小班小朋友不能理解。后來,在老師的提醒下,我改變了提問方式,我對其中一位小朋友說:“皮皮,請你問問小朋友餅干好吃嗎?”皮皮就理解了我的意思;中班小朋友(5—6歲)處于抽象思維的萌芽階段,也就是一個過度期,家長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小朋友,在一定的情景中創設有利條件,幫助幼兒抽象思維的發展。比如,你可以拿一個李子或者其它帶有香味的物品,讓孩子聞一聞,告訴他們這種聞起來舒舒服服的味道叫做香味。小朋友有了直接經驗,往后,當你再說到香味時,他們的腦子中就會有了一些香味的概念;大班小朋友(6—7歲)已經轉為抽象思維,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夠理解所有的抽象名詞。我在一次大班語言活動中給小朋友講故事:“城里老鼠兄,有空請到我家來玩。在這里,你可以享受享受鄉間的美景、呼吸新鮮的空氣”。針對這句話,我設計了一個問題,我問小朋友城里老鼠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家鄉的,小朋友回答不出來,我以為他們沒聽清楚,又重復了一遍這句話,等我再問,有小朋友回答上來了,我很高興。不想,活動結束,老師和我說,這不是他們沒聽清楚,是她們根本不理解“享受”“美景”“新鮮”這幾個詞的意思。這時,才發現這幾個是抽象詞。我后來又試驗了一下,問了一個小朋友,你覺得你最享受的事是什么,他反問我:“老師,什么是享受?”這是個大問題,原來,幼兒園講故事要注意很多,對抽象詞的理解要有經驗準備,如果班里老師很少用到書面語,那么即使是大班孩子可能也不理解這類詞。所以,在和孩子們交流時,就要把這些語言轉化為小朋友能夠理解的話進行講解。和幼兒交流,我們的言語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符合她們的年齡特點,這樣才能很好地進行交流。

以上我所經歷的這些,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根本不知道這是為什么。所以在實踐中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會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再次是普通話的發音標準問題。我在網上看到這么一個故事:老師和小朋友說了:汽車載人,應該載是念第四聲,老師念成了第三聲,他們就記住了錯誤的讀法,更有意思的是,一位孩子悄悄地說:汽車怎么會殺人呢?”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聽成了宰殺的宰。漢語的同音詞很多,但幼兒掌握的卻很少,聽到一個詞音時,只能在已有詞語中尋找意思。這類理解在幼兒各個年齡均有。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要求自身普通話標準,才能給幼兒做好示范和指導。我們學校也有專門的普通話課程,每年都要組織普通話測試。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