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合集

2022-12-21 心得體會大全

  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我們需要將自己內心的想法進行一個總結。心得體會是指把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優秀的心得體會如何寫?以下由編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篇1

  十七大召開以來,學校組織了多次學習十七大報告的會議和講座,使我思考、收獲了很多,對教育教學我有些粗淺的認識。

  在我看來,所謂科學的發展觀是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其中,發展是第一要務,以人為本是其核心內容,而全面、協調、可持續是其基本要求,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最終的目的。

  科學的發展觀歸根到底是指導實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于我來說就是指導教育教學的理論指南。

  首先,我認為應該要換位思考,也就是從學生的角度上來思考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對無論是教學、學生管理還是活動的組織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而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要從學生和老師兩個角度來分析。作為初中階段的學生,首先他們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會有無意識的叛逆行為和心理,而且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家里他們是被家長寵壞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卻是十分孤獨、封閉的。而作為一名教師,其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其間的每一個步驟都離不開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所以換位思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其次,用發展的觀點,解放思想,創新思路。

  我認為任何實踐、理論都離不開發展,都需要創新,而這就需要我們來解放思想,不走尋常路。現在這個時代是信息文化多元的時代,在講課的過程中,有時課本上的知識和信息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作為老師,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更新更具有代表性的資料來充實課堂,也是對教材、知識的更深層的挖掘,在這個過程中,運用科學的發展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最后,我認為一切的理論還是要回歸指導實踐的。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只有工作的熱情和想法是遠遠不夠的,怎樣能夠盡快地進入教師的職業角色,怎樣能夠把思想和理論付諸于實際的教學當中,確實需要一個量的積累。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對最初想法的反復修正以及向有經驗的老師們學習,以便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更符合新課改的需要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篇2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務是發展,學校實踐科學發展觀首先要關注的應該是發展,是學生的發展。一所學校實踐科學發展觀不注重學生的發展,那只能是空談,只能是形式。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完整意義的人。那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學生發展觀呢?結合自己學習科學發展觀的體會,有如下認識:

  學校要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學生得到終身發展是學校辦學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是對學生一生的關懷,這應該是學校全部教育教學活動的行動指南。如果我們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就不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短視行為,就不會急功近利,就不會把目光只盯著學生的分數,就不會漠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這既是一種教育的視野,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更是一種教育的責任。小學雖然只有六年,但應該想學生六十年。

  學校要著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是學校辦學的核心內容。一個美好的健康的人,必然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是身體和心理和諧發展的人,是充滿生命活力而又幸福美滿的人。因此,從學生活動的人文環境到課程計劃的執行,從學校各科教學到各項管理工作,都必須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追求。如果我們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就不會出現課程計劃不能得到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不能得到落實。

  學校要著力于學生的主動發展。學生得到主動發展是學校教育的奮斗目標。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是學生成長的內在需要,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學校必須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與自我完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校要著力于學生的主動發展,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在自身成長中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學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關注學生主動發展,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建立高效課堂,倡導有效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學會學習。

  學校要著意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是學校的辦學追求,尊重學生個性,優化學生個性,應該是教育努力的方向和不懈追求。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歷史上凡有所建樹、有所創造的人,大都是個性獨特、與眾不同的人。有人說,天才就是怪才,所謂怪,就是獨特個性的表現。尊重學生的個性,就是尊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就是在保護學生的創造力。泯滅學生的個性,就是扼殺學生的發展,扼殺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個性發展,這是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命價值的尊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讓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發展個性,讓每一位學生的智力潛能和個性特長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為學生創造一個無限光明和幸福美滿的人生奠基,這應該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教育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矢志不渝,孜孜以求。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篇3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正在我臺如火如荼地開展。越學習我越覺得科學發展觀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意蘊無窮,學好、學精、學透了大有益于工作。我認為,學習科學發展觀貴在實踐、貴在落實。

  一是全員學習、全員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所謂“統領”、所謂“全局”,就是“東南西北中、工農商學兵”、“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要學習、都要貫徹。所謂“方針”,就是“全國千條線、中央一根針”。我們臺全臺員工都要認真學習,做到充分理解、融會貫通、堅決貫徹。

  二是學以致用、全面落實。我認為,學習科學發展觀必須和我臺的工作實際、每個人的本職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找好結合點、著力點,堅持邊學邊用、在用中學、學以致用,把是否推動工作作為檢驗學習實踐成效的最重要標準。特別要把自身的工作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比較,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整改落實,努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不單純就理論談理論,而是以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工作。比如我們人事工作者,就要真正認識到我臺的網絡優勢和多語種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就要真正認識到新媒體是未來媒體的發展方向,就要真正認識到人事工作者在構建現代國際廣播體系中所擔負的重任,使我臺的干部配備、人才培養、教育培訓、分配制度改革等各項人事工作都能為發揮這兩種優勢服務,通過人事工作促進我臺盡快實現“三個轉變”。

  三是活學活用、具體落實。我認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應該以提高思想認識為基礎,以解決我臺實際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為關鍵,以提高業務本領為核心,以推動本職工作和增強我臺傳播力和影響力為目標。應當認識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我臺事業發展和個人發展的雙重需要,應當把學習從被動式學習、外在式學習、任務式學習變為主動式學習、內生式學習、發展式學習。作為年輕同志,我們更要積極主動思考如何不斷創新,不斷改進工作,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就我個人而言,應當盡快實現個人的三個轉變:由學校人向社會人轉變,由知識型人才向智慧型人才轉變,由思辨型知識分子向操作型知識分子轉變,進一步認識國際臺、融入國際臺,更加努力建設國際臺。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篇4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在經濟社會方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已有成熟的理論和實踐,結合高校的發展實際,如何理解高校的科學發展,高校在發展中存在哪些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觀念和做法,如何實現高校的科學發展,這些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是必然遇到的,也是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人在學習過程中,對這些問題也進行了一些思考,談一點個人的體會。

  第一要義是發展,首先必須有發展,才談得上科學發展,胡錦濤同志講“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離開發展這個主題,就沒意義了”,因此,不考慮如何實現發展,而大談科學發展是沒有價值的。那么,什么是高校的發展,或者說怎么樣才能說高校是發展了?我們應首先分析什么是發展。發展是哲學術語,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由舊物質到新物質的運動變化過程,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而向前的,上升的,進步的運動即是發展。現在大學排行榜、高校教學水平評估,評價高校發展無非是從人才培養、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等方面進行考察,但具體落實起來卻是一些數字化指標,如,學位點的數量、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的數量,論文、課題經費數量等等,圍繞這些數字化指標,各高校展開了競爭,誰達到了相關指標,就說明這所高校有了發展。不可否認這些數字化指標可以從一定方面反應該高校或單位的發展情況,但一定就能說明該高校或單位確實發展了嗎。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與思考,我認為,一個單位的發展應分為顯形的發展和隱性的發展,所謂顯性的發展,就是指標志該單位發展的一些顯性的數字化指標,隱性的發展是指不能用數字和指標顯示出來的發展,一個單位的發展應該是顯性發展和隱性發展的整合,應該是整體的發展、全面的發展,才是實實在在的發展和真實的發展。一個單位的發展是這樣,個人的發展也是這樣,我們經常評價一個教師或一個干部的發展現狀,主要以他個人職稱職務是否晉升、工資津貼是否提高、有無榮譽稱號、有無獲獎等等,這些在一定方面反應了他的發展情況,但決不是他的全部,甚至有的并不名副其實,平時我們看到某一個人是教授職稱,但他的個人水平真的與教授相符嗎,平時我們看到某一個領導干部,他的真實水平與其職務相稱嗎?可以做這樣的比喻,就像一座海中的冰山,海平面上是顯露的冰山,海平面以下則是未顯露的冰山,要想知道這座冰山的全貌或真實大小,就要清楚海平面上下所有冰山的情況。而在實際工作中,不論是單位還是個人,一味追求單位和個人的顯性發展,甚至把實現顯性發展作為終極的目的去追求,這樣的現象相當普遍,由此就會造成急功近利、作風浮躁、學術腐敗等不良現象的滋生和蔓延。不可否認,單位和個人的顯性發展是相當重要的,它可以從某些方面反應發展的程度,在實現真實發展的前提下,追求顯示發展的一些外在數字、指標和榮譽是必須的,特別在現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的激烈使機會比黃金還重要,實現了顯性的發展,爭得別人的認可以和尊重以及取得相應的地位,就等于把握了機遇,你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發展也會越來越快,從這個角度說,實現顯性的發展是我們實現真實發展的手段,而決不是目的。在實現目的的過程中決不能忽視手段的重要,一個單位或個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有一種爭先創優的精神,在腳踏實地工作的同時,還要善于推銷自己,讓別人認可自己,決不可保守和固步自封。因此,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高校的發展和教師個人的發展都有一個全面發展的問題,都要避免兩種極端傾向,一是蔑視追求顯性的發展,二是一味追求顯性的發展。在當前,重要的是我們要警惕把追求顯性發展作為終極目的,忽視單位和個人真實的發展。所以,當前強調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是非常正確和及時的,我們在追求外延擴張和顯性發展時,一定更要重視內涵和真實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大學如何體現?現在形成共識的是大學培養以育人為本,學生為中心;大學教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因此,以人為本在大學實際上是圍繞兩個主體進行的,一是學生,二是教師,做到兩個“實現”:學生學習主體的實現、教師發展主體的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我個人認為,在當前,重要的和緊迫的是如何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即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思維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知識的“滿堂灌”。如今我國的基礎教育已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中學教學的理念、方法、師生關系已悄然發生著根本性變化,而大學卻還在固守著自己多年的教學培養模式,重在灌輸知識的現象很普遍,應該來一次大學的“新課程”改革。因此,要真正落實學習過程中的“以學生為主體”,就要下力氣進行大學教學的改革,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機制。以學生為中心,還要有效落實大學以培養人才為根本的辦學理念,大學的本質或生存價值是培養人才,當然還有其它功能,如,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三者不可偏廢,但三者是什么樣的關系呢,我個人認為三者不應是并列的關系,培養人是中心、是目的,而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是圍繞實現培養高質量人才而進行的,相對于前者,它們應是手段而非目的。我們假設一個高校如果沒有了培養人才這一功能,只進行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那么它就不能是高等學校,而只能是研究所或公司,而如果一個高校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功能體現的不理想,但重視了如何培養人,那么,該高校的本質就不會發生變化,只能說不是很理想的高校。現在的情況是,在大學的辦學理念上,雖然理論上和口頭上認識到了大學應該以育人為本,但實際工作中,往往更強調了科研和如何服務社會,原因一是沒有從根本上深刻認識大學功能,二是大學的評價體制和機制再作怪。評價大學的辦學好壞,科研的指標和服務社會的指標更是顯性和容易實現的,而大學培養學生的質量則缺乏系統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指標,這樣就會導致大學把科研的指標和服務社會的指標和評價作為目的。由此,造成這樣的現象,大學以完成多少科研論文、課題數量、經費數量為最終目的,而很少思考如何把完成這些工作與培養學生對接,高校的教師以完成多少教學任務、科研論文、申請課題數量和拿到多少經費為最終目的,很少考慮自己教學的效果和如何把科研成果和服務社會的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實際上,我們深入思考一下大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目的是什么?大學出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知識的創新,為國家和社會科技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如果僅限于此,該機構就是一個科研院所,大學更重要的目的是如何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從而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那么就需要把進行科研的方法、手段以及前沿成果等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科研的過程中來,要大力推進科研成果向教學的轉化,使高校的科研成果恰當的內化和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去,形成教學中有科研,科研中有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社會服務也是這樣一個目的,讓學生學會如何把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來,而不僅僅把為企業和社會作出多少貢獻作為終極目的,否則的話,就與公司沒有差異了。因此,高校應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制度,對科研和服務社會如何與培養學生對接進行研究和探討,實現通過高水平科研和高質量的社會服務推進教師創新素質的提高,從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素質。

  如何使教師成為發展的主體?現在大學熱議的話題是大學的分類評價和管理,高質量的大學是一個模式嗎?中國有幾千所大學,每一所大學都應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不應“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高校,如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等等,由于其功能有不同側重,不應是一個評價標準和體系。實際上針對每一所大學內部,也有一個教師分類和評價問題,高校中教師存在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之間學歷背景有差異,個性、特長和興趣有差異,職稱有差異,發展條件有差異等等,有的教師可能擅長教學,有的擅長基礎研究,有的擅長應用開發等等,要體現教師發展的主體性,就要有“人人能成才、人人是人才”的觀念,應該使每位教師發展成為他們所能夠成為的最出色的人,教師成功的模式應是多元化的,學校的評價標準不應是單一的。當然,這里說的教師的分類評價與管理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概念,即高校教師教學科研以及服務社會都應有所涉及,只是教師有所側重,而不是只搞一方面,而不涉及其它方面,高校單純搞某一方面的教師是不存在的,否則就不能成為合格的教師,這里強調的是盡量突出教師的某一方面特長,同時要兼顧其它。另外,要有效落實教師發展的主體,還要轉變觀念,即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的觀念,強調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是以教師的發展為前提的,在觀念上要剔除教師的工具理性,樹立教師的價值理性。

  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如何在高校有效落實?實現高校的可持續發展關鍵是加強高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和學院應有比較具體可行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方案,應定期分析師資隊伍現狀,目前應加強師資隊伍的有計劃培養。要統籌兼顧教學與科研、服務社會,統籌兼顧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統籌兼顧重點與一般,統籌兼顧教師與學生。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篇5

  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發展是在工業化、信息化的基礎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社會全面進步過程,這是我黨依據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作出的科學判斷,是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長期實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得出的重要結論。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科學發展觀吸收和借鑒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系統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發展觀所蘊涵的基本思想和發展規律,體現了構建和諧認證的目標要求,進而促進了新形勢下認證工作不斷深入發展的必然結果。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理論創新的一個突出成果,體現了中央對發展內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對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對我們把握大局,立足本職為認證事業的發展做好各項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將本人學習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心得體會歸納如下。

  通過構建和諧社會,樹立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認證的作用和影響力,在消費安全、食品安全、社會誠信機制的建設越來越得到重視,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的今天,認證工作作為一種國際通行的先進管理方法,在這些方面將會大有可為,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認可中心和認證認可協會的支持和幫助下,注意發揮認證從業人員的積極性,使認證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持續增長。

  同時,在國際貿易中認證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在管理、服務、安全、質量、環保方面的基礎性保障作用越來越為各國政府所重視。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不斷發展,我們所面臨國外設置的技術壁壘會越來越多,如何適應這個需求,有效發揮認證的基礎性保障作用,促進認證認可結果的國際互認,促進對外貿易,促進我國經濟在全球化環境中的健康成長,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要實現科學發展,我認為在今后一段時期,認證工作的任務是一手抓提高,一手抓發展。抓提高,就是提高認證有效性。通過提高認證有效性來提高社會對認證認可的信任程度,提高認證認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價值。抓發展,就是發揮認證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通過擴大認證活動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面,來促進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通過更多的社會組織實施認證,來推動引入現代管理理念。通過發展新的認證領域來,推動社會在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安全、資源節約方面的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實現認證認可的工作任務,認證機構是認證工作實施的主體,首先認證機構要適應發展的要求。認證機構要從經營宗旨、內部機制、認證人員、技術開發、運行管理等各個方面適應工作發展對我們的要求。

  樹立科學發展觀,要引導與監督相結合,加強依法監管的力度。要通過政策引導,使認證機構向品牌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對于運作規范、信譽程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機構要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要嚴格認證市場準入,在目前認證市場的退出機制還沒有有效地建立起來,退出機制不完善,沒有發揮應有作用的情況下,必須嚴格認證市場的準入,要制訂認證機構準入的宏觀調控政策,對已經存在過度競爭,認證規范性、有效性問題突出的認證領域,要著眼于對現有認證機構和認證活動的監督管理,適當限制新的競爭者進入。

  強化責任意識,提高認證機構“規范工作,提高認證有效性”的質量和責任意識。認證作為一種中介行為,誠信是其生命之源,而誠信是建立在認證結果真實有效基礎上的,如果認證有效性得不到保證,認證工作就失去其存在的意義。認證有效性是通過認證機構的具體認證行為來實現的,認證機構必須清醒地認識自身在提高認證有效性方面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認證機構的經營宗旨、內部機制、人力資源、運行控制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總要求去規劃和配置。要用這個要求來審視認證機構的經營行為,規范所有的運作過程,改進機構的資源配置。既要考慮自己經營發展的要求,更要考慮對行業發展擔負的責任,沒有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也就沒有機構的生存發展。大家一定要從自身存在的問題查起,從本機構做起,從現在做起,切實把規范工作,提高認證有效性作為認證機構的自覺行動,共同維護認證認可事業的健康發展。

  有效發揮認證作用,加強人員管理,保證認證人員素質是基礎。認證行業是知識型的行業,是依靠人力資源來開展活動的,人力資源是認證行業最重要的資源。由于近年來認證工作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不足,造成全行業人員平均素質下降,給我們的事業發展造成隱患。要保證從業人員的素質,認證機構必須明確自己的責任,要在選聘、使用、評價和考核方面把好關,現在一些機構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人員管理責任,單純依靠人員注冊制度來把關,對審核人員的行為缺乏必要的監管,對審核人員的現場實際技術能力不進行客觀務實的評價,這種傾向必須加以扭轉。同時人員注冊制度也要進行必要的改革,我們倡導以人員注冊為基本要求,機構管理為主的人員管理機制。

  在加強對審核員隊伍管理的同時,認證機構還要注意培養自身的經營管理人員、業務管理人員,這些都是機構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時候這些人員對認證有效性的影響甚至超過審核人員。不要因為沒有注冊制度就放松對這些人員的管理和培養,認證機構的人力資源必須均衡發展。在人力資源建設的過程中,要技術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并重,必要的職業道德要求對從業人員是必須的。

  總之,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我們黨、對我們每個黨員都非常重要,對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要,我們要樹立和落實好。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一靠學習,二靠實踐。當前,學習首先要學科學發展觀,實踐首先是要參加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只要我們毫不松懈地堅持努力學習和刻苦實踐,并能成為全黨的一種自覺和習慣,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就會大大提高,我國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就會有根本保證。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篇6

  一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

  理解: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就是要以經濟建設中心,實現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深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成果,從面成為我們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并以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統籌兼顧。

  二科學發展觀提出的科學依據

  理解:首先要準確認識國際國內的發展環境,準確認識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準確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準確認識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在總結中國現代化建設經驗、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主要有經濟結構不合理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夠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國外發展綴人,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

  三科學發展觀第一要以是發展

  理解:我國正面臨著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于經濟快速增長階段,堅持又好又快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各類生產要素潛力的有效途徑,是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實現綜合國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高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發展社會生產力。更好補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基礎。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篇7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實際、借鑒國外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實現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認識的新飛躍。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四句話是對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既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有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問題;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重大的實踐問題。是統攬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過程的根本指導原則。所以我們一定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來推動我們的各項工作開展。

  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我們只有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工作、研究問題,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來落實科學發展觀,特別是針對當前我市機關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種種問題,我們更應該要用科學發展觀來分析問題,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變管理模式,積極推進機關國有資產向集中統一管理的方向邁進。

  一、目前機關國有資產分散管理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基本上是誰建設誰使用、誰使用誰管理的分散管理模式。從XX年我們對市級機關在用的辦公用房普查情況來看,在用辦公用房的總建筑面積109.2萬平方米,由我們機關事務管理局集中管理的辦公用房只有7.2萬平方米,只占總在用辦公面積的6.6%,其他大部分自行管理或委托物業公司管理的分散管理模式,這種管理體制和模式,使管理體系不健全,資產形成機制不完善,資產配置不合理,產權管理不規范,法規制度不健全,成為資產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由于分散管理從而造成了以下問題:

  一是管理成本高。各個管理部門各自為政,后勤保障一家一戶“大而全”、“小而全”,重復建設現象普遍存在,樓堂館所你有、我有、全都有,資產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是資產配置嚴重失衡。由于分散管理,缺乏合理統一的配置標準和相應的調控機制,政府難于對辦公用房實行跨部門、跨行業調余補缺,致使各部門之間配置的辦公用房數量、質量嚴重失衡,人均建筑面積高低相差太多,據XX年統計,高的部門人均建筑面積100多平方米,低的人均建筑面積不足10平方米,往往是權重部門辦公用房多,條件好,設施配備齊全,在機關三大院外面部門有的處長辦公室比我們的市領導的辦公室面積還要大;權輕部門辦公用房少,條件差,辦公設施也只能一般般。

  三是資產處置隨意。由于分散管理,政府不能充分代表國家行使資產所有者的權利,各占有單位實際上行使著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不少單位隨意將富余的房產進行出租或出讓搞創收,用于單位的福利,我們平時說的就是單位的自留地,實際上也是滋生腐敗的土壤,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往往造成公務員待遇差距很大,這種“苦樂不均、分配不公”現象,嚴重挫傷了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

  四是權屬管理不規范。由于歷史和管理體制原因,在權屬管理上普遍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一是產權不清,主要是主管單位與下屬事業單位之間,往往是主管部門報建,財政撥款,下屬單位做產權,當下屬單位改制時,容易造成政府資產流失;二是對產權產籍檔案疏于管理,資料丟失嚴重,造成無法辦證,很大一部分無法做產權,存在國有資產流失隱患。

  二、解決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存在問題的設想

  針對上述的種種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體制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落實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大家知道,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觀的重心。從根本上說,樹立科學發展觀,要解決的是體制、制度問題。中央是在《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科學發展觀問題的,它表明,科學發展觀同時也是科學的改革觀。因此問題不僅在于我們“要”以人為本,“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必須著眼于“怎樣”實現這一要求。這就要靠體制改革,制度創新。所以,我們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機關國有資產向集中統一管理方向發展。

  一要建立切合實際的管理體制。由于多年來分散管理體制帶來諸多問題和種種弊端,已無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對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建立統一的建設管理、權屬管理、調配管理和專業化服務的新型管理體制。

  二是推進權屬集中統一管理。把國有資產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開,產權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明確職能定位,落實職能部門和監管部門,明確其主要職責。使職能部門根據具體情況能夠靈活運用直接管理、委托管理、授權管理等方式,提高資產管理效率和效益。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實際、借鑒國外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實現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認識的新飛躍。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四句話是對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既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有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問題;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重大的實踐問題。是統攬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過程的根本指導原則。所以我們一定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來推動我們的各項工作開展。

  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我們只有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工作、研究問題,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來落實科學發展觀,特別是針對當前我市機關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種種問題,我們更應該要用科學發展觀來分析問題,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變管理模式,積極推進機關國有資產向集中統一管理的方向邁進。

  一、目前機關國有資產分散管理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基本上是誰建設誰使用、誰使用誰管理的分散管理模式。從XX年我們對市級機關在用的辦公用房普查情況來看,在用辦公用房的總建筑面積109.2萬平方米,由我們機關事務管理局集中管理的辦公用房只有7.2萬平方米,只占總在用辦公面積的6.6%,其他大部分自行管理或委托物業公司管理的分散管理模式,這種管理體制和模式,使管理體系不健全,資產形成機制不完善,資產配置不合理,產權管理不規范,法規制度不健全,成為資產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由于分散管理從而造成了以下問題:

  一是管理成本高。各個管理部門各自為政,后勤保障一家一戶“大而全”、“小而全”,重復建設現象普遍存在,樓堂館所你有、我有、全都有,資產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是資產配置嚴重失衡。由于分散管理,缺乏合理統一的配置標準和相應的調控機制,政府難于對辦公用房實行跨部門、跨行業調余補缺,致使各部門之間配置的辦公用房數量、質量嚴重失衡,人均建筑面積高低相差太多,據XX年統計,高的部門人均建筑面積100多平方米,低的人均建筑面積不足10平方米,往往是權重部門辦公用房多,條件好,設施配備齊全,在機關三大院外面部門有的處長辦公室比我們的市領導的辦公室面積還要大;權輕部門辦公用房少,條件差,辦公設施也只能一般般。

  三是資產處置隨意。由于分散管理,政府不能充分代表國家行使資產所有者的權利,各占有單位實際上行使著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不少單位隨意將富余的房產進行出租或出讓搞創收,用于單位的福利,我們平時說的就是單位的自留地,實際上也是滋生腐敗的土壤,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往往造成公務員待遇差距很大,這種“苦樂不均、分配不公”現象,嚴重挫傷了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

  四是權屬管理不規范。由于歷史和管理體制原因,在權屬管理上普遍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一是產權不清,主要是主管單位與下屬事業單位之間,往往是主管部門報建,財政撥款,下屬單位做產權,當下屬單位改制時,容易造成政府資產流失;二是對產權產籍檔案疏于管理,資料丟失嚴重,造成無法辦證,很大一部分無法做產權,存在國有資產流失隱患。

  二、解決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存在問題的設想

  針對上述的種種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體制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落實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大家知道,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觀的重心。從根本上說,樹立科學發展觀,要解決的是體制、制度問題。中央是在《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科學發展觀問題的,它表明,科學發展觀同時也是科學的改革觀。因此問題不僅在于我們“要”以人為本,“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必須著眼于“怎樣”實現這一要求。這就要靠體制改革,制度創新。所以,我們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機關國有資產向集中統一管理方向發展。

  一要建立切合實際的管理體制。由于多年來分散管理體制帶來諸多問題和種種弊端,已無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對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建立統一的建設管理、權屬管理、調配管理和專業化服務的新型管理體制。

  二是推進權屬集中統一管理。把國有資產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開,產權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明確職能定位,落實職能部門和監管部門,明確其主要職責。使職能部門根據具體情況能夠靈活運用直接管理、委托管理、授權管理等方式,提高資產管理效率和效益。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篇8

  按照市國稅局科學發展觀學習安排,我們于20XX年11月3-5日在薊縣培訓中心集中學習了中央、市委有關領導在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學習了《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科學發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干部學習文件選編》等有關科學發展的資料,觀看了中央黨校有關同志關于科學發展觀的主題講座。通過三天的集中學習,我深刻認識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要提高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水平,而且要提高實現科學發展的實踐水平,特別是結合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努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通過學習使我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歷史背景、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等有了更深的認識,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科學發展觀是一種思想方法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踐上的自覺性與堅定性,來自思想認識上的自覺性與堅定性。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愈深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會愈自覺愈堅定。科學發展觀作為一種思想方法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既有時代性,又有共同性,如毛澤東時代的實事求是、鄧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江澤民、胡錦濤同志提出的與時俱進、和諧社會等重要思想,用這些各具時代特征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問題、制定政策、解決問題實質是科學發展觀在思想領域的體現。因為,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總結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經驗得出的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成果,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和方法,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國思想領域最重要的一次革命。

  二、科學發展觀是一種理論體系

  這個理論體系從發展的角度去解釋發展問題,完成了發展---為什么發展----如何發展的科學體系建設。這一理論體系內涵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在這一科學體系中,第一要義是發展,以人為本是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基本要求,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其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升華,從統籌協調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再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又好又快”發展,我們黨堅持發展的信念一以貫之。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走和平發展道路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是對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和發展。

  三、科學發展觀是一種行動指南

  科學發展,重在發展,貴在科學。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就是要求我們在實際行動過程中尊重和遵循客觀規律求發展,按客觀規律辦事。要求我們做任何事都必須堅持和尊重三個規律,一是要堅持和尊重自然發展規律、二是要堅持和尊重社會和經濟發展規律、三是要堅持和尊重人的發展需要。科學發展觀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與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要求用全面、聯系和發展的觀點認識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關系,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原理。它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把經濟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前提,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的觀點。它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作為推動發展的主體和基本力量,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是歷史發展主體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只有把學習科學發展觀與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結合起來,才能把握貫穿在科學發展觀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掌握其精神實質,從根本上提高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能力,使科學發展觀成為我們實踐最重要的行動指南。

  四、科學發展觀是一種實踐標準

  是否堅持科學發展觀,要用發展的最終結果來檢驗,這些實踐檢驗標準應該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經濟是否得到了又好又快地發展,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有效改善。二是經濟、社會、人和自然是否和諧,環境是否得到有效保護。三是黨的建設和執政水平是否得到有效提高和加強。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是否得到有效提升。

  上述四個方面的檢驗標準既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好壞的實踐標準,也是衡量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是否科學發展的重要標準。而達到標準的好壞反映了我們學習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程度和水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僅要求我們提高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水平,而且要提高實現科學發展的知識水平,掌握科學發展的檢驗標準,要把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統一起來,既要看通過學習,理論水平是否提高了,思想認識是否統一了,更要看實際行動,看實際效果,看科學發展觀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得如何,看本地區、本部門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問題解決得如何。我們追求的發展,不是片面的發展,不是只為少數人的發展,不是畸輕畸重不協調的發展,不是竭澤而漁難以持續的發展,不是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發展,而是科學的發展,一句話,是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又好又快的發展。凡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能夠推動科學發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遲疑地去改,真正使促進發展的各項工作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唯有此,我們才能面對新情況、新問題,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五、科學發展觀是一種解決問題手段

  學習的最終結果是要行之于實踐,而實踐的最終目的是要解決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既是實踐的過程也是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憑空產生的,要靠學習,更要靠實踐。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檢驗學習的效果。科學發展觀具有鮮明的實踐特性,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深化認識,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增長才干、提高我們認識和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事實上,貫徹落實的過程就是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使之符合客觀實際的過程,也是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解決問題的過程。要提高我們運用科學發展觀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必須學會用科學發展觀來審視、謀劃、檢驗我們的工作。在實踐中,我們要多到艱苦地區、復雜環境和基層一線去,到問題最多、矛盾最突出、發展最落后的地方去,在實踐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增長才干。

  總之,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一靠學習,二靠實踐。當前,學習首先要學會貫通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和精髓,實踐就是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和本單位情況結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只要我們毫不松懈地堅持努力學習和刻苦實踐,并能成為我們日常工作和學習的一種自覺和習慣,我們對科學發展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就會大大提高,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就能得到科學而快捷的解決,我們黨的建設和思想理論體系的發展就會得到充分加強,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會有根本保證。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