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廉政心得體會系列

2023-07-15 心得體會大全

廉政心得體會(篇3)

觀《警示錄》心得體會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的認識到,廉政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必要一課,有利于保持和發揚我們黨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對于推動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促進職能到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廉政教育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獲和體會是,對于人和事中的“人”、“事”,一定要先做人,后做事。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正人先正己,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為人之道才是根本。學做人,就是要學做好人,怎樣的人才是好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標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不同的人又有不同要求。所以說、角度立場的不同,步換景移,好人的標準也隨之改變。在這里,我的目的并不在于給什么是好人一個定義,我只是通過廉政教育,談談我的體會,我認為要學做人,應該要有四知,即要知深淺、知是非、知廉恥、知輕重。

一是知深淺。所謂知深淺,是要捫心自問一下:“我是誰?我有什么?我能為社會做什么?”有些人違紀違法,就是從對自己不了解開始的,不知深淺,以為手中的權力是自己的努力所得,忘了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讓人民賦予的權力成了私有財產;由于不知深淺,忘記了自己是誰,自以為是,目空一切,少了對自己的約束;由于不知深淺,忘了自己有學習,放松了學習,大權在握,一勞永逸,躺在功勞簿上睡覺。我認為,做人,要從知深淺開始,只有知道深淺,才會知道自身的不足,才會謙虛,才會放下架子好學上進,才會看低自己尊重別人,才會看得起人民群眾,才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二是知是非。所謂知是非,就是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就是一個人要有是非觀念。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分得清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二是要在具體行動中做對的、做得對。有些人搞得清事情的是非,做起來就犯錯誤,是行動中的低能,或者不做好事專做壞事,是天生的壞人。我認為,我們要知是非,就要分得清事情的對錯,要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其實這并不難,我們每個人只要做到遵紀守法,遵循道德,事情的是非問題也就解決了99%,重要的是如何做對的?觀看了《警示錄》,我發現,大多數領導干部都懂法知法,都知道制度的存在,有的甚至是制度的制訂人,所以不能說他們不知道事情的對錯,但是卻為何偏偏做了錯事而淪為階下囚呢?在《警示錄》中不少當事人都談到了這個問題:“第一次很重要,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這說明,一是不要惡小而為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二是不能心存僥幸,偶然帶來必然。所以說,知是非的關鍵在于對“非”的防范。

三是知廉恥。所謂知廉恥,是指一個人在道德意識中要有因自己的言行的過失而引起羞辱慚愧之情,要對自己違背道德的意識和行為產生不體面、不光彩的心理,要有因周圍人的責備產生自責心理。不知廉恥,就是無恥,就是俗話說的厚臉皮。人一旦喪失了廉恥,就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無恥則無道,廉恥歷來被視為“立人之大節”,恥感迷失,“做人無以治已,做事無治事”。所以,人如果不知廉恥,連自己都管不住自己了,還有什么事做不出來呢?一個人只要知廉恥,才會做應該做的,不該做的堅決不做。朱自清在《論氣節》中說:“氣是敢作敢為,節是有所不為”,要“守節”,不要“失節”。而《警示錄》中的深刻教訓告訴我們,一切“失節”都是從不知廉恥開始的。

四是知輕重。所謂知輕重,就是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觀中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和價值取向,孰輕孰重,要有選擇。胡錦濤說,群眾利益無小事。就是把群眾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要以群眾利益為重,個人得失為輕。但有些人往往把自己看得最重,自己的得失,自己的利益考慮的最多,而把群眾放得很輕。這種人,指導思想出了問題,不犯錯誤才怪呢。如有的人把努力工作看得重,有的人把名和利看得重,有的人把自己的散漫自由看得重,輕重觀念不同,生活方式也就截然不同。所以,正確處理好孰輕孰重的關系,知道輕重的人,才會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才不容易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岐途。

知深淺,知是非,知廉恥,知輕重,其實是做人最起碼的標準,還遠遠達不到偉人、圣人的標準。如果做到了這四知,棄其量也不過是君子,或者說是遠離了“小人”的人,做到恐怕并不難。做事先做人,做人知四知,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清清白白的人,這是我在這次警示教育中的一點體會,也算是一點收獲吧。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廉政心得體會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