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範文 / 正文

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2023-01-23 心得體會範文

  崇尚統一的觀念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有廣泛而多方面的表現,它對于中國文化長盛不衰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并從而形成了中國人對群體的歸屬感和對集體的義務感等思想觀念,形成了重奉獻、講禮貌、守紀律的優良傳統和較好的社會風氣。但同時也有過分依賴、尊經崇圣、唯書唯上、限制主動性發揮等消極作用。

  (二)追求和諧

  “和”是中國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種狀態或境界。

  “和”作為哲學范疇,指對立面的統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后世便把“和”奉為普遍的原則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狀態。

  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個大和諧。荀子說:“列星隨旋,日月遞照,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而把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災害等看成是“天”(自然)失和的表現。《中庸》說:“萬物并肓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迭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在天人關系上,先秦各家無不以“和”為最高理想。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數罟不入池”,“斧斤以時入山林”,朦朧地流露了某種生態意識。《老子》提倡“守中”,把嬰兒(喻“道”)的狀態贊為“和之至也”。莊子更是講“和之以天倪”。名家的惠施也作出“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的結論。中國哲人承認事物的差別和對立,矛盾與斗爭,但認為最終的結局或最佳的狀態時和諧。宋代張載的論述可作為代表。他說:“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人際關系的和諧更是為中國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說:“禮之用,和為責,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但反對無原則的調和,更反對同流合污,主張“和而不流”。中國人強調個人與群體的統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價值;另一方面又強調個人的存在和發展應該同他人、群體的存在和發展統一起來,使雙方處于和諧的關系中,而不應分裂與對抗。

  和諧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各門類的共同追求。

  政治上,重視君民、君臣、國家、民族間的和諧,主張“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經濟上主張“百姓時和,事業得敘”,謹養其和,開源節流。思想方法上主張執兩用中,無過不及。修養上講究“從容中道”“文質彬彬”。藝術上崇尚中和之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養生家以身心和諧為最佳狀態,中醫把病看作是“身體違和”的表現,而以平衡陰陽,協調氣血作為辨證施治的要訣。

  (三)注重實用

  中國古代文化以解決社會人生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執著于對政治、倫理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問題的探求,而對于純抽象的思辨則不感興趣。

  在宇宙觀方面,中國人中關系而不重實體,對宇宙(“天”)的本源、本質問題較少注意,而集中考慮的是天人之間的關系。對于鬼神等渺茫難知的問題,更是采取“存而不論”或敬而遠之的態度,而著眼于“武民之義”,即使說及,也不過是為了神道設教。

  早期儒家的兩位大師對于何以采取這種,重實用的態度作過如下解釋:“知者無不知,當務之為急。……堯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務也。”“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萬物之怪,《書》不說。無用之辯,不急之察,齊而不治。”孟、荀所論,對于奠定中國人重實用、輕玄想,務實是、戒空談,看實效、看實績的致思傾向起了重要作用。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