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 教學工作總結 / 正文

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通用34篇)

2024-05-04 教學工作總結

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8

參加語文教學工作六年了,依然清晰地記得以往的教師向我提出的忠告:“做教師的僅有上好課,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于是我認真閱讀眾多的語文專業報刊雜志,吮吸知識的營養;努力回憶從小學到大學期間給自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師長們的教學方法,尋求可資借鑒的教法;不厭其煩地翻閱大學中學過的《教材教法》課本,獲得指導實踐的理論基礎。經過努力,漸漸地構成了自我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要明確,講授資料要準確,教學組織要嚴密,教學方法應靈活。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努力以此來衡量、規范自我的教學行為。

也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吸收了語文教學領域中不少新的理論、觀念。

主要有:1、教學過程不只是教師教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

2、教學中不但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不能把學生視為灌輸知識的容器。

3、教學不僅僅要求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語文本事,發展智力,并要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4、教學不但要研究教法,還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本事,等等。

隨著教學理論認識水平的提高和素質教育思想的確立,我重新審視自我的教學行為,就愈來愈感到自我所謂的好課標準還有好多不足,明顯地感到自我的觀念總是難跟上時代社會發展的步伐。我不得不努力地去反思自我的語文教學,歸納起來,我的語文教學存在著以下弊端:

一、不敢超越課堂。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受到啟發后對某一資料構成了興趣,課后能夠繼續進行主動地有目的地學習,那么,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才能從“學會”上升到“會學”、“善學”。我心里明白,超越課堂對學生是多么重要,但我沒有這樣做,也不敢這樣做。我只明白利用好課堂40分鐘,讓學生學好課本上的知識。期望學生對中國古代、現代文學名著充滿了好奇和渴望,但如果能趁熱打鐵,鼓勵學生的文學修養,那該多好。可是我不敢這樣做,在很多人的眼中,這些名著是“難書”,他們會不答應,學生哪有功夫看這種“難書”!所以,學了課文之后,我幾乎就停滯不前了。我此刻的語文課,除了帶領學生在課本中“游泳”之外,課外最多布置一點讀讀、背背、抄抄的作業,不能也不敢讓學生去廣闊的課外海洋中遨游、馳騁。所以,學生們剛升入初一的時候,看看他們寫的記敘文,眼睛一亮,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相當不錯嘛!可是,一年過去了,他們記人敘事的水平和剛入初一時的水平相比,似乎高不出多少。

二、不敢超越課本。教師在教好課文訴基礎上,超越課本,收集課本以外的材料,補充、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這對語文教師來說也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也不敢只是活脫脫的運用“嫁接術”移花接木的手法,可還得挖空心思說好話,違心地說它中心突出,構思獨特,因為我不敢超越課本。

三、不敢超越“教參”。《教學參考書》本來是只供教師參考用的,可是此刻眾多試卷的命題者供給的答案都是一字不差地照搬“教參”,閱卷人也是依教參畫葫蘆,離開了教參的說法就不給或扣分,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我也只是照“教參”宣科。我剛畢業經驗不足所以許多東西我自認為我是無論如何也理解不透,不會有更好的回答的。我想我的答案最多也只能算個“擦邊球”,可我也不敢把自我的理解告訴學生,也不敢引導學生去細加品味,只能把“參考書”上的答案抄在黑板上供學生“參考”了。不少課文,在分析段落層次時,時時感到自身的理解和“教參”的說法存在著差異,但自我最終不敢否定“教參”、超越“教參”,要么原原本本地把“教參”的答案抄在黑板上,要么只能簽名稀里糊涂,蒙混過關,讓學生去自由理解。

總之,我在語文教學中,不敢超越課堂,不敢超越課本,不敢超越“教參”。

我期望我的同行們不要存在類似我這樣的困惑,一個真正合格的教師必須要學會超越。僅有學會超越,才能發展自我;僅有學會超越,才能使學生發展;僅有學會超越,教育事業才能大踏步前進。

我的語文教學往往只重視文章資料的分析,對學生訓練的各類語文練習題也偏重資料的把握。這種呆板的教學與讓學生主動學習相違背的。

語文,承載著人類禮貌的精華,課文中美妙的故事、精湛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廣闊的視野,構成了該學科獨特的人文氣息與強烈的吸引力。但正在理解教育的孩子是否也這么想,語文在他們的眼睛里究竟是什么樣的被世人稱為“誤盡天下蒼生”的語文教學也隨著歷史的車輪,一次又一次地不斷進行改革。可是以前改革的目的更多的是對學科體系自我的完善,而不是為了滿足學習者本身的需求。正如一些語文教學專家所言的一樣,以往的語文教學對人的關注是比較疏忽的,缺乏對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習過程、理解知識的年齡心理特征、學習情感的關注。是學體本位的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大多是按照語文學科本身的知識體系,而不是根據理解者的心理發展需求。我們的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也大多是從成人的角度、從教學的角度來研究問題、制定方案,而忘記了我們所從事的對象——學生的需求。換一種思路:在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是否能夠聽聽主角——孩子的聲音,我們是否能夠從孩子的視角來反觀我們的語文教學。

對于我來說,永遠是不斷向同行學習,學習,再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