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範文 / 正文

大學心得體會范文

2023-01-23 心得體會範文

  而“大學之道”,究竟存于何方、歸于何處,是一個最基本、卻也最難回答的問題。《大學》一篇之所以能流傳甚廣,也就在于它對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不意在學術而意在整個社會的解答。這一解答融入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體系,也融入了整個社會的血脈,以一種文化而非答卷的形式,傳承至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大學》中舉例說:“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其實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不能否認,由于先天的具有或是后天的教育,最基本的品德其實就已經在人的心中存在。因此,使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合乎品質,需要的是“喚醒”。

  這一“喚醒”看似容易,卻往往要面對一堵堵沉睡的墻。在耐心被耗盡之后,對民眾的道德教育就淪為了簡單易行卻基本無效的幼稚化教育。“幼稚化教育”的出發點絕非愚民,而是要啟迪民眾。但其致命之處就在于,把社會大眾當做“零基礎”的愚民進行教育。

  在當下,面對“道德滑坡”這一類愈發猛烈的抨擊和指責,很多人也想起了道德教育并付諸實施,卻始終收效甚微。道德滑坡導致了道德教育轟轟烈烈,而道德水準卻又并無想象中的觸底反彈,使得道德教育陷入窘境,而不得不更加迫切、甚至運動化地進行。但其實,民眾從不缺乏道德知識,而只是不想運用。一遍又一遍地灌輸重復的知識,只能是短暫刺激,從來都不是長久之計。似乎我們該去重拾起《大學》中所說的“明明德”,吹散掩蓋美德的陰霾,使其發散光芒,而非等被照亮。

  大學之道,在親民。

  《大學》引《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謂“親民”,通作“新民”,即使人自新。

  “新”是變革,“新”是發展,“新”是從過去到現在,“新”從現在到將來。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中所說的“新”卻并非是與“舊”相對,甚至是與“舊”相合。“新”的本質是不斷調整而達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無論道德上、物質上,人與社會總是會出現種.種矛盾。在特定的歷史情形下,我們會將其歸于時代的變遷使得人的角色出現了錯位。因為個體總是太渺小,經受不住環境一絲一毫的改變。但從一個普遍性的意義上說,絕大多數時間和地點,世界運行得是如此完美、一如既往,但卻不能消除人和社會之間的碰撞——是人在變,而非世界在變。也許有某一個瞬間,你與世界、社會是如此契合,可這種狀態卻無法維持。風吹草動都會使得你于不經意間與那一點錯離,而只好通過不斷的修正錯折往返。

  新,歸根到底是對“正確”的動態保持。或許正確的標準沒有改變;或許世界未變,人卻對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或許世界變了,人卻不為所動。無論變與不變,每一次自新都是一次新的挑戰,結果由個人和社會共同承擔。

  大學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大學之道的最終追求,并且有具體的藍圖。《大學》中描繪道:“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有些令人驚訝的是,大學之道的目標沒有設定為人人的道德標準都向“君子”看齊,而是很大度地給出了如此寬泛的標準。

  這種包容的理想目標,對現今社會所追求的和諧共生非常有借鑒意義。多元的追求與發展,并不是我們邁向一致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渡,而是我們應追求的目標本身。道德標準的高低之間存在角度的差別,只要在最低界限之上,就都應當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的。在一個成熟的社會中,不同價值標準之間的共處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之上,而非“忍讓”。后者所帶有的對優劣的判別,會使得不公正的取向產生。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