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祝福 > 節假日 / 正文

臘八節傳說與習俗

2022-12-19 節假日

【臘八節傳說與習俗】

臘八節傳說:

早些時候有農家,老兩口守著一個兒子。老人是個勤勞的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歸,精耕細作,調理幾畝農田年年豐收。妻子是個勤儉的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園菜鋪地,一日三餐,精打細算,家境雖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這對老夫婦不僅勤勞節儉,而且心地善良,遇到誰揭不開鍋,經常拿一些米糧來幫助別人,渡過難關。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間,他們的兒子已經十七八歲了。雖然人雖然五大三粗,身體強壯,但和父母不一樣,懶得出奇。這也是從小吃到張口衣伸手寵壞的。長大了,還是吃喝睡覺,逛逛,什么都不做。

有一天,老人摸了摸花白胡子,覺得自己老了,對兒子說:“父母只能養你小,不能養你老。如果你想吃飯,你必須出汗。以后學會種莊稼。”兒子哼了兩聲,這耳朵進了,那耳朵出了,還在走來走去,吃著睡著了。

不久,這對老夫婦娶了他們的兒子和兒媳。原來兒子成了家,這對年輕夫婦應該如何工作和生活。我不知道這個兒媳和兒子一樣,也很懶,不拿草,日子不睡覺,日出三桿,不動針,不進爐房,倒油瓶也不幫忙。

有一天,妻子梳著白發,自知土已埋在脖子上,就把滿滿的話告訴了媳婦:“勤奮是搖錢樹,節儉是聚寶盆。要想過上好日子,勤儉是寶。”媳婦把這句話當耳風,一句話也不放在心里。

幾年后,老兩口病重,臥床不起,把小兩口叫到床前,再三指示:“為了過上富裕的生活,雞叫了三遍離床。男人勤耕耘,女人多織布...”話沒說完,老兩口一起死了。

這對年輕夫婦委托村民埋葬兩位老人,看看儲存的糧缸米和櫥柜里的棉箱里衣。那人說:“吃喝不愁,何必下地曬日頭。”女人說:“夏天有單衣,冬天有棉,何必紡織到日偏。”小兩口一唱一和,早就忘記了兩位老人的遺囑。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幾畝土地變成了荒草園。家里的日常必需品、大米、油和鹽、衣服、被子、鞋子和襪子,一天比一天少。這對年輕夫婦并不擔心。只要有口吃,他們就懶得開始。又是花開花落,秋冬來了。地上沒有顆粒,家里的食物和衣服都吃完了。這對年輕夫婦被打破了。鄰居們看著死去的老人。他們的主人給了一個饅頭,在西方端了一碗湯。這對年輕夫婦還在想:“也可以花時間討飯。”

臘月,天氣越來越冷。初八,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死‘叫花’。”小兩口家里沒火,身上衣單,肚子里沒食物,蜷縮在涼炕席上“篩糠”。但是四只眼睛還在房子里搜索。突然發現炕縫里有幾粒米豆,就用手一粒一粒地扣出來;又發現地縫里有米粒,也都挖出來了。這是救命稻草啊,他們東撿西湊得一把,放進鍋里。把炕上的草塞進爐子里,煮了一鍋雜七燴八粥。有小米、玉米、大豆、小豆、高粱、干菜葉...凡能充饑的都放進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傷地吃著。這時,他們想起了兩位老人的教誨,后悔沒有早點聽。現在已經太晚了。

當這對年輕夫婦悲傷的時候,一陣大風吹來,因為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爛不堪,被風吹來,“呼啦”一聲,房子倒塌了,小兩口被壓在下面。鄰居來挖的時候,都死了,周圍還有半碗雜豆粥。從那以后,村民們每年臘月初八都會煮一鍋雜米粥給孩子們吃,給孩子們講這個雜米粥的故事來教育他們。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一直傳到現代。臘月初八吃的形成“雜米粥”的習俗。因為這粥是臘月初八吃的,所以叫“臘八粥”。

臘八節習俗:

臘八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臘八粥“七寶五味粥”。據說臘八粥來自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最初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凈飯王的兒子。他看到所有的生物都遭受了生命、衰老、疾病和死亡的痛苦,并對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感到不滿。他放棄了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經過六年的苦行,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的苦行中,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紀念。

中國喝臘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宋代最早開始。每逢臘八這一天,無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家都要做臘八粥。在清朝,喝臘八粥的習俗更為流行。在宮廷里,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給文武大臣、侍從宮女送臘八粥,給僧侶送米飯、水果等。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給親戚朋友。

臘八粥在中國各地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最為講究,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松仁、龍眼、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等物品……總共不少于20種。農歷十二月初七的晚上,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洗米飯、泡水果、去皮、去核、精挑,然后半夜開始煮,然后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早上,臘八粥才煮好。

更講究的人,還要先把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里煮。更有特色的是把臘八粥放在上面“果獅”。獅子是由幾種水果制成的獅子形狀,以去棗核烤的脆棗為獅身,半核桃仁為獅頭,桃仁為獅腳,甜杏仁為獅尾。然后把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像一頭小獅子。若碗較大,可放雙獅或四頭小獅。更講究的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臘八粥,只能在以前的大寺廟供桌上看到。

臘八粥煮好后,首先要敬神祭祖。之后要送給親戚朋友,中午前一定要送出去。最后,全家人都吃了。剩下的臘八粥,保存了幾天,剩下的,是個好兆頭。“年年有余”意義。如果給窮人粥,那就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也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和果樹,還要在枝干上涂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會有結果。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還有悼念亡國,寄托哀思。

【臘八節食俗】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這是安徽省黔縣的民間風味特產。臘八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豆腐。人們稱這種天然曬豆腐為“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特別是華北的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農歷臘月初八泡蒜。其實材料很簡單,就是醋和蒜瓣。做法也很簡單。將剝皮的蒜瓣放入密封的罐子、瓶子等容器中,然后倒入醋,口,放入冷處。慢慢地,浸泡在醋中的大蒜會變綠,最終會變綠,就像翡翠碧玉一樣。

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粥,不叫“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煮,還要用面捏一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一起煮。據說臘八人吃了,來年不會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還給鄰居。每天吃飯的時候加熱,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著多年。

臘八面

在中國北方一些不生產或不生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第二天,用各種水果和蔬菜做肉末,搟面條,到農歷十二月初八早上全家吃臘八面。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臘八節的傳說和習俗   臘八節的來歷和風俗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