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2023年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大全(6篇)

2022-12-21 心得體會大全

  心里有一些收獲后,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心得體會重點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體會心得一般分為學習體會,工作體會,教學體會,讀后感,觀后感。因此在分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前就可以先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寫下來。想要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需要從哪方面入手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我們整理的“2023年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2023年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1

  近日,學校利用政治學習的時間,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關于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系列教學片《師德啟思錄》中的第七集《廉潔從教,以身作則》。我看了以后,感慨頗多,心情很不平靜,特別是胡安梅、包全杰等農村教師身上表現出的高尚道德風范,更使我感動不已。

  湖北山區的胡安梅老師,她在父親病逝后,繼承父親的遺愿,義無返顧地當上了民辦教師。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風的土房中,沒有條件改善生活。她雖然家境貧寒,但她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極少的工資捐獻出來,為學生交學費、買書本。長期以來,她有無數機會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掙錢,但是她舍不得孩子們,她不想讓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輟學,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個角落,苦口婆心地勸說家長讓孩子們上課,用一片赤誠之心換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澆灌著下一代。

  當全國各地的達三萬多元的捐款寄來后,胡安梅沒有只想到自己脫貧,而是毅然把這筆錢全部捐獻給鄉教育站,設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獎勵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老師們。

  全國優秀師德標兵、遼寧丹東鳳城東方紅小學校長包全杰,從教幾十年如一日,盡職盡責,嘔心瀝血,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堅持不懈地改善辦學條件,把一所普通小學建設成享譽八方的示范學校;他生活簡樸、廉潔從教、克己奉公,言傳身教地培養出了一支思想好、業務精、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無私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包全杰同志的崇高品格和師德不僅受到學生和教師的敬仰,而且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像胡安梅,包全杰等這些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他們的身上閃爍著師德的絢爛光輝。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江澤民同志指出:“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為,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教育實踐證明,師德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獻身教育,重在實踐師德。怎樣看待學生,怎樣教育學生,怎樣當好教師,這一課題是涉及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2023年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2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

  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于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及國家領導人曾有過精辟的論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

  江澤民同志也說過:“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通過近階段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本人深刻地體會到,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一、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愛學生,怎么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點,不夸跑不了;

  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里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師愛最受公眾期待。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愛護,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么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這都是教師為學生著想,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是應該受到學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師也應該理解和尊重學生。而不是把學生當做下級,當做可以隨意訓斥的無知小兒。時下某些老師可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往往自以為尊貴無比,維護師道尊嚴,不顧學生的顏面。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語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而應該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堪為師范的人。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

  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三、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四、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范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 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受關注的焦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是重中之重。師生關系的主導因素在教師。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基于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

  、嚴于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熏陶學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

  教師在行為、氣質、素養甚至儀表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特別要培養對學生的愛心;

  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系。

    五、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于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后于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總之,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

  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

2023年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3

  經過學習,我深深的明白,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對一個教師異常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于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及國家領導人曾有過精辟的論述:孔子提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江澤^民同志也說過:“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職責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方興未艾,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民族創新本事的競爭。教育作為培養人才和增強民族創新本事的基礎,必須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沒有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就無法造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就無法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就難以提高全民族素質,難以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難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教育興、民族興。正因為這樣,中央決定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體此刻兩個主體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為本,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二是辦學要以教師為本,教師是辦學的主體。教師在傳播人類禮貌、啟迪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開發人力資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關鍵的作用。教師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就沒有高質量的人才。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師,關心教師的發展,重視教育隊伍的建設。我們黨的幾代領導團體對教師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偉人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江澤民同志指出,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提高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必須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才能真正為人師表。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加強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廣大教師要為人師表,注重師德修養,以高尚的情操教書育人,注重素質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發揮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重溫和學習我們黨幾代領導人的講話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教育事業發展,關鍵在于教師。

2023年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4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于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2023年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5

  前不久,曾讀過資深學者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一個庭院》。余先生在文中提到的一個庭院指的是湖南省岳陽的岳麓書院。南宋的大哲學家朱熹曾經在這里統領、執掌教務。朱熹曾對于學院教學的最終走向有系統的思考。“他說,人性皆善,但在社會上卻分成了善的類別和惡的類別。因為每個類別里風氣和習慣不同,熏染而成。只有教學,能夠從根本、從大道上弘揚善的風氣和習慣,讓人們復歸于善。他又說,教學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使他能夠從修身出發,齊家、治國”(摘自余秋雨《摩挲大地》第140頁)。當時看過之后,因覺朱熹對于教學的言論確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便在此折了一個角,以待日后重看時加以體會和揣摩。今天,寫師德心得體會,因這幾句話有了體會的靈感:從教學中修身,從修身中提升。

  1、修煉自己的學識,讓它有如泉涌。我們常說“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隨著年歲的流逝,我們的知識儲存越來越少,而知識又以無比迅猛的速度在發展,在更新。如果我們不時時學、處處學,就會掉隊落伍,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從教這么多年來,雖然我一直閱讀,有時也動筆,但閱讀的種類太單一,基本上是教學技巧類書籍居多,為了上課、教書而讀。現在看來,我覺得這類閱讀只是飲食中的“快餐”,起填飽肚腹之用,沒有多少營養可言,吃多了對身心健康并無多大裨益,近幾年,隨著教育科研的興起,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化,發覺自己在教學中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這感就源于自身學識的不夠。觀摩了幾次名、特師的課堂教學之后,隱隱覺得這些教師的課上得挺有“味”,這“味”來源于教師自身的語文功底和語文素養。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呂叔湘說過:“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加強閱讀,吸收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化精華,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滋養自己,從而承擔起母語教學的重任。信息時代,教師僅有“桶水”是遠遠不夠的。要使自己成為一泉清亮、甘醇的活水去潤澤學生的心田,讓他們熱愛祖國的文字、語言,同他們一道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2、修煉自己的行為,讓它規范專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學之路漫漫,有書陪伴,有生同行。如此的人生應是富足而快樂的,也應是充盈而有意味的。為了使自己常教常新,為了尋求職業生涯的精神愉悅感,走在教學行程中,如履薄冰,不敢有懈怠。我總想使自己能超越些,我總想讓自己的課堂靈動,我總想喚醒學生的生命活力,我總想讓自己與學生共筑快樂的精神家園……太多的“總想”促使我在拿到新教科書后,馬上學習,及時充電,查閱資料,指導教學;臨上講臺前,反復閱讀,把握文本本義,找準重、難點,整合教學資源,設計教學計劃,設置教學環節,精簡課堂結構,讓學生學得活而主動。課后,及時記下課上的點滴:或得或失,或短或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有積累才有成長,有成長才會有規范,有規范才會有專業。

  3、修煉自己的氣質,讓它超凡脫俗。“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這些崇高、耀眼、質樸的贊譽,承載了社會對教師的無限敬仰和熱愛。如今,這些稱謂已逐漸失卻其光環和熱度。環顧四周,我們發覺學生的靈性止于課堂上老師的諄諄教誨;學生的天性凐于書桌上攤 開的道道習題。孩子們的休息時間讓位于聽課、作業、考試;孩子們的娛樂空間,留給補習、學琴、abc ……是誰縛住了孩子們靈動的手腳,是什么讓孩子們失去了歡快?為了考試、為了分數、為了升學、為了競爭,有償家教,招生搭伙,相繼滋生,三令五申,屢禁不止。學生與學生、學生和家長、學生與教師、教師與家長、社會與學校時有怨氣、時有誤解、時有對立、時有沖突……我們的教育是引學生走向知識的殿堂,領學生奔向理想之門;我們的校園是培養孩子保持善良本性、富于幻想天性的場所。蘇霍姆林斯基說:“為每個人培養起善良、誠摯、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對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關切之情等品質,是學校教育基本的起碼的目標。學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精神品質的塑造對孩子的終身幸福卻是至關重要的。

  4、修煉自己的人生,讓它陽光幸福。在我們看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達到自己的理想,這就是幸福。記得有首唱幸福的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夢里。它在辛勤的耕耘中,它在知識的寶庫里……。”于丹在解讀《論語》中孔子關于理想的言論時說:孔子并不認為志向越高越遠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定力與信念。于丹進一步說: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是的,在辛勤的耕耘中,在探尋知識的寶庫時,在追尋教育理想之路途中,我們自身的感受才是通往幸福之門的“鑰匙”。

  新課程的實施將我們引向一個浩瀚無邊的知識海洋。新世紀要求我們對自身的職業價值重新認識和定位:從平凡的教學活動中體驗著愉悅和崇高;從忙碌的工作中塑造自身美的職業形象;從繁瑣、復雜的教育現象、問題形成富有個性風格的教學藝術、教育智慧。當我們能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中,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時;當我們能在課堂上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利用知識發展自己時;當學生仰起天真的笑臉,向你表達他(她)對你的純真的謝意時;當你和學生能融進那充滿歡樂和光明的知識海洋,享受著人類文明和智慧之光的點醒時,那么,作為教師,我是成功的,我是幸福的!

2023年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6

  教師肩負著培養青年一代的神圣使命,承擔著人類科學文化的傳承任務。當前新形勢下,作為教師,需要遵守憲法、法律和教師職業道德。為人師表,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透過對開縣教師們在井噴事件中關心愛護學生的先進事跡的學習,使我深深體會到,要想適應時代的發展,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新型教師,尚需艱苦的努力教師是一種職業,是一種專門性的職業,同時是一種謀生手段,但它卻又是一種從事培養人才并實現文化繼續與發展的連續性活動。在新形勢下,教師主角在發生悄然改變。從教師的社會作用看,教師是社會的代表者,是道德的實踐者,是道德的化身和道德規范的訓誡者。開縣各校的教師們在關系生命的緊要關頭,舍小家顧大家,寧愿自己的孩子挨餓,也要把僅有的一點食品給其他的孩子,寧愿把自己的家人放在家里,也要把其他的鄉鄰先轉移出去,這樣的犧牲精神孩子們將終生受益。而童話家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的小學教師,雖說是在北京的重點小學,是優秀班主任,但年年期末考試給他們漏題,學生總能夠提前拿到考卷,為的是考第一。在我們那里,不也有過學校出題漏班里的事嗎若干年后,他們也會驕傲地說“桃李滿天下”了,可這樣的“桃李”,我們又怎敢期盼社會的“誠信”呢從教師的教育作用看,教師又是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紀律的管理者,班群眾的領導者,人際關系的協調者,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但在這高度信息化的時代,知識信息的范文網[***]來源已經多元化,學生可從網絡、報刊、各種書籍等方面獲得知識,因為如此,鄭淵潔才能將孩子帶回家,充分利用網絡的功能,加上自己參考各種書籍編寫教材,最終孩子一樣成才。但我們不可能不要學校,不可能人人都自己教孩子,因此,過去我們要“傳道、授業、解惑”,這天我們要“傳道、授漁、激惑”。

  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這天,開縣教師們的行為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關愛學生,對學生真誠的愛,既是教師良好素質的表現,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進行教育教學的情感基礎。研究證明,學生對教師態度方面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教師知識的要求。

  作為新型教師,還就應熱愛自己所教學科,只有深愛自己所教學科,才能煥發出深入鉆研教材的濃厚興趣和傳授知識的豐富情感,從而激發起學生的相應體驗,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教材,教師滿腔熱情,情緒高昂地教,學生情緒飽滿、饒有興趣地學,才能使學生逐漸熱愛這一學科。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自然界發展永恒的法則,做一名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新形勢下要求教師要具有必須的心理品質,身體素質,職業道德,務必重視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新認識,對于教師主角,教師地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都務必給自己重新定位。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師德師風學習心得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