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手抄報 / 正文

立夏手抄報文字資料 二十四節氣中的傳統習俗

2023-04-16 手抄報

立夏手抄報文字素材[2]

農事活動

初夏前后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節。“能插滿月秧,不收滿月草”,此時氣溫仍較低,栽苗后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耕田,早治病蟲害,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此時,茶樹的春梢發育最快。稍有疏忽,茶葉就會老化。俗話說“谷雨很少采摘,初夏不斷采摘”,要集中精力,分批突擊采摘。華北、西北等地的大氣干燥和土壤干旱往往嚴重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特別是小麥灌漿成熟前后的干熱風是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及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

民間習俗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意味著“大”,這意味著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生長。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四季“氣”的變化。氣的變化與自然節律的變化有關。立夏,陽氣逐漸生長,萬物隨著陽氣的上升而茁壯成長。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習俗。在立夏的那一天,古代人舉行了迎夏儀式。

嘗新活動

江南的立夏習俗中有所謂的“見三新”,就是吃一些這個季節長出來的鮮嫩的東西。 [2] 江浙地區有“立夏嘗新”的習俗。蘇州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是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小麥。人們先用這“三新”祭祖,然后人們品嘗。同時,蘇州立夏還要吃海蝸牛、面筋、白竹筍、薺菜、咸鴨蛋、青蠶豆。每家酒店在立夏給進店的老顧客送酒燒酒,所以也叫立夏“饋節”。無錫民間一直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在常熟,人們立夏品新,食物更豐富,有“九葷十八素”的說法。在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們仍然保留著在初夏吃烏米的古老習俗。烏米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是一種采集野生植物的葉子煮湯。用這種湯浸泡糯米半天,然后取出放入木制蒸籠中蒸熟。

斗蛋游戲

“立夏蛋,滿街甩”,斗蛋通常是孩子們的游戲。用煮熟的雞蛋,一般用白水和殼煮整個雞蛋(蛋殼不能損壞),用冷水浸泡,然后放在彩色絲線或絨線做成的網袋里,讓孩子掛在脖子上。斗蛋的規則很簡單,說白了就是“比誰的蛋殼硬”: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雞蛋,尖頭為頭,圓頭為尾,蛋頭撞到蛋頭,蛋尾撞到蛋尾,一個接一個,打破殼,承認失敗,然后吃雞蛋,最后留下的小強,被尊為“蛋王”。至于為什么要斗蛋,民間說法是:“立夏胸掛蛋,小人夏難”。

立夏秤人

立夏吃完午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上掛一個大木秤,掛一個凳子,輪流坐在凳子上秤人。司秤人一邊玩秤花,一邊說吉祥的話。立夏秤人會給阿斗帶來好運,人們也祈求上帝給他們帶來好運。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立夏的手抄報   立夏的手抄報文字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