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觀後感 / 正文

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后感

2023-01-07 觀後感

郭永懷(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山東榮成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近代力學事業奠基人之一。

1956年9月,郭永懷突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領導和參與了我國核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工作,倡導了高超聲速流體力學、電磁流體力學、爆炸力學的研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力學人才,為我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1968年12月5日,乘坐飛機失事,壯烈犧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與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用生命保護了重要科研數據資料。1999年,郭永懷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是該群體中唯一一位在核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三個領域中均作出重要貢獻并被授予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郭永懷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離開家遠渡重洋求學報國,回國后為國防事業而嘔心瀝血,直至1968年犧牲在核武器研制的秘密時期。對于這樣一位無名英烈,在那特殊的歷史階段沒有宣傳、沒有報道,他的事跡一度鮮為人知。即使在1999年9月中央授予23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時,許多人對于郭永懷這個名字也還是陌生的。在他的家鄉山東榮成,家鄉人、甚至他的父母、親屬知道的只有他生在榮成,留學美國,無法知道他所從事的工作和對國家的重大貢獻。這個謎,讓家鄉人民牽掛不已,生他養他的故鄉更期待還原一個有血有肉,有濃厚家國情懷的郭永懷。

于是,早在2023年榮成市委就派出采訪組全面收集了郭永懷各時期的人生軌跡,采寫了2萬多字的長篇通訊” 永不隕落的兩彈之星——共和國兩彈一星功勛郭永懷追記”,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中宣部發出“新聞閱評“,《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中國科技報》《光明日報》等紛紛轉載,多家電視臺爭相采訪報道。同時榮成市在中科院力學所等單位的熱情幫助下征集了郭永懷生前相關遺物,為建立郭永懷事跡展館打下了基礎,并于2023年在市博物館廣場東側豎立了郭永懷的雕像。

在新時代,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郭永懷的偉大精神,榮成市委市政府于2023年啟動了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的建設。陳列館位于榮成博物館一層,展覽面積2000平方米,共分8個展廳。陳列館用_多張圖片、200多件珍貴文物、5個視頻,形象的展現了郭永懷無私奉獻、以身許國的家國情懷。

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后感(六)

1965年,郭永懷曾經講過:“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特別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員,衷心希望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早日建成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來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他為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他肩負著發展我國近代力學和尖端科學事業的重任,郭永懷始終有一種緊迫感。因此,他總是不知疲倦地工作著。他的工作日程表永遠是排得滿滿的,力學所和有關單位的業務問題,事無巨細,他都要親自過問;大批文件和科研報告需要他處理。他從不午休,晚上經常工作到深夜;他沒有節假日,不是照樣到所里上班,就是在家里埋頭書案,博覽群書。正因為他無休無止地追求著新的知識,所以對國際上近代力學和尖端技術發展的新動向總是了如指掌,對各種復雜的課題總能做具體入微的指導。在國外,他有過一些業余愛好:喜歡集郵,對于音樂有很高的鑒賞力,回國后,由于工作繁忙,就很難得有時間去過問他珍藏的郵集或欣賞優美的樂曲了。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觀后感作文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