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課程建設心得體會(精選10篇)

2023-09-02 心得體會大全

為您呈現的“課程建設心得體會”,如果你覺得這份資料有用請將它分享給你的朋友和同事。當我們覺得自己成長了許多的時候,此時應該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心得感悟條理化。寫心得體會是我們的一種良好的習慣。

課程建設心得體會(篇1)

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17號的早上,在教研室領導的精心組織下,陳江小教和名師班數百名教師前往深圳上沙和下沙學習和觀摩。在短短的一天學習里,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更讓我對自主高效課堂新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明確了今后的開展該模式的方向,現淺談我此行的體會:

一、先學的重要性

在下沙小學余俊杰老師的數學展示課《分數的再認識

(一)》中,我感悟到學生課前學習的重要性,教師精心的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在課堂上淋漓盡致的表現,充分體現出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氛圍。

二、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

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上沙小學的參觀學習中,上沙小學的校長想我們介紹了學校的特色-閱讀嘉年華,讓我感悟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的重要性。

三、小組合作的必要性

名師班的學習中,使我一再的接觸了小組合作、交流、匯報的模式,給我感覺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缺乏自由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實踐證明單獨的行為參與不利于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思維交流,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的素質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應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如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越來越

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而受到大家的青睞。

雖然這次的深圳之行將是我們名師班的結業學習,但是學海無涯,我會秉著這份神圣的職業,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專研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模式,為陳江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篇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學習心得體會

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

會學習交流

——關注文體,凸顯語用。

芝陽學校 高明麗

2023年3月28日---30日在西安舉辦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經典課

獨特的教學風格、巧妙的教學設計和恰如其分的引導,讓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學生愛說、會說、愛演,與授課老師默契十足,給大家留下了難忘的印象。11節課,風格各異,精彩紛呈,讓我們大開眼界,感慨萬千;

幾位名師的課, 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 這次聽的幾節

課, 在他們的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發展。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 關系,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 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風貌,在他們 的教學中不僅充分

展示了教學內容的顯性因素, 而且發掘了隱性情感 因素。他們能恰

到好處的把教學內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 煉,以情生

情。 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他們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設計每

個 教學環節, 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 “思維活

躍流暢、 創新精神涌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

教學,把素 質教育真正落實實處。通過學習,確實看到了自己的差 距,也學到了不少經驗。

1、倡導“自然地朗讀” 葉圣陶先生對朗讀的功用做過這樣的描述:“我們默讀時,僅僅調

動了心和眼,而朗讀時則是心、眼、口、耳全部調動起來了,對于文

章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就會有成倍的收獲。”語文教學中講解是分

析,朗讀時綜合;講解是對文本的解剖,而朗讀是活的,是賦予作品

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說:“朗讀

法是語文教學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如何正確的朗讀?怎樣的朗讀才能有效?這是我們一線教

師常常困惑的問題,而這次我們在王文麗老師的課堂,在趙志祥的報

告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朗讀,這也符合本次課改對朗讀評價

的要求,即:“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嬌柔做作的腔調。”不能一

味的強調“有感情的朗讀”,否則將無法正確的體現文本的特點和文

本的個性。而且我們教學中也常常發現學生在朗讀時“朗讀腔 ”“表

演腔”太濃,而這樣的朗讀恰恰是對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原來自

然地朗讀就應該像說話一樣,用恰當的語氣表達思想感情的語調,語 勢。若把文本分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

應該用朗讀去“打動”“感染”聽眾,非抒情性的文本則只需要“告

訴”就行了。科普性的說明文我們只要清晰的告訴、介紹,把重點的

知識通過重音、語速、語調的變化,自然流暢的表達出來就行,不需

要額外附加情感;演講稿,讀的時候則需要激情,需要用朗讀去打動、

感染聽眾,有一種告誡、號召的意味,而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自

然”;對話類的文本,故事性特別強,在讀人物對話時,就因該用比

較夸張的演讀。總之朗讀應該以不同的文體作基礎,先把握好課文的

總的感情基調。

2、語文要簡單,平實,扎實

聆聽了幾位大師的課,正可謂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飾。” 在

輕松自然教學環境中扎實有效地訓練好學生的語言,同時又培養學生

的語文思維能力、語文品質。在他們的課堂中語文教學已向“青草更

青處漫溯”,已走向平實與質樸,扎實和簡單。 尤其是陳延軍的《閱 讀大地的徐霞客》,環節設計非常簡單,教學伊始于老師就讓學生聽

寫生字,在字詞教學方面要做到嚴謹、精確,做到正確地“理解和運

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永遠是語文老師的天職。再讓學生正確、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以悟來促讀,使學生逐步感受到徐

霞客是一位奇人,對文章進行了升華,王老師是這樣總結的:“之所

以說它是一位奇人,是因為他與長風為伍,云霧為伴,30十多年歷盡

千辛萬苦,獲得了第一手考察資料。他在人們都考取功名時卻埋頭于

經書之中。

3、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坐在李玉貴的課堂,是一種享受。對于學生,是一種磨練,是能力的提高;對于教師,則更多的是思考。回顧課堂,李老師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來學習,通過平等、幽默、風趣的對話逐漸推進教學的發展,不,更多的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發展。以前,只有在理論的書籍中看到我們的提倡,作者多用文字的方式描述出他們所希冀的課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要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來、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等,今天才李玉貴老師的課堂上才真正看到理想的效果呈現了出來。教師在課堂中沒有催促學生,而是溫情如水。我不禁在想我們的最近幾年提起的“課堂有效性”(在單位的時間內達到相應的效果),和這樣的課堂相比,又該作何評價呢?如果我們的那些閱讀大賽的評委員們來到李玉貴老師的 課堂做評,會是分數幾何?我沒有能力做出評價,只是知道我們應該致力于學生的讀出,致力于學生親自經歷學習過程的讀出。 看到李老師的課堂,我不禁又在想,這樣的課堂就是完美的師生關系的體現嗎?是否有更加完美的課堂呢?李老師非常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整個課堂中,通過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要“一讀再讀、邊讀邊想、學會詢問自己、練習試著把自己讀的內容說給別人聽、思考作者透過文字要告訴你什么、把讀出的內容貼在相應的位置??”她的學法的指導,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

1、是通過和學生的談話引出的,而不是教師告訴的;

2、不僅告訴學生要這樣學,而且告訴學生為什么這樣學

3、不僅讓學生知道讀書的方式, 而且要知道運用這樣的讀要“讀出什么”。這樣的學法指導,是切實的,有效的,可操作的。

臺灣的語文教學和大陸的語文教學有什么相同之處?有哪些差別?少有見識的我暫時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知道我們的語文教學都遵循了語文教學的規律。

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傳承中國幾千年語文教學的哪些方面?語文教學應該朝著哪個方向發展?我暫時不能回答,但是我會努力學習。

4、語言親切。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么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尤其是王文麗老師講的《月之故鄉》一文,對于學生的發言總是給予鼓勵,孩子你說的太精彩了,你真聰明,我好愛你。

回想每一位老師的課,每堂課都像放電影一樣在我腦海里出現,

雖然每位老師講課各具特色,風格不一,但是都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鑒。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幾位老師的匯報課后,我認為

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

本。篇三:小學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培訓的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培訓的心得體會

從2023年12月7日9日作為小學數學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培訓的時間,這次能參加六枝培訓,我十分高興,覺得這是一個給自己充電的好機會。并且自己獲益匪淺,對這次培訓也有了深刻地體會。本次培訓為我們提供了各類豐富的專題講座、課例觀摩,使本來枯燥的學習,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易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學習的空間,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課堂的藝術。

羅鳴亮老師追尋簡約而靈動的課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仲廣群老師和劉松老師他們的話語,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對于一個剛剛畢業走上教師這行的我來說,自己是完全想不到,也上不出如此完美的課程,學生愿意學,老師樂意教,邊玩邊學。學生興趣也較濃厚。

當他們談起他們自己剛剛走上講臺時的情況時,才發覺原來他們也如此過。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的講師,天生的教師,或者其他的。都是一步一步地才走出來的,靠點滴地積累,靠點滴地吸收,最終才能做好。

通過學習,真正體會到課堂教學其實也是一種藝術,它要我們教師用心去澆灌,才會開出美好的藝術之花,同時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距離名優教師還有很大差別。在以后執教的過程中著重加強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

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學生在課堂四十分鐘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減少課業負擔,多一些時間去體會. 由此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價值,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乃至優秀的教師,讓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現在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是多向像他們一樣的人學習,學習他們優秀的教學經驗,為自己的教育生涯打一個扎實的基礎。學會把他們所傳授的方法帶到課堂,讓自己的學生也樂于學習,而自己也教得輕松。不管試驗結果如何,我都得繼續,如果結果不樂觀,我也不氣餒,反省一下自己,回顧環節,審視一下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錯了,然后找出原因并找出解決方案,然后繼續實施下去。

拿破侖曾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己也這么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那做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也是令人向往的,只是這條路會很艱辛,但我會好好地利用課余時間對自己的教學方案作進一步地審視,然后總結出一個適合自己,同時也適合學生的一種方法,讓學生輕松學習,輕松掌握學習內容。 2023年12月9日篇四:打造數學高效課堂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打造數學高效課堂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2023年6月14日,在容中報告廳,我有幸和學校的幾位老師參加了容城縣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觀摩研討會。我們首先觀摩了吳正憲老師執教的三年級的數學課《商不變的規律》。聽吳老師的課,最大的感受就是“既扎實,又活躍,既教書,又育人。”聽她的課,是一種享受。鈴聲一響,課堂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拉開了帷幕。吳老師聲情并茂的故事《猴王分桃》,帶著孩子們興致盎然地進入了數學世界。40分鐘的一節課,學生就在老師巧妙的引導中,時而獨立思考,時而小組討論,時而交流匯報,時而掌聲陣陣,時而笑聲朗朗,不知不覺間就自己總結并掌握了“商不變的規律”。一節課下來,沒有過多的課件,沒有一關又一關的練習,但是,“商不變的規律”卻牢牢地入住了孩子們的心底,因為這是孩子們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總結,通過自己努力獲取的,不是老師告知的,所以孩子們的印象最深刻,記憶也就最牢固。

反觀吳老師的這節課,40分鐘就帶領孩子們發現并總結了“商不變的規律”這一個內容,并且學完新知后沒有設計相應的練習題,可以說是教學內容非常的少。教學結束時,無論是學生還是聽課老師,大家都沒有一絲倦怠,反而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一節好的數學課,要有個性,有思想,不盲從,不渲染,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學會思考,讓學生在數學思考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這正是體現了吳老師高超的教學藝術和人格魅力。

下午我們又觀摩了容城縣大河小學王亞峰老師的《圓的認識》和北京來的教授劉勁岺的《數學廣角》,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一天的學習,我感受到充分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向四十分鐘要質量迫在眉睫。

(一)備好每一節課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 教師如果沒有備課就走上講臺,就如一個沒帶武器上戰場的士兵一樣心慌。教師對于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數的話,又如何能上出一節高效的課呢?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學教師不但要備課,還要花時間深入鉆研教材,緊緊圍繞課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兩個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數學高效課堂的“精講多練”,也為數學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即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讓其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效果。當前,我們采用導學案模式,由一個教師主備,其他教師二次甚至三次備課,提倡先聽后上,不失是一種好方法。另外,對于新課標教材,可以挖掘的東西很多,我教學二十幾年有一個很深的體會:一冊教材即使以前教過,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東西,得到不同的體會,獲得新的收獲。因此,數學教師要想把“高效課堂”這艘船開好,就必須揚好“備課”這片帆。

(二)預習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法寶。

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效益,光有老師認真地準備還不夠,必須把學生也帶進來,這就是布置學生預習;當前我們采用的是導學案教學,一是針對預習的內容,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預習內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記號,三是對于預習的內容,還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記下來。這樣讓每一個學生面對新知識之前都有一個充分的知識與心理準備,知道第二天講什么,什么是重點什么是難點。課堂上學生會講的讓學生講,學生會做的讓學生做,學生能完成

的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放在學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學過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又能讓優秀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落后生有補給的時間和機會,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關注每一位學生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根本。

有句話說得好:“課堂是學生表現的地方,不是老師表演的地方。”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再好,教師講得再精彩,如果學生不能真正的參與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課堂。北京市特級教師田麗莉老師的示范錄像課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課堂上她關注班上的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課堂上她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不回避任何一位學生提出的問題;課堂上她對學生恰如其分的評價,給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回顧我們的課堂,也許回答問題的更多中上層學生,所以中上層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師更多的關注,而我們的差生相反的就變得無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師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課后,教師還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輔導差生。教師越逼得緊,學生越不想學,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要使數學課堂更高效,教師應從關注每一位學生開始,承認其基礎的差異,讓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肯定中學習,在教師的鼓勵聲中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

(四)有效的課堂練習設計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保證。

練習是獲取數學知識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曾經出現這樣的假象,上完課后感覺課上得挺順利,課堂氣氛也空前的好,學生也能配合老師的教學,效果應該不錯。結果大出所料,家庭作業質量及其差。歸根結底在于課堂上學生沒有通過充分、有效的練習來鞏固新知,教師不能通過課堂練習反饋來查漏補缺,及時調整教學過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如何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利用典型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路,在其基礎之上拓展延伸,多方位引導優秀生思考,加大課堂容量的方法較好。

在教學上我們應承認學生的差異,在練習的設計上我們更應該承認學生基礎的差別,因材施教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練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得到應有的發展,為數學高效課堂提供最好的保證; 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五、適當的課堂容量是高效課堂的標志。

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同時教師要不失時機的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的思維有所升華,達到課堂知識容量和思維容量的和諧。

總之,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必須先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課堂時間盡可能多地還給學生。讓我們的學生表現課堂、體驗課堂、感悟課堂、享受課堂。也相信經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還“高效課堂”一片明朗的天空。篇五:上海研討會觀摩會心得體會 全國中小學課堂改進、教法改進、教研改進策略研討名校觀摩考察心得體會 英語組 王小雄 2023.10.22 2023年10月11日到18日,我有幸參加了由中國教育服務中心培訓中心教舉辦的《全國中小學課堂改進、教法改進、教研改進策略研討暨上海教學行為改進名校觀摩考察》。研討會中,親耳聆聽了多位專家關于課堂改進、教法改進、教研改進策略的學術報告,親眼目睹了多所學校的課堂、教法、教研研修成果,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這次培訓,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在此由衷感謝學校領導讓我們8位教師參加這樣一次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并在實踐中落實,為我校的教學教研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一、專家引領——借力登高,登高而望遠

本次研討會,首先聆聽了四位專家的精彩報告,讓我切身體會到何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專家的報告就像黑夜中的指路明燈,就像大海上漂泊船只的領航員,讓我對課堂、教法和教研的實踐策略有了一次全新的認識和了解。 1.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顧泠沅教授——《課堂視野中的教師及其指導者》 顧教授圍繞“名優教師何處來”、“ 課堂有何新進步”、“ 指導工作如何做”三個問題進行闡述。在講到“名優教師”問題時,闡釋了課堂中歷練的行動學習范式。他重點強調了“在課堂中做正確的事”,教師需要有課例的專業引領,名優教師更需對案例作深度解讀;教師需要行為跟進的全過程反思,名優教師更需要用行動回答討論中的困惑,從而提出了“深入學科”和“基點下沉”這兩個基本理念。同時,顧教授講到了校本研修的四項基本技能,即公開自我的技能、傾聽與回應的技能、問題聚焦的技能、設計與改進的技能。顧教授在解讀第二個問題時,明確了如今的課堂變革中為學而教時代走向日益凸顯。并以獨立學習的試驗為例,剖析了為學而教的模型。最后,顧泠遠教授就指導工作的不斷設計與改進問題,提出了一些策略與方法。在深入開展大量的教育教學試驗的基礎上,顧教授將理論化難為簡,學員們深受啟發。顧教授雖已年逾古稀,但是精神矍鑠,兩個鐘頭的報告始終激情洋溢,讓大家深深感受了一位教育家的睿智與活力。 2. 全國著名教育教學專家、上海市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上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程紅兵院長——《教師教學執行力》

從程院長身上使我們感受到了教育和教學的前景,使我們領略了教育的真諦。 程院長從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專家的要求、教師與學生的視角等,分別闡述教學五環節中的“備課、上課、作業練習、反饋輔導及測試評價”。 在備課方面,他引用專家評論,指出老師的備課應該“腦中有綱”、“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數”。 他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教師準備教學的內容目標、教學方式方法等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闡述,也通過具體實例分析了老師們備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給出了許多可行性的改進意見。上課方面,程院長主要從“基本目標的明確”、“課堂評價”、“實施取向”、“多 元模式”及要關注的幾個環節入手,

二、深入學校——聚焦課堂,提升品次

本次研討會還參觀了四所學校,走進了他們的課堂,了解他們校本教研的作法及成效,拓寬了我的視野,更讓我明白了新課程下課堂、教法、教研改進的重要性。

走進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聆聽了張人利校長的報告,觀摩了兩節原汁原味的特色課后,讓我對該校的特色——后“茶館式”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后“茶館式”教學就是一個以學定教的教學方式,變從“書中學”的一種學習方式為“書中學”與“做中學”兩種學習方式,它使得“教學方式更加完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教學的價值取向更加明確”。它主要是以“議”為核心,具有以下兩個特征:學生自己學得懂的內容教師不講,老師講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學生不懂的;盡可能暴露學生的潛意識,尤為關注“相異構想”的發展與解決。張校長還用一系列數據證實了這種學習方式的優越性,聽著張校長列舉的一系列遙遙領先的數據,我不禁驚訝,也忍不住感慨:在這種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動腦、會動手、會合作、會交流,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教育嗎? 在這一次外出考察學習、聽了的報告和觀摩課之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做到一下幾點: 第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育水平 利用學校倡導教師讀書之余,廣泛閱讀,一是多讀教育教學期刊,隨時了解教改信息,教改動態。二是有系統地讀些教育專著,比如在教改方面卓有成就的中青年教育精英的著作,如魏書生、于漪、李鎮西等人,從他們的教育思想與教學實踐中受到啟發。三是參加高質量的進修培訓。

第二,努力鉆研,跟上教改步伐

新課改,新教材,再不能沿用老框框,唱老調調,要研究要適應,不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學生,要勇于接受挑戰。不能教材變了,教法不變,學生變了,思維不變。面對研究性學習,如何利用媒體資源,為學生搭建研究的平臺,如何指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等,這些新問題,新事物,都需要我們不斷鉆研,勤奮努力,不僅把這些當作常規工作去做,更要當作對自我的一種挑戰。

第三,尊重學生,平等相處

教師應該用豐富的學識激勵學生,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這里的人格,并不是已往文人的‘清高”,也不是神圣的權威,而是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對話與交流。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應是學識豐富、充滿睿智與激情,有正義感有責任心的大朋友。教師應該時時關注學生,成為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思想上的引路人。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理解學生,理解了學生,才能平等相處。當學生遇困難產生困惑時,第一個想到找你一一你就成功了。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課程建設心得體會   課程心得體會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