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範文 / 正文

三講話一通報心得體會

2023-01-24 心得體會範文

  二、自身問題與不足

  對照“三講話一通報”相關文件、對照我省兩位重要領導(毛萬春副書記與馮新柱副省長)在相關會議上的講話,作為一名年近而立之年的青年干部,一名年輕的干部,一名年輕的黨員干部,一名身處基層的年輕黨員干部,一名經受過高等教育(自我嘲諷)的身處基層身處扶貧一線的年輕黨員干部,我倍感慚愧。

  或許是受黨員家庭、軍人家庭成長環境的影響吧,自小我就覺得“參加工作”這個詞顯得很凜然、有正氣,直到現在也是這樣覺得。十八歲那年,讀高中三年級被介紹入黨的那一天,我的入黨介紹人告訴我說“入黨就是要從思想上先入黨,然后才考慮組織上入黨”,十年過去了,這句話仍舊會時常回響在我耳邊。的確是這樣,組織入黨、檔案入黨僅僅是形式上的入黨,只有在思想上、行為上入黨才是真入黨,才算得是真正的黨員。做任何工作都是如此吧,去除搞形式主義,實踐才是硬道理。每一串數字,每一組數據都該由一滴滴的汗水匯集而成的。反觀自身,上面把扶貧工作交到我們的手上,把脫貧攻堅的重任擔在我們肩上,而我卻守著辦公室談扶貧,敲著鍵盤話扶貧,填著表格做扶貧,劃著筆尖完扶貧。怎么能對得起黨員干部這個稱呼,怎么能對得起人民公仆這個稱謂,怎么能對得起自己吃得這碗飯!

  其它暫且不談,客觀堅決不講,直擊主觀因素。扶貧工作中,我的問題就是思想認識沒有水平,學習文件不夠透徹,走村入戶不夠經常。在深入學習“三講話一通報”的過程中,必須肯定黨中央和省市縣委的初衷是好的,政策是可行的,部署是緊密的。但在政策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在工作實際操作中,卻磕磕絆絆、百病叢生,致使扶貧政策不能夠擲地有聲、部分環節千瘡百孔、扶貧實效不盡人意。作為身處扶貧工作一線的工作人員,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的愚蠢與失職。

  一是對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了解得不夠深入,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認識上不夠深刻。扶貧工作諸如走村入戶、了解信息、收集問題、精準識別、填寫表格等基礎性的工作還需要我們來做。作為一線的工作人員,作為與扶貧工作主體接觸最為緊密的工作人員。我卻時常在向群眾高唱政策大方向時“放聲唱”,而面對群眾切實、樸素的提問時卻“失了聲”,在領導追問工作進度時“響禮炮”,在捫心自問時“奏哀歌”。究其原因,還是自身工作態度不端正,對扶貧工作重視不夠,對群眾生活關心不夠。總以本職本崗的工作為要務、為首務,為重務,而把扶貧的事、群眾的事視為庶出。

  二是存在有“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人撐著”的思想。總認為扶貧是單位的事兒,是駐村工作隊的事兒,是“第一書記”的事兒。意識對客觀存在具有反作用力,思想指導行為,我內心這種不負責任的“懶漢”思想就嚴重影響了我在實際開展工作中所產生的嫌厭、懈怠情緒。造成走村入戶形式化,把進村入戶做工作當成了觀光旅游。

  三是在具體工作中總認為自己“人微言輕”,總覺得貧困戶單靠我一個干部是“扶不動”的。這其實就是在工作中的“懶漢”表現,我自己都先泄了氣,又怎么能扶得起需要幫助等待幫助的貧困戶呢?我先前(去年七月份之前)的幫扶對象是一位已過知天命之年孤單留守在家的婦人,老人家的老伴兒在早年間不明緣故離家出走再無音訊,留下三個如今早已成人的孩子。老人家的兩個女兒均已出嫁,家里還有個年過三十仍未婚娶在外常年務工的大兒子。當我問到老人家有何困難時,老人家說道:如今黨的政策好,啥都好著呢。我沒啥,就是年輕時被我老漢打了,頭上留下了一點毛病,天陰下雨的就會鬧頭疼。老得看病吃藥,不過咱這“合療”就給報了。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大兒子的婚事比較犯愁。因為家里條件差,娶不下。我了解這些情況后,也僅僅是在口頭上安慰了老人家,筆頭上作了簡要的記錄,大致向帶隊的領導匯報了情況,就自認為“萬事大吉”了。甚至還在與同事討論工作時大言不慚、毫無責任感地說:阿姨人很好,不給咱政府添麻煩,問啥都說好,都說能克服。但是這家庭條件差,大兒子婚姻問題實在是不好解決。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