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 工作總結大全 / 正文

監察年終工作總結

2024-02-01 工作總結大全

監察年終工作總結(篇6)

*年,市司法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突出“法律服務促發展・法治文化潤民心”工作主題,以打造中西部地區“法治環境最佳、法律服務最優、法治文化最濃”的法治成都為奮斗目標,深入開展法治大講堂,著力推進法律服務提檔升級、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務,有力保障了“五大興市戰略”的有序有效推進,書記和司法部副部長兩次批示給予肯定,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多次報道成都的經驗做法。

以市委1號文件印發了市“六五”普法規劃,發動全市人民參與制定了法治城市創建考核評估指標體系,法制宣傳教育進入了法制化、常態化和剛性化的軌道。按照市委主要領導要求,結合全國法治城市創建,牽頭開展了以“人人講法・共建和諧”為主題的法治大講堂,在全市唱響了主動學法、時時尊法、自覺守法、事事用法的主旋律。今年以來,我市治安案件立案下降9%,全市信訪量同比下降50%。據市民調中心調查顯示,**%的群眾對當前法律服務的質量感到滿意,90.9%的群眾對權利受損時依法得到法律救助的狀況表示滿意,95%的群眾在遇到矛盾糾紛時首選法律手段解決問題。

(一)深入開展法治城市創建活動。廣泛發布公開信征求群眾意見,依托全市316個基層司法所,召開上千場征求意見座談會,發放問卷21萬余份,全面升級我市創建法治城市測評體系。在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全面開展法治縣(市)區創建考核評估,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全程參與考核,一系列惠民措施在法治實踐中產生,使群眾享受到更加規范全面的公共法律服務。以“民創、民建、民享”為特征的“民本式”法治城市創建模式,得到司法部的充分肯定,**區新鴻社區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普法依法治理通訊》刊載兩期反映成都法治城市創建的經驗材料。

(二)深入開展“依法辦事好干部”大教育。建立了各級干部學法用法守法的剛性考核制度,把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等作為領導干部年度述職和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把法律知識考試合格作為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的必備依據。各級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會前法治專題學習940余場、2.4萬余人次,舉辦干部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600余場6.2萬人次,公職人員學法守法培訓3500余次、培訓15萬余人次,提高各級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切實加強基層干部法治教育培訓,“兩委”干部和議事會、監事會主任法制培訓2240場7.8萬人次,提高了基層干部自覺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層事務的能力,保障了基層民主在法治軌道中有序運行。

(三)深入開展“文明守法好市民”大討論。把群眾作為法治大講堂的推動主力、宣講主角、受眾主體,發動群眾講述法治故事、表演法治節目、調解矛盾糾紛,組織群眾通過法治龍門陣、法治壩壩會等形式,廣泛開展“我愛我家・依法自治”等專題討論,形成人人來講法、人人來傳法、人人來說法的新格局。圍繞文明交通、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熱點開展專項法制宣傳教育10.3萬場366.4萬人次,開展“市民旁聽庭審”9.2萬余次,在金沙講壇開展法治專題講座56次,在電視臺、廣播電臺開設普法專題節目742期,成都日報刊載法治成都專刊50期,提高了群眾的法律知識水平。舉辦了首屆“我最喜愛的普法員”和“誠信守法先進企業”評選活動,營造了學法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

(四)深入開展“法治文化聚民心”大行動。堅持多用視頻少用板報、多講故事少講法條、多發用品少發資料,打造群眾看得見、聽得懂、摸得著的法治文化傳播載體,切實發揮法治文化引導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的積極作用。開辟各類媒體普法專欄,*縣在公眾信息網上開辟全民法制教育專欄,**區在《今日武侯》報上開設“法治在線”和“法治大講堂”專欄。組建群眾性法治文藝團隊2024個,自編法治文藝節目*個,舉行群眾性法治文藝活動6000多次,惠及106萬余人次,舉辦了首屆全市法治書畫大賽,在寓教于樂中傳播法治文化。投放法治公益廣告9.6萬個(次),發送法治短信(彩信)2.4萬條229萬人次,發放法治文化用品30萬余個,建成法治文化廣場、公園、走廊**萬平方米,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文化熏陶。

(五)深入開展“送法惠民進萬家”大走訪。把送法惠民列入市委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的內容,組織開展了“走基層進萬家・法治成都惠民行”活動,形成了各級各部門上門講法、以案釋法、包村援法的`能動型普法模式。組建了1760多人的普法講師團和送法小分隊,培育兼職群眾性普法員7700多人,編印發放《法治故事讀本》等普法讀物163種145.7萬余本,在1422個村(社區)和7個保障性住房安置小區建立法律服務工作室,把法律知識送進千家萬戶。開展送法進工地、進企業、進學校活動,開辦農民工法制夜校627個,編發農民工法制讀本48種21.6萬本,深入工地開展法律咨詢41.7萬人次,進企業開展法治專題培訓28.3萬人次,建設青少年法治教育陣地*個,開展法制教育與實踐活動1930場*萬人次。開展服務天府新區和“北改”工程建設專項法律服務活動,圍繞群眾關心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等問題開展法律咨詢600多場3萬余人次,金牛區舉辦了“服務和保障北改法治大講堂活動”和“法治大講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專項法制宣傳月活動”,切實增強了群眾對黨委政府重大決策的理解和支持。

推進城鄉一體法律服務體系向基層延伸,規范發展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業,為群眾提供集成化、便捷化法律服務,保障群眾更多地運用法律手段表達訴求、維護權益,保障了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順利推進。

(一)法律服務延伸到基層,為城鄉群眾提供便捷化法律服務。加強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在1422個村(社區)和7個保障性住房安置小區建立法律服務工作室,打造了疏導矛盾糾紛、了解社情民意、傳播法治理念的平臺,破解了全國普遍存在的法律服務資源城鄉配置不均的難題。公開招聘700多名法律服務社工,為群眾和基層組織提供法律咨詢,參與轄區內矛盾糾紛調處、社區矯正和刑釋人員安置幫教,實現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常態化和專業化。今年以來,共向村(社區)“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提供法律建議1500件次,接受法律援助申請1683件,開展專題法制宣傳**次,電話受理法律咨詢12.5萬人次。

(二)實施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為困難群眾提供人本化法律服務。新建成2個規范化法律援助接待受理大廳,在彭州、雙流、新都、溫江等9個區(市)縣建立30個規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彭州、雙流、溫江等區縣升級法律援助視頻系統并延伸到村(社區),為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提供便捷通道。開通了24小時值守的法律援助熱線和在線咨詢平臺,開辟了重點群體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形成了“援助標準均等化、工作網絡一體化、人性服務全域化”的法律援助模式,法律援助的覆蓋面和便捷性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在全市35個行業群眾滿意度網絡測評中連續兩年居第一。今年以來,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198件,服務困難群眾5.3萬人次,妥善處理多起涉及人數多、影響大的農民工群體性事件。

(三)培育壯大現代法律服務業,為經濟社會提供高端化法律服務。強力推進法律服務業的業務高端化、機構品牌化、管理現代化、人才復合化,推進法律服務向知識產權、國際貿易、金融證券、期貨保險等高端領域轉型升級,法律服務業的總量、門類處于中西部領先水平,提升了成都的法治形象和競爭軟實力。新都區圍繞“北改”工程中的重大項目,實施以“五個一”為核心的組團式服務機制。溫江、雙流、郫縣積極參與當地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市局與高新區社會事業局聯合成立了“高新區工業園區法律服務中心”,搭建法律服務高端平臺。今年以來,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件,服務困難群眾53415人次;全市律師辦理各類訴訟案件46767件,擔任法律顧問8050家,為天府新區的200余個重大項目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公證機構辦理公證43.64萬件,為成都鐵路樞紐工程、二環路改造、地鐵4-7號線建設、西博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提供公證服務**件;司法鑒定機構受理各類案件**件,采信率達到99%。

狠抓人民調解組織的網格化、隊伍的專業化和機制的無縫化,形成了人民調解組織為主體,專業性和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為兩翼,各類調解組織無縫銜接的人民調解新模式。

(一)建立全覆蓋的組織體系。在社區和院落設立了矛盾糾紛調解室,在交通、房產、勞動爭議等領域和家具、餐飲、汽車、電器等13個行業建立了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等區縣積極探索在城鄉糾紛較多的協會中設立人民調解組織,形成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的組織體系,努力使矛盾糾紛早發現、早調處。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設立市人民調解指導中心直屬調委會,有效地克服了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不能調解跨區域、復雜性矛盾糾紛的障礙。

(二)建立專業化的調解隊伍。加強人民調解員的專業化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方式發展150名專業人民調解員、352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和60名特邀人民調解員,成華區通過招聘社工形式,建立了“社區和諧員”隊伍。健全了人民調解員選拔、培訓、考核等制度體系,推行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龍泉驛、雙流等地進一步完善了專職人民調解員的管理制度。對全市3.38萬名人民調解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了人民調解公信力和成功率。

(三)建立無縫化的工作機制。建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統計、社情民意分析、社會矛盾風險評估等制度,形成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各類調解組織相互協作、相互支撐的工作格局。開展“人民調解化糾紛促和諧”活動,加強重大節假日和重要敏感時期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防止事態惡化和蔓延升級。與法院、檢察院、公安、信訪等部門建立了調解聯動機制,實現了人民調解與其他調解無縫對接,合力化解積案、消老案、攻難案。

平穩實現了與公安機關的社區矯正人員移交,與市法院、市檢察院和市公安局聯合制定下發《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細則》。建立了社區矯正和刑釋解教人員信息管理數據庫,在19個區(市)縣司法局和256個司法所建立了社區矯正電子定位管理系統,與上海浦東新區等地建立協作關系,有效防止了特殊人群因頻繁流動而脫管漏管。完善了刑釋解教人員回歸登記、檔案管理、檢查走訪等制度,健全社區矯正人員審前評估、分類矯正制度,建立無縫銜接機制。實施“自強創業工程”,健全教育培訓、就業保障、社會保險等救濟制度,幫助刑釋解教人員解決就業、生活等困難。溫江、新津、新都等區縣創新安置幫教形式,加快集食宿、教育、培訓、救助、就業、心理咨詢等為一體的新型過渡性安置基地建設,促進社會安全穩定。全市社區矯正人員無一脫管漏管、無一重新犯罪。

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機關制度化信息化建設及黨的建設,促進了隊伍素質和整體形象雙提升。

(一)干部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堅持崇尚實干的用人導向,新提拔處級領導干部3名。堅持干部多崗位鍛煉制度,選派2名干部到鄉鎮、信訪部門鍛煉,選派3名同志到上級單位幫助工作,對19名干部進行了輪崗交流,增強了干部隊伍活力。健全干部學習培訓考核制度,強化思想政治培訓和專題業務培訓,全年組織局級、處級領導干部參加各類培訓117人次,組織各類機關公務員培訓班33期,培訓人員達3941人次。大力表彰宣揚先進,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獲得全國表彰4個,全省表彰8個,全市表彰53個,個人獲全國表彰17名,全省表彰25名,全市表彰89名,充分發揮了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二)機關制度化信息化不斷完善。進一步修改完善和制定了年度目標績效考核辦法、機關干部問責規定、政務督辦工作規定、督查工作制度、協同工作制度、效能監察辦法和機關干部獎懲辦法等10余項制度。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完成了政法專網工作,全面升級擴容了全市司法行政OA辦公系統,實行了文件網上傳閱、信息網上發布和網上辦公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國家司法考試全程網絡管理工作平臺,為考生提供從報名到資格認證的信息服務,促進了司法考試的規范化管理。

(三)調研信息和宣傳工作成效明顯。組織全系統圍繞重點工作開展課題調研,努力推進成果轉化,在《中國司法》《**司法》等刊物發表領導署名調研文章20篇,在司法部和市委刊物發表調研文章7篇,完成了全市社會軟科學課題立項申報和全市優秀社科成果申報。()信息工作進一步取得突破,經驗做法被司法部刊發2期,并獲得司法部領導肯定性批示。省司法廳采用信息18條、市委辦公廳采用信息12條,在107個市級部門中排第16位,市政府辦公廳采用信息26條,均提前超額完成信息目標任務。全年編發《市司法行政簡報》143期,可讀性、指導性增強,展示了司法行政工作成效,擴大了對外影響。

(四)基層黨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召開創先爭優總結表彰大會,對創先爭優活動中表現突出的21個“先進基層黨組織”、49名“優秀共產黨員”進行表彰。開展“三亮、三比、三評”和“蓉城黨員先鋒工程”等活動,成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法律援助志愿服務總隊”,增強了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開展“走基層進萬家・法治成都惠民行”主題活動,共發放法律服務便民聯系卡13萬余張,對口聯系村(社區)426個,開展訪貧困送溫暖活動123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個,走訪探望服刑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及其家屬4383人次,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2131個,增強了廣大干部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五)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修訂完善機關各項管理制度,試行崗位廉政風險防控信息系統,構筑長效化、科學化的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機制。扎實開展創先爭優、干部作風教育整頓和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等活動,加強機關財務管理、公車管理和會議慶典清理。全局呈現出廉政勤政、風正心齊、實干當先的良好態勢,沒有一起違法違紀行為,沒有一件黨風廉政投訴舉報,沒有一個因干部作為問題引發的信訪案件,沒有一筆資金違規使用。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監察年終工作總結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