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

2022-12-21 心得體會大全

2023年11月15日至2023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收入了79篇講話、談話、演講、回答問題、指示和賀信。這本書將這79篇文獻分為18個主題。第八個主題是建設生態文明,每篇文章都收入到對話、演講和賀信中。其他主題還有10篇文獻涉及生態文明、生態安全和美麗的中國。學習這些重要討論對加深對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地位、指導思想、建設政策、目標、關鍵任務和保障措施的理解,武裝思想,指導實踐,促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更美好的環境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們的目標。2023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見中外記者時的講話中談到了對黨、國家和人民的責任。談到對人民的責任,他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生活條件,更美麗的環境,期待孩子們成長更好,工作更好,生活更好。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目標。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特色之一。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是我黨深化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實踐和認識的重要成果。2023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且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堅持改革開放四個基本原則,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實現共同繁榮,促進全面發展。

他在講話中進一步指出,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強調總體布局。要牢牢把握黨執政興國的首要任務,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協調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建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中共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于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這是我們黨深化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實踐和認識的重要成果。

生態文明建設是鞏固中國夢物質基礎的重要途徑。2023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展,不斷鞏固實現中國夢的物質基礎。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是林務人的神圣使命。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2023年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要加強宣傳教育,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義務植樹,不斷提高義務植樹責任率,依法嚴格保護森林,增強義務植樹效果,深入持久地開展義務植樹,不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他指出,30多年來,全民自愿植樹促進了我國森林資源的恢復和發展,增強了全民對綠色植物的熱愛和綠色保護意識。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中國仍然是一個缺乏森林和綠色生態的脆弱國家。植樹造林和改善生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強調,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不可想象,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是什么樣子。全社會應認真提高生態意識,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按照中共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2023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中強調,要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他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為當代和千秋做出貢獻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控制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和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定決心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他在講話中系統地闡述了生態文明建設和中央決策的意義。他強調,生態文明的建設關系到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來。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這標志著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表明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在講話中,他深刻闡述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工作重點、基本措施和有效載體,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措施。他指出,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理論鄧小平“三個代表”以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約、保護、自然恢復的基本國策,努力樹立生態理念,完善生態體系,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模式和生活模式。

他強調,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自覺地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暫時的經濟增長。

他指出,土地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按照人口資源環境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統一的原則,規劃土地空間發展,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為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復空間。堅定不移地加快實施主要功能區戰略,嚴格按照優化發展、重點發展、限制發展、禁止發展主要功能定位,劃定和嚴格遵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模式、農業發展模式、生態安全模式,確保國家和地區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要不能越過雷池一步,否則要受到懲罰。

他強調,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政策。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促進資源利用模式的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大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減少、再利用、資源。

他強調,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提高生態產品的生產能力。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人們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環境保護和治理應注重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損害人民健康,堅持預防、綜合治理,加強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促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促進重點行業和區域空氣污染控制。

他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和最嚴格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最重要的是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反映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成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和約束。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責任,終身追究。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環保、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生態效益、環境損害等指標和績效是評價干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成就觀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領導的有力措施。2023年6月28日,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干部,注重一貫的表現和工作。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中國人民不僅要建設美麗的中國,還要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麗家園。2023年7月18日,習近平主席親自向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23年會致賀信。他在賀信中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中國將貫徹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模式和生活模式。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他強調,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能源和資源安全是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將繼續承擔國際義務,與世界各國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成果共享,共同建設生態良好的地球美麗家園。

2023年10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作了題為“深化改革開放,共創美麗亞太地區”的演講。他向與會者解釋:中國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計劃,一般是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改革,努力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消除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障礙,通過改革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他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扎實推進資源節約,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新的貢獻。他在演講中提出了四個愿景。在亞太地區促進創新發展的愿景中,他指出,僅僅依靠財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基于過度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增長超過了損失。我們既要創新發展思路,也要創新發展手段。要打破舊的思維方式和規章制度,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用創新培育新興產業,用創新探索增長動力,用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完善自然資源監督體制,是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體在要求。2023年11月9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深化改革。他還特別解釋了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系和自然資源監管體系的完善。他指出,完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系是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的重大改革,也是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體系的內在要求。他認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體制不完善有關。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者不到位,所有者權益不落實。他指出,全會決定完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系。一般思路是按照業主與管理者分離、一個部門管理的原則,落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建立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的制度。他闡述了國家行使所有權與行使監管權的區別:國家行使國家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權和管理不同于國家行使國土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前者是所有權人的權利,后者是管理者的權利。這就需要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系,統一行使國土空間用途控制職責,使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國家自然資源管理者相互獨立、合作、監督。

他強調了山、河、林、田、湖的聯系。我們應該認識到,山、河、林、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使用控制和生態恢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只是種樹、治水、護田,很容易照顧一個,失去另一個,最終造成生態系統破壞。一個部門負責控制領土范圍內所有土地和空間的使用,需要統一保護和修復景觀、森林、田野和湖泊。

他在解釋中最后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強各項改革的相關性、系統性和可行性研究。我們說勇氣要大,步子要穩,步子要穩,就是要統籌考慮,綜合論證,科學決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改革與黨的建設改革密切相關。任何領域的改革都將影響其他領域,但也需要其他領域的密切合作。若各領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牽扯,全面深化改革難以推進,即使勉強推進,效果也會大大降低。

生態文明建設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11月12日,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國家治理制度和能力是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制度是在黨的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即一套緊密相連、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是利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外交國防、治理黨、治理軍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只有擁有良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率。

美麗的山川是展示中國國家形象的重要方面。202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注重塑造中國國家形象,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化、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做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更開放、更親和、更有希望、更有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

生態安全是國家整體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4月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要堅持國家安全總體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之路。建立集政治安全、土地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為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

國家要更好地發揮政府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2023年5月26日,習近平強調,科學宏觀調控和有效政府治理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模式,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促進共同繁榮。各級政府必須嚴格依法行政,認真履行職責。必須妥善管理和管理理好,權力必須充分足夠的位置,堅決克服政府職能的錯位、越位和缺位。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的一系列重要討論充分體現了偉大政治家的寬廣胸懷和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規劃、決策、部署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他不僅注重頂層設計,而且注重監督實施。他為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勾畫了藍圖,增添了動力。他也為各級領導干部樹立了榜樣。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觀,堅持生態導向和保護優先。認真履行第一職責,實現法律責任,必須為生態建設成果的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以最嚴格的監督、最有效的管理、保護和發展!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習近平治國理政   讀書筆記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