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祝福 > 節假日 / 正文

2023年端午節假期安排時間安排

2022-12-19 節假日

2023年端午節假期是幾個月和幾天。端午節的具體假期安排是什么?以下是祝福網小編精心整理的2023年端午節假期時間。歡迎您閱讀并供您參考。更多詳情請關注祝福網!

2023年端午節假期

2023年端午節假期安排時間安排

2023年端午節是6月18日星期一。

2023年端午節假期安排: 2023年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3天;

2018年端午節假期安排表圖

簡介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也被稱為端午節,端午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昵稱,如:午節、重五、五月、浴蘭、女兒節、天中、蠟、詩人節、龍日等。雖然名字不同,但總的來說,節日的習俗也不同。

端午節是中國人2000多年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包括: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藏午、貼午葉符、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畜、賽龍舟、比賽、打球、蕩秋千、給孩子涂雄黃、喝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時令鮮果等。賽龍舟等一些活動得到了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界限,成為國際體育賽事。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比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 ;紀念曹娥說;從三代夏至節說開始;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根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節考試》和《端午節歷史教育》列出的100多本古籍和專家考古研究,端午節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比屈原早舉行圖騰節。然而,幾千年來,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感人的詩歌詞匯已經廣泛深入人心,因此人們悲傷,世界理論,傳,因此,紀念屈原的理論,影響最廣泛、最深刻,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人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與紀念屈原聯系起來。

今天,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民非常受歡迎的盛大節日。

端午節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傳說起源于古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亡,許多人劃船追救。追到洞庭湖時,他們爭先恐后地消失了。之后,每年5月5日劃龍舟紀念。用劃龍舟驅散河中的魚,以免魚吃屈原的身體。吳、越、楚盛行競渡之習。 其實 ,戰國時期早就有了龍舟競渡。在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獨木舟,制作競渡游戲,以娛樂和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的節目。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另一個傳統習俗。每年5月初,中國人每家每戶都要浸泡糯米、洗粽葉、做粽子,其設計和顏色更加多樣化。從餡料的角度來看,北方有許多北京棗餃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餃子為代表。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并傳播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國家。

3.折疊掛荷包和螺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此,在節日的早晨,成年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五色線綁在孩子的手腕、腳踝和脖子上。禁止孩子在系線時說話。五色線不能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扔進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孩子可以避免蛇蝎毒蟲的傷害;扔進河里意味著讓河水沖走瘟疫和疾病,讓孩子保持健康。

4、佩香囊

端午節兒童佩戴香包,傳說有避邪驅瘟的意思,實際上是用來裝飾的。香包里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絲布,香味四溢,然后用五色絲線弦扣成繩子,形成各種形狀,形成一串,精致可愛。

五、懸艾葉菖蒲

民間諺語說:清明節插柳,端午節插艾。端午節,人們把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每個家庭都灑在庭院里,用菖蒲和艾條插在門眉上,掛在大廳里。菖蒲、艾葉、榴花、大蒜和龍船花被用來制作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和艾虎;制作花環和裝飾,美麗芬芳,婦女爭相佩戴以驅除瘴氣。

端午節也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衛生節。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是中國各民族的共同習俗。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端午節放假時間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端午節放幾天假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