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

2023-09-05 心得體會大全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 篇5

民以食為天,人對糧食的需求與生俱來。記得小時候老家那兒把凡是能填飽肚子的食物統稱為糧食。雖然每天與糧食形影不離,但在相伴的歲月里,我還是感慨無限的。

我的童年時代,感覺最深的是對饑餓的記憶,好像沒有吃飽時候。鄉下人每天一見面,第一句話問候語就是“你吃了嗎?”直到我讀大學時才改了見面說這句話的習慣。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人基本上每天只吃兩頓飯,玉米、紅薯、野菜是主要食物。外婆那兒老南瓜多,到了春天青黃不接的月份,就是天天老南瓜稀飯,時間長了,見著這個就頭疼。由于是吃的都是粗糧、野菜,胃都脹大了,成年壯勞力一餐吃近十斤糧食的人并不少見。那年代如果家里來了客人,外婆一般是弄點面條給客人吃,這時會讓我們到鄰居家去玩一會兒,面條的香味就飄出屋子,飄到了鄰居家,我們留著口水趴在門縫里遠遠望著。

記得讀高中時是在學校寄讀,每周要從家里帶糧食交給學校食堂,吃的主食是玉米飯,兩天一餐米飯,吃飯時是十人一組,一組一個小鋁鐵盆,每人只有半洋瓷碗飯。當時師傅做的玉米飯,里面有好多面疙瘩,疙瘩中間有時還是生的,有時水加多了,硬的連那鐵鏟子都挖不動,讓處于正是青春發育期的娃娃們營養不良,不時發生同學到相鄰村民田里偷紅苕、蘿卜、水果充饑的事件。那時到餐館吃飯除了錢,還要糧票,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到縣城里買書,因糧票少,兩人只吃了三個饅頭。剛參加工作時,就聽一位長輩說,同事老孫是很有學問的人,讀過大學,只是三年困難時期因無法忍受在學校的饑餓就放棄了學業。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后,農村土地包產到戶,人們才從饑餓中慢慢地解放出來。老家那兒什么都可以賣,就是不賣糧食,可能是餓怕了。

去年春天,我到省城里去看望一位老師,他是一名退休的教授,不抽煙,也不喝酒,帶點什么合適的禮物讓人還費了大心,左思右想,最后決定送點家鄉的冷水田里生產的大米和植物油,當時我還是心存顧慮,覺得有些土氣,沒想到老師高興得不得了,說他好長時間沒吃到這些好東西了。老師的話,讓我心里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十年前我到鄉下看親友,常和一些老人拉拉家常,讓老人們擔憂的是農村外出人口增多,承包地撂荒,特別九零后的年輕人基本不會干農活,或者根本就沒打算當農民,如此下去,沒有人生產糧食,不知道今后大家吃什么?

近年來,我因工作關系經常深入到遠離縣城幾百公里的土家山寨,水泥路已經沿伸到農戶家門口,不少外出打工人員返回,帶來外面的信息,有的開辦了自己的企業,有的開辦了農家樂,帶領一方鄉親富了起來,可鄉親們并沒有放松對糧食的生產,我偶爾走到田園里看一看,那莊稼長勢真是喜人。老鄉告訴我,近幾年糧食年年豐收。并說,種田人沒有糧食吃,那可是丟人的事!

在計劃經濟的年代,糧食局是最好最大的單位,家里如有人在那里工作肯定是令人高興的,如今縣糧食局已經成了最小的單位,可以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后河西,糧食局鄧局長開玩笑地說,別看我們單位小,我們管理的糧庫,有吃有喝時沒人關注,一旦受災胃它可是最重要的單位呢!

糧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人的命根子。從某種意義來講,珍惜糧食就是珍惜了我們的生命,也是珍惜了社會的財富。父母只能給了我們生命的長度,糧食給我們的卻是生命的寬度和厚度,糧食要陪伴我一生。古詩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愛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源源流長的美德,我們要以感恩之心愛護它,更要加珍惜它!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糧食安全心得體會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