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讀書心得 / 正文

《于丹莊子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精選35篇)

2024-05-24 讀書心得

《于丹莊子心得》讀書心得體會 篇29

齊物與逍遙 --讀《莊子》為什么學生一讀到現行中小學教材中的涉及到莊子思想的文章就說讀不懂?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舒服反而覺得心累?為什么中國人在祝福別人是時,常說“長命富貴”?為什么中國文人都有山林情結?……如果要尋求答案,可以讀讀《莊子》。莊子影響了中國二千多年的思想,雖然不是正統,我們日常生活中卻到處都有莊子的影子。莊子的思想龐雜,也有許多矛盾之處。主要思想可以歸結為齊物論和逍遙觀。齊物論有三個方面的意思,生死一樣,沒有是非,物我一體。莊子強調人與環境和諧共存,他認為人和物是一回事,都是氣聚而成。人死了,就是氣散了,氣會變成另外的物。莊子把生和死看成是一回事。“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知北游》) 沒有是非,今天就有現成的例子。把順德改成佛山市的一個區,不少人都認為這是胡來(非),那是因為市民只從順德本位著眼。如果將目光放到全省或全國,就會覺得這種做種法是對的(是),是與非有什么區別呢?前天,中央電視報道黑熊傷人事件,對黑熊是殺還是保護,專家的觀點和村民的觀點絕然不同,誰是誰非也沒有定論。對環境的破壞,無異于自殺。這是我們的共識。莊子認為天地萬物與我是共為一體的,他在《大宗師》里說:“假于異物,托于同體,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始終,不知端倪。”把人從拘束的形體中解放出來,真正與宇宙同體。當人把對死生的觀察點從個體移到超越個體的另外一個更高的、更普遍的存在時,死生的界限就消失了。也就是說,當人把個體與整體結合在一起時,人就超越了對死的恐懼,是非沒有了,物我的界限也就沒有了,人類從另一個層面上獲得了自由,這就是莊子所說的逍遙。在《逍遙游》、《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中,莊子提出,要達到徹底的逍遙,就要做到“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將功名去掉,一點也沒有掛念,悠然自適的生活,“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逍遙就是要過天然的生活,自任自適如不系之舟漂流于人生的大海上,在可悲的命運中愉快地渡過去。這就是逍遙了,這就是解放自己了。當一個人理性地把自己和一個永恒的、無所不包的宇宙結合在一起時,個人的存在也就是一種無限。這樣,胸襟就會變得寬廣,人生的得失禍福、窮達貧富無足縈懷。世俗紛擾沒有了,只有內心的寧靜。 “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人所要求的不過是鷦鷯和偃鼠一樣的生活而已,只要擺脫了世俗觀念和事務困擾,人就逍遙了。清靜無為,清虛寡欲,不以外物為思想的對象,注重個人內心的修養,就達到了“至人”的境界。就可以逍遙了。莊子的思想是承老子而來,他的理想是追求一種安寧、恬靜的心理環境。讀《莊子》也不失為認識世界的另一法門。 讀《莊子》,我懂得了許多。借助于《百家講壇》的神力,沉寂了很長時間的莊子也終于開始風光起來,他的人生哲學也變得流行起來。什么“逍遙游于物外,”什么“無為,無功,無名”,追求絕對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們也不要忘記了,莊子也是犬儒主義的創造人,莊子的“自由精神”混合而顯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國倡導莊子精神實在不是時候。《莊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為大家公認,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絕,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我要補充的是:《莊子》中還有大量言論,體現了一種非常糟糕的駝鳥智慧和烏龜哲學。莊子一方面大罵世俗,一方面又反復說要“不譴是非而與世俗外”,也就是說,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無條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處,一方面大談“不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誡人們要“與物周游”,“與物為春”,莊子一方面是大膽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又奉行“識時務者為俊杰”的現實主義策略。莊子的想像更多地體現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實際行為上卻認同價值顛倒的現實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觸及實際的“神游”而已。其實這看似矛盾的兩個方面的結合才是完整的莊子,它們共同組成了人生態度。所謂“犬儒主義”,指的是個體與社會之間的一種畸形關系。犬儒主義誕生于公元5世紀的希臘,它指一種對文化價值的對抗精神,一種深刻的懷疑,它認為世界是不值得嚴肅對待的,不妨游戲。到了現代,犬儒主義的含義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對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絕的態度沒有變,犬儒主義雖然對現實不滿,但是又拒絕參與社會世界,或遁入孤獨和內閉,或轉向任誕的審美主義,而其骨子里則是虛無主義。他們對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離意識,但是卻不敢或不愿與之正面對抗,而以一種嬉笑怒罵、冷嘲熱諷的處理態度來曲折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妥協混合的矛盾立場。犬儒主義不僅僅表現了現實的黑暗,或者現實世界中道德的顛倒和價值的真空狀態,更是人們對于這種顛倒和真空狀態的麻木,接受乃至積極認同,犬儒主義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堅持起碼的是非美丑觀念,不但對現實不抱希望,而且對未來也不抱希望。犬儒主義的核心是懷疑一切,不但懷疑現實,而且也懷疑改變現實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犬儒主義是一種深刻的虛無主義。這種虛無主義有可能現為死氣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現為裝瘋賣傻,裝神弄鬼。犬儒主義常常出現在社會黑暗,絕望感彌漫的歷史時期,這個時候的突出特點是現實世界的無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兩者相互強化。在這個意義上,大概莊子的確算得上是中國精神界的導師,它應和了當今中國的普遍的社會冷漠,試圖通過內心的所謂“寧靜”來掩蓋現實社會中的無奈。在目前中國的情況下,莊子人生哲學的流行所導致的只能是全社會的犬儒主義,它可許能夠培養出一批不問世事的逍遙派,卻永遠也不可能培養出積極參與的現代公民,這難道是我們需要的嗎? 莊子繼承老子的道家學說,進一步闡釋了道。 道家在一定的意義上否定了儒家思想,認為儒家所推崇的仁政是世間罪惡的根源。的確,君主得到權利最好的途徑就是戰爭,要鞏固自己的江山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強自己的實力,籌建軍隊,抵御外來的侵略就是戰爭,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要用臣子的血肉之軀,帝王的寶座是坐在無數尸骨上的。他們卻用仁義來遮蓋這一切,他的仁政束縛了多少人的思想。在秦始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人類的思想就被禁錮了,千百年來的學者寒窗苦讀,只為金榜提名,真正用到的又有多少,為了這一個榮譽多少人浪費了自己的一生。科舉三年一次,千千萬萬的學子中才取幾人,范進就是為了它束縛了自己大半生。道家所提倡的自由是真正的逍遙游,在社會中想要得到身體的自由可謂是難上加難,但是精神的自由卻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沒有貴賤尊卑的隔閡,沒有仁義禮樂的束縛,沒有功名利益的追逐,用晨鐘墓鼓去撫慰無助的心靈。 孔子的儒家實在是太理想化了,是在當今社會幾乎不能實現的,雖說有夢想是好的,但是這個夢想對當代人來說有些過高了。在儒家的經典下奴役了上百年,連反抗的力氣也沒有了,我們所有的青春,一生中最燦爛的時候就被掩埋在無盡的筆墨中,濃重的書香氣籠罩著整個中國,那曾經騰飛于九洲之上的龍如今早已被馴服,回想當年桀驁不遜的飛舞于九天,似乎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讀完《莊子》,我的感想就是,在九洲之上的那朵艷麗的奇葩正在逐漸的沉入墨的海洋。 莊子略略一看,像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而細細探究,莊子其實是一個對現實世界有著強烈愛恨的人。雖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充滿著對當時世態炎涼的悲憤與絕望。 莊子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主張“無為”,放棄生活中的一切爭斗。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逍遙自得,成為濁世中的清醒之人。 當莊子的妻子病死時,好朋友惠子前來吊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責問道:“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后,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莊子的的確確是看破了生死,他認為人的生死是必然的,死亡意味著新生,而新生也代表著死亡。 不得不說,莊子是一個復雜的人物,他雖看破生死,卻有著強烈的愛恨情感,他一貧如洗,卻又逍遙自得。這樣的一個率性而為、有獨特人格魅力的人,實在是不可多得啊 莊子的思想學說與老子一脈相承,而又有變化。無論在哲學觀、社會觀、人生觀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思想更為復雜。在哲學上,繼承了老子的道以及自然無為的思想。在社會觀上,崇尚“至德之世”,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精神。在人生觀上,追求絕對的精神自由,也有全性保身的思想。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