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祝福 > 實用資料 / 正文

山西地名及各市縣名字來歷

2022-12-19 實用資料

  山西省名、十一市名、八十五個縣名的來歷,你的家鄉名字是怎樣來的?跟著祝福網一起來看看吧。

  山西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古為并州地;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

  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太原

  太原,即大平原(古“大”與“太”通用)。《詩經》、《尚書》、《左傳》等典籍中的“薄伐獫狁,至于大原”、“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中,的大原皆如此。“太原”作為地名稱謂,出現于春秋以后。戰國時,太原作為趙地,都晉陽。

  秦莊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將“蒙驁攻趙,定太原”,次年“初置太原郡”。治所晉陽,為太原置郡之始。宋、金、元、明、清時期,“太原”廣義上指太原府,狹義則專指在唐明鎮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太原城。民國16年(1927年),設立太原市。轄六區一市三縣。

  大同

  隋開皇年間,為防止突厥進攻,在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建大同城,意為“天下大同”。唐末,隨沙陀人內徙,大同遂僑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國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

  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東連上谷,南達并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轄四區七縣。

  陽泉

  陽泉地名的形成與此地特有的“漾泉”自然現象及其自然環境有關,起先為村名,后用作火車站名、鎮名,1947年5月成為市名。清光緒版《平定州志》記載:陽泉,在州西十五里,泉源有五,皆自平地涌出,本名漾泉,訛為陽云。陽泉村立村不晚于北宋,隨著村民人口逐步增多,一村變成了“大陽泉”、“小陽泉”兩村。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太鐵路通至小陽泉村域并設車站,取名“陽泉站”,漸漸形成了以車站為中心的工商、軍事重鎮“陽泉鎮”。1947年5月,陽泉市正式建立,成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全國第一座人民城市。轄三區兩縣。

  長治

  古稱上黨,據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戰國時韓首置上黨郡,南北朝改為潞州,明嘉靖八年(1529年)改稱潞安府,并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由此而得名。轄兩區一市十縣。

  晉城

  古稱澤州。周代為晉國之地。公元前376年,魏、趙、韓三家分晉,遷晉靜公于端氏,奉祀于高都,晉城因晉君奉祀于此而得名。1983年晉城縣改設晉城市(縣級)。1985年撤銷晉東南地區,晉城市升為地級市。轄一區一市四縣。

  朔州

  “朔”作為地名,指地之北端,國之邊陲,處于兩國交界的地方。北齊天保六年于馬邑西南47公里筑新城置朔州,八年移于馬邑故城,即現在的朔州城,自此以后歷經幾千年,朔州地名與置地相對固定。1989年設立朔州市。轄兩區四縣。

  忻州

  古稱秀容,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以勾注山為界,北屬雁門郡,南屬太原郡,東漢末年置新興郡,西晉改新興郡為金昌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廢郡設州,始稱忻州,“以有忻口而名”。

  另有一說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逃兵。高祖歡顏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1949年境內為忻縣地區專署。1983年改為忻州地區行署。2023年改稱忻州市。轄一區一市十二縣。

  晉中

  1949年8月設置榆次專區,因為于山西中部,1958年11月改稱晉中專區,1968年9月起稱晉中地區,1999年9月改設地級晉中市,轄一區一市九縣。

  呂梁

  呂梁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市區境內的骨脊山,古稱呂梁山。據萬歷《汾州府志》記載:“呂梁山,一名骨脊山,……以太山在左,華山在右,常山為靠,嵩山為抱,衡山為朝,此山穹窿居中,為天地之骨脊……”。骨脊的古意與呂梁相通,故以呂梁山引申命名。轄一區兩市十縣。

  臨汾

  北魏時在今臨汾市區建“白馬城”,移平陽縣于此。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楊堅嫌“平陽”與“平楊”諧音,改平陽縣為臨汾縣,取“濱臨汾河”之意。1971年在此設臨汾市,2023年設地級臨汾市。轄一區兩市十四縣。

  運城

  運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春秋時屬晉國,韓、趙、魏三家分晉后,運城屬魏。秦始皇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之后一直慣稱河東。1949年,成立運城專署。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并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銷重設運城地區。2023年改為地級運城市。轄區一區兩市十縣。


  山西85個縣名來歷

  古交市:隋開皇二年置交城縣,唐移治今交城縣城,歷代為交城、陽曲二縣地。1958年設太原市古交工礦區。1988年設立古交市。因原為隋代交城縣故治,因名故交,后訛為古交。

  陽曲縣:漢置陽曲縣。據《漢書·地理志》載:“河千里一曲,當其陽。”此城在牧馬河北邊,故名。此說有誤。清道光《陽曲縣志》曰:“陽曲乃汾曲之陽。”

  清徐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縣,以縣有清源水故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并入徐溝縣。1952年清源縣和徐溝縣合并,稱清徐縣,取二縣首字命名。

  婁煩縣:婁煩古稱樓煩,本部族名。據《項羽本記》:“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漢始置樓煩縣,故治在今山西寧武縣境,與今婁煩無關。今婁煩縣本唐樓煩監地,龍紀元年(889年)置樓煩縣。后廢為鎮。1971年復設婁煩縣。據《元和郡縣志》,婁煩縣,取義古為北狄婁煩王所居。

  天鎮縣:秦置延陵縣,西漢置陽原縣,隋置玉泉縣。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天成衛兼鎮虜衛,取二衛首字,因名天鎮衛,雍正三年(1725年)改為天鎮縣,因衛得名。

  靈邱縣:西漢置靈邱縣,以趙武靈王葬此,故解放后,邱簡寫為丘。

  陽高縣:古稱白登縣,清雍正三年改稱陽高縣。清初并陽和,高山二衛置陽高衛,后改縣。各取首字命名。

  左云縣:明并大同左衛,云川右衛,置左云川衛。清置左云縣。縣因衛得名。“左云”為左云川衛的省稱,由大同左衛與云川衛合并取名。

  廣靈縣:在山西省東北邊緣,與河北省接壤。漢置平舒縣,五代后唐設廣陵縣,金代易廣陵為廣靈。

  渾源縣:唐代設渾源縣。據《渾源州志》載,以當地渾源川之源得名。

  平定縣 :西漢置上艾縣,北魏置石艾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廣陽縣。宋太子興國四年(979年)以太祖征河東時首克此縣,遂改名平定縣,兼為平定軍治。

  盂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仇縣,因有原仇山故名。大業二年(606年)改名盂縣,因縣城附近四周高,中間低,其狀如盂,故名。又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盂丙為盂大夫。”“盂丙”,《漢書·地理志》作“盂丙”。漢盂縣故址在今山西陽曲縣東北大孟鎮。以春秋時為晉大夫盂丙之邑,故以為名。

  長子縣:堯封長子丹朱于此,故名“長子”。西漢置長子縣。

  平順縣 :明置平順縣。據嘉慶《一統志》,明鎮壓潞城、壺關間青羊山農民暴動后就地置縣,取太平順化。

  襄垣縣:古代屬趙國,趙襄子筑城于此,故名襄垣。西漢置襄垣縣。

  沁源縣:漢置古遠縣,后魏改稱沁源縣,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

  屯留縣:春秋時赤狄邑,謂之留吁。魯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為晉所滅,稱為純留。戰國時稱屯留。屯或為純之訛。西漢置屯留縣。

  黎城縣:商時為黎國,隋開皇十八年(698年)置黎城縣。故治在今縣治北十里古縣村。因古黎國故城,故名黎城縣。

  潞城市:漢置潞縣,因古潞(一作潞子)國為名。據《水經注》:“(潞)縣故赤翟潞子國也。”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潞城縣,因故治在今潞城東北四十里古城村,故名。1994年設市。

  沁縣:西漢置銅鞮縣,屬上黨郡,隋代改屬沁州,后改,五代又屬沁州。金、元為沁州治。明洪武初銅鞮縣廢入沁州。清稱沁州。1911年改為沁縣。縣因州名。

  壺關縣:漢置壺關縣。晉末廢縣。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于羊腸坂羊頭山之扼置壺關縣。因地形而得名。據《水經注》:“漳水又東北逕壺關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

  武鄉縣:據《水經注》,武鄉縣,以城瀕武鄉水得名。晉置武鄉縣。

  高平市:古稱長平,泫氏縣。北魏改稱高平縣。因四面皆山,中有平地,故名。1993年設市。

  陵川縣:漢代為泫氏縣地,北魏為高平縣地,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陵川縣,以縣有陵陽水故名陵川。又據《讀史方輿紀要》:陵川縣“以縣多陵阜而名”。

  陽城縣:漢置濩澤縣,因濩澤得名。唐置陽城縣。縣治原為濩澤縣陽陵驛,因以名縣。

  沁水縣:西漢置端氏縣,北魏置東永安縣,隋改為沁水縣,因境內沁水得名。

  山陰縣:遼置河陰縣,以在桑干河之陰,水南曰陰,故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因與鄭州屬縣同名,改為山陰縣。以縣在復宿山之北故名。

  應縣:古稱應州,據《應州續志》載:以境內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城當其間故名。1912年建縣。

  右玉縣:唐天寶年間置靜邊軍于右玉城。遼、金皆為云中縣地,元為大同縣地。明永樂七年(1409年)治大同右衛,正統十四年(1449年)治玉林衛,稱右玉林衛。清初稱右玉衛,雍正三年置右玉縣。縣名為右玉林衛的省稱,由大同右衛和玉林衛而得名。

  懷仁縣:遼置懷仁縣。據《懷仁縣志》載,遼時“因阿保機與晉王李克用面會東城,取懷想仁人之義,故名”。

  代縣:西漢置廣武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避太子諱改廣武縣為雁門縣。唐置代州。代,本古國名。明洪武三年(1373年)改代州為代縣。縣因州名。

  神池縣:漢為樓煩縣,北周置神武縣,明代置神池堡,因神池為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神池縣。據明《文昌祠記》:“寧武北距黃花嶺,皆祟嶺疊嶂,烏道虬盤。踰嶺而下,自巔抵麓十五里,地少平,有水一浤,生于源,去無跡,旱不涸,雨不盈,魚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實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

  五寨縣: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堡,以堡轄東、西、南、北、中五大牧寨屯牧于此,故名。清雍正三年(1785年)置五寨縣。

  五臺縣:漢設慮縣,北魏改驢夷縣,隋改五臺縣。據《元和郡縣志》,五臺縣,以境東北五臺山得名。

  原平市:西漢置原平縣,北魏置石城縣,隋稱平寇縣,又改名崞縣。1960年縣治遷于原平鎮,改為原平縣。縣因地形為原得名。1993年設市。

  偏關縣:古稱林湖,五代置偏頭砦,元改偏頭關,清改稱偏關縣。據《天下郡國利病書》:“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通黃河,與套虜僅隔一水,其地東仰西伏,故名。”據《偏關縣志》,城臨偏頭關,以關名縣。

  靜樂縣:隋開皇三年(583年)置岢嵐縣,后改汾源縣。隋大業四年(608年)改為靜樂縣。以邊境靜樂為名。

  繁峙縣:北魏僑置繁峙縣于石城縣境,繁峙縣故治在原平縣南板寺村。據《崞縣志》稱,故治在縣南五十里之繁峙村。板寺即繁峙之訛。據《遷城記》:“繁峙,雁門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環而拱之,故曰繁峙。”

  寧武縣:唐末置寧武軍,取北魏廣寧、神武二郡尾字為名。清置寧武府,后改寧武縣。

  保德縣:唐為嵐州地,金置保德州。據《保德州志》,保德,城瀕黃河,扼山陜往還要沖,取義“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定襄縣:西漢置定襄郡,郡治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之北,定襄郡下有定襄縣,在今呼和浩特東南。據《史記正義》,按古代謚法,“辟地為襄”,“辟地有德,襄”。把和林格爾一帶名為定襄,表示這個新建制的地區安定了。據嘉慶《一統志》,后漢末由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涼城間僑徙今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今治置定襄縣。

  河曲縣:金置河曲縣,據《讀史方輿紀要》,縣城西瀕黃河,恰當河之彎曲處,因名河曲。

  岢嵐縣:隋大業年間置岢嵐鎮。據《太平寰宇記》,岢嵐縣,因境東北岢嵐山得名。

  昔陽縣:據《元和郡縣志》載,昔陽城一名“夕陽城”。按《爾雅》:“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這樣看來,昔陽原是因為它在太行山之西,所以叫做“夕陽”。東漢置樂平縣,清嘉慶元年(1796年)并入平定州。1912年復置樂平縣。1914年因與江西省樂平縣重名,改名昔陽縣。以昔陽故城為名。

  靈石縣:隋開皇十年(590年)置靈石縣,因文帝巡幸,挖河開道獲一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并有“大道永吉”四字,故名靈石縣。

  祁縣:春秋時為晉大夫祁奚邑,因而以祁為名,后賈辛為祁大夫。又因附近有古代著名的澤藪昭余祁,故祁縣別名昭余。西漢置祁縣。縣以邑名。

  左權縣:古稱遼州,辛亥革命后改稱遼縣。1942年日寇“五月掃蕩”時,我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6月2日在掩護遼縣人民轉移時。不幸犧牲。為了紀念左權將軍,將遼縣正式改名為左權縣。

  壽陽縣:據《壽陽縣志·序》,壽陽縣,以城南臨壽水得名。因水北曰陽、晉置壽陽縣。

  介休市:介休因介山而得名。介山即綿山。春秋時,介子推隱居此山,后人嘉美他的行誼,稱綿山為介山。秦因置介休縣。休是美的意思,表示對介子推的景仰。1992年設市。

  太谷縣:建縣于商。秦漢稱陽邑,隋朝改太谷縣,以縣西南有太谷,故名(太谷即今之團柏谷,現屬祁縣)。

  和順縣:北齊置粱榆縣。隋改和順縣。據《元和郡縣志》載,和順縣,因縣東北有石勒所筑和順城為名。

  平遙縣:古稱“平陶”。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燾(燾與陶同音)名諱改平陶為平遙縣。

  榆社縣:漢為涅氏縣地,晉置武鄉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榆社縣。據《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榆次縣吳卓信補注說:“《汲冢周書》:昔烈山氏,帝榆罔之后,其國為榆州。曲沃滅榆州,其社存焉,謂之榆杜。”因縣北榆社故城為名。

  文水縣:西漢為大陵縣,王莽改名大寧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改為文水縣,因縣境有文谷水故名。

  中陽縣:戰國時為趙國中陽邑,漢置中陽縣。金改為寧鄉縣。1914年因與湖南省寧鄉縣重名,復改中陽縣。據《孝義縣志》,中陽縣,以“汾水之陽,是邑中處”得名。

  興縣:唐稱合河縣,金置興縣,似取興金朝所置之義。又據《名勝志》:“興縣以近新興郡而名也。”

  汾陽市:西漢置茲氏縣,王莽改名茲同。晉置隰城縣。唐改西河縣。明置汾陽縣。據《明史·地理志》,汾陽縣,奉宋金元汾陽軍,汾陽軍取義則因地當汾河之陽。1996年設市。

  臨縣:北周置烏突縣,隋開皇元年(981年)改為太和縣。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縣為臨泉縣,以縣北之臨泉水故名。又據光緒《山西通志》,臨縣,以縣城東臨湫水(又名臨川河)為名。

  方山縣:漢為離石縣地,北齊文宣帝時置良泉縣,故治在今峪口公社南村。隋大業三年(607年)移治方山鎮,遂改名方山縣。據《元和郡縣志》方山縣。以城在方山之下,故名。

  孝義市:三國魏置中陽縣。北魏置永安縣。唐改孝義縣,據《讀史方輿紀要》載,縣名以縣境有孝水和義水得名。一說以邑人鄭興孝行聞名,敕賜縣名曰孝義。1992年設市。

  柳林縣:1971年以離石和中陽二縣西部地區設柳林縣,縣治駐柳林鎮,因名。

  嵐縣:北魏置岢嵐縣,兼置嵐州。隋開皇中年并入靜樂縣,大業八年(612年)置嵐城縣。明洪武初年改為嵐縣。據《元和郡縣志》,嵐城縣,因岢嵐山得名。

  交口縣:1971年由中陽、靈石兩縣析置交口縣。縣以原交口公社為縣治得名。

  交城縣:漢代為晉陽縣西境,北魏屬受陽縣,北齊置牧官于此,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交城縣,以縣城位于汾、孔二水相交處,故名。

  石樓縣:漢置土軍縣。北魏改名吐京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石樓縣。據《元和郡縣志》,縣因縣東南有石樓山得名。

  侯馬市:西漢置絳縣,東漢為絳邑縣。清設巡司。1958年設侯馬市,以原侯馬鎮為名。

  汾西縣:西漢置彘縣,東漢為永安縣。北齊置臨汾縣,兼置汾西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據《元和郡縣志》,汾西縣,取義城當汾水西岸。

  吉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置吉昌縣,五代唐避李國昌諱,改名吉鄉縣。明為吉州。宋置吉鄉軍,元稱吉州。據嘉慶《一統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1912年改為吉縣。

  霍州市:周初為霍國,據嘉庚《一統志》,以縣東霍山為名。金稱霍州。1912年改為霍縣。1989年設市。

  安澤縣:1914年定名安澤縣。據民國《重修岳陽縣志》。初治當今古縣治,以地當安吉嶺和澤泉間得名。

  大寧縣: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大寧縣,取義大吉大寧。

  浮山縣:漢為襄陵縣地,北魏置葛城縣,北齊并入禽昌縣。唐武德二年(619年)于今古縣村置浮山縣。據《元和郡縣志》,以縣西浮山為名。

  古縣:1971年由安澤、浮山兩縣析置古縣。古縣,因原古縣鎮為縣治故名。

  隰縣:漢置蒲子縣。隋改隰川縣。唐稱隰州。據《太平寰宇記》載:以縣南有龍泉,地濕,因名隰。1912年改為隰縣。

  襄汾縣:1954年由襄陵、汾城合并置縣。襄陵以晉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晉國都,因汾河流經得名。襄汾,取襄陵、汾城二縣首字為名。

  翼城縣:東漢為絳邑縣之翼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翼城縣。據《翼城縣志》,城當翔翱山下,山形如鳥舒翼,以山形為名。

  永和縣:隋置永和縣。據《元和郡縣志》,以縣西北永和關為名。

  鄉寧縣:北魏延興四年(474年)置昌寧縣,唐改鄉寧縣。據嘉慶《一統志》,后唐避李國昌諱改昌寧為鄉寧。又據《郡縣釋名》:“鄉寧縣,蓋合呂鄉、昌寧之名為名也。”

  曲沃縣:漢為絳縣地,后魏始置曲沃縣。據《讀修曲沃縣志》,因古曲沃城為名,古曲沃得名于境有沃水并縈回盤旋,是為曲沃命名之由。

  洪洞縣:漢置揚縣,東魏初置洪洞鎮。隋置洪洞縣。一說洪洞,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濤澎湃。又據《舊唐書·地理志》,取義縣北之洪洞嶺。又據《山西通志》:“縣北五里有洪崖古洞,縣以洞名。”

  蒲縣:古稱蒲子國,因唐武帝堯時蒲伊子隱居于此,而名。隋代稱蒲縣。一說,似當以盛產蒲草為名。

  聞喜縣:據《漢書·地理志》,漢武帝行至此聞南粵大捷喜,因置聞喜縣。

  新絳縣:漢置臨汾縣。明為絳州。1912年改稱新絳縣,以絳縣相對命名。

  垣曲縣:戰國時為魏國王垣邑,漢置垣縣。宋改為垣曲縣。據《垣曲縣志》,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按,垣指黃土高原地形,意為陡峭的山上平地),曲指河曲,縣當黃河九曲之一,因稱垣曲。

  河津市:秦置皮氏縣。北魏為龍門縣。宋置河津縣。據《讀史方輿紀要》,河津縣,地當黃河、汾水匯流處,城當濱河要口,因名河津。1994年設市。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山西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