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範文 / 正文

建黨偉業心得體會

2023-01-24 心得體會範文

  憶往昔崢嶸歲月,百年史浸滿多少屈辱的淚水,數十年抗爭又流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熱血滿腔。九十一年前,一艘嘉興市南湖上的紅船從黎明中駛來,中國革命放射出第一縷絢麗的曙光。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航向。黨以七月的名義,呼喚八月的南昌風暴,呼喚秋天的井岡星火,呼喚長矛、大刀和紅纓槍。九十一年風雨兼程,說不盡的坎坷滄桑;九十一年風云巨變,道不完的偉業輝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凱歌嘹亮。在無數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翻卷著的是舊社會、**日本帝國主義的怒濤,流淌著的是為保衛祖國而澎湃的血浪。九十一年,是黨帶領我們斬關奪隘,歷盡風險奪取勝利;九十一年,是黨帶領我們艱苦奮斗,建設家園,奔向小康。

  沒有就沒有新中國!給中國帶來的是91年的和平發展環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從所未有的教育推廣和文化普及,是一個屬于中國自己的工業文明時代。而這一切,都發源于91年前,發源于1921年的那個7月,發源于那些已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的人們。90多年來,中國自始至終都代表著中國大多數人的愿景和訴求。從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過370萬**黨員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們更應該銘記那段崢嶸歲月,牢記我們的黨史,時刻懷抱理想,努力地成為一名優秀的員,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奮斗,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成果,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我們要以時代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國家,要把實現自身的人生追求同黨的事業、國家的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胸懷祖國,扎實工作,與時俱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出我們的全部才智。

建黨偉業心得體會 篇12

  《建黨偉業》的故事從1920xx年辛亥革命講到1920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期的中國歷史可謂是“風雷激蕩”“巨變迭起”。其間,著名歷史事件之多、相關歷史人物之眾、人物、事件互為因果相互牽扯的關系之復雜,遠遠超出了一部電影的容量,即使單拿出一個事件來評述,也非只言片語可以講清楚.整部影片胡適、陳獨秀、李大釗、辜鴻銘、蔡元培在北大的一場辯論令我印象最為深刻,同時也是整部影片流水賬式的敘事方式中最值得我們靜下來思考的問題, 這場辯論雖然不長,卻很好的解釋了民國時期社會動蕩的根源所在.

  這場辯論圍繞著陳獨秀關于新文化取代舊文化的演講.陳獨秀認為要想改變中國的現狀就必須廢除舊文化,普及新文化,將民國時期的亂象歸罪于孔孟之道等一些封建時期產生的思想.辜鴻銘認為當時的亂象與所謂的舊文化無關,而是尋求變革的人曲解了孔孟之道.胡適則借助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較,說明了文化總是要更新的,因為社會在不斷的變化.

  陳獨秀的主張迎合了當時一些知識分子特別是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而我們把辜鴻銘和胡適的觀點合并起來是對文化最為理性的解讀.文化的革新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從過去的馬車到現在方便快捷的自行車、汽車﹔從過去相隔千里只能靠書信交流到現在即使有萬里之遙也能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隨時交換信息﹔從過去主要以下棋﹑看戲消遣到現在各式各樣的娛樂方式等等.這一切文化的革新同時也在促進社會的進步.然而文化的本質是不變的,正如辜鴻銘在影片里所說“過去是三三得九,而今仍是,不會三三得八”,規律性的東西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朝代更迭所改變.過去一日三餐,而今仍時﹔過去要通過努力奮斗獲得成功,而今仍時.不是因為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所謂孔家之舊學出現了問題,而是后人對其理解出現了偏差.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