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2023讀書心得(經典七篇)

2023-09-07 心得體會大全

讀書心得 篇6

四. 本書的評價和觀感

1、作為日本歪曲韓國史起點的高宗時代

在近代,韓國被日本所吞并,韓國歷史被歪曲,作者通過第一章,引入朝鮮的歷史中,告訴我們在朝鮮的古代歷史文化中,也有很多優質的積淀,儒教等傳統的文化也有其積極的歷史作用,并不是說完全受到了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沖擊,才有了近代的各種進步,包括儒教在內的傳統文化,演化到近代其自身也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著。

結合古代韓國優秀的歷史文化成就,筆者想說明的是,在被日本吞并之前,其傳統文化也在與時俱進,這是近代西方和日本的沖擊,造成了對韓國歷史認識的扭曲。

2、日本施加于韓國開國的暴力與歪曲

(1)高宗的開化政治志向性

作者力圖說明在在高宗時期,朝鮮是有意志向西方學習,打開國門的,包括光武改革在內的改革,都是十分有發展前景的,在這一時期,是近代化課題的歷史性的時期,作者十分推崇高宗時代的改革,反對國內國外對高宗時代改革影響力的否定,更多的想尋求歷史的真相,保持懷疑的態度。

(3)云揚號事件的捏造

我們都知道此事件絕對是日本蓄意挑起朝日之間的爭端,開啟對朝外交的事件,本小節更多的介紹了日本的陰謀和朝鮮的被迫簽署的《江華島條約》。在本節當中,我更多的體會到的是作者刻意回避了很多當時中朝之間的問題,就我自己看到了目前國內的許多關于江華島事件的文獻資料,在事件和條約的簽署過程中,中朝之間還是有很多交涉的,作者卻沒有在文章中體現,另外,在講述韓國國旗太極旗的問題中,突出與中國古代太極之間的根本不同,強調韓國文化的優越。

3.中日甲午戰爭前后日本施加的暴力

這一小節作者主要介紹了朝鮮對國際公法的認識、作為以及日本在甲午戰爭前后的暴行,我認為作者先介紹有關朝鮮的國家法,想說明朝鮮是努力學***的國際條約法律,通過學***與西方國家的交流談判中獲得更多的優勢,最起碼在復雜的國際政治斗爭中,能維護朝鮮的國家主權,希冀于永世做中立國;然而現實的情況是日本用武力將清**的勢力從朝鮮剔除,干涉朝鮮的內政,企圖獨自霸占朝鮮,朝鮮想通過國際法爭取過家的獨立愿望也變得遙不可及。

針對“朝鮮能了解多少國家法”的偏見問題,作者做了深入的研究,朝鮮**為了收集國際法和條約的信息所付出的努力,最引人注目的是1881年朝士視察團去日本調查,調查的結果寫成了《日本與各國條約》。

作者在這一小節中還刻意突出刻畫了閔妃的歷史故事,作者認為閔妃絕不是像韓國國民心目中所樹立的是一個貪圖君主權力的印象,相反,閔妃是一個熱愛讀書,尊重手下人,給君主提供有力建議的賢妻,沒想到,卻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殘忍殺害,無論是甲午戰爭的結局還是閔妃被殺,都是日本暴力干涉朝鮮內政的體現。

4.中國與日本對韓國自主近代化的妨礙

在近代化前進的道路上,由于韓國在過去無法獨立自主,始終受到周邊大國的干擾,無疑其近代化道路是曲折的。作者想通過近代化的許多舉措,來說明韓國曾近是有決心實現現代化發展,作者也說“近代韓國自主近代化的可行性”,無論是購進**、實行新式的貨幣制度,還是對電器設施的使用,個人認為確實還是可以的,就中國而言,最早使用電燈等設備也是在這一時期,或許就像作者認為的,如果沒有后來日本的侵略,韓國不是沒有實現近代化的可能。

在發展韓國產業經濟的過程中,確實**也做了不少舉措,充分證明了其有自主發展近代化的能力,作者也力圖證明這一點,但是我覺著,這些近代化的措施,到底在其發展的道路上有多少的影響力?在這一點上,作者還是乏善可陳的。

5、俄日戰爭與日本奪取韓國主權的步驟

本節中作者提到了“殖民地近代化論”,認為應該把殖民地近代化論改成機會剝奪論,我覺著還是比較有道理的。作者比較詳細的說明了在日本吞并韓國過程中簽訂的許多條約是偽造了皇帝的簽名,并說明了偽造的理論依據,我想作者在這里花更多的筆墨,為了是想讓在聽講座的日本人認識到韓國是被迫的、是被日本無力奪取了主權的。

在日本奪取大韓帝國的外交與內政的過程中,作者都從不同層次上加以批判,從文件、會議的程序上,更加說明條約是不能成立的。

6.韓國并和的強制與非法性

本節主要說明的是關于韓國的并合條約,詳細論證了這個條約是皇帝從來沒有承認過的。筆者也清楚地看到,在西方國際法體系中,由于代表權威脅而無效的主張是非常有說服力的,但在當時的背景下,又是怎樣的呢?歷史不能再回來了,歷史上有很多無奈。

作者做如此的說明,更多的想讓每一個聽眾,有著健康的歷史觀,應該糾正韓、日之間錯誤的歷史認識,讓日本的學生更多的、更加全面的了解當時的歷史真實的情況,清楚韓國的近代的歷史狀況,糾正以殖民地正當化理論造成的錯誤的歷史觀,只有這樣,兩國之間的關系才能順利的發展,更有利于東亞的和平發展。

7.東亞的未來——跨越歷史紛爭

作者在要談論東亞的未來之前,回顧了西方勢力到來之前東亞各國的中華主義,在朝貢冊封體制形成的東亞國際體系,中國是這個文明體制的中心,后來,東亞的各國都形成了各自的中華主義,到了19世紀后,東亞各國一直被動的接受西方的國際法秩序,作者認為,這是由于沒有去尋找東亞自身的傳統國際關系的基本精神,沒有把東亞的慣例作為法律規定去發展,只是急于理解和追隨西方國際法。我認為作者在這方面說的是有道理,以中華主義為中心道德倫理形成的東方朝貢體制,其核心內容是靠觀念和道德上的約束,而不是一紙規定上的條約,這與西方的是根本不同的,不單單是沒有把這種慣例寫入法律的問題,所以,我并不認為要把這種東亞的慣例寫入條約,這也是西方的文化部分。

東亞歷史上的悲劇是日本鼓吹亞洲盟友的結果。日本以“亞洲自由”和“武士道”兩種精神姿態引領歷史。它想進入大國行列,然后發展成軍國主義,最終把東亞世界變成戰場。作者認為,造成了這種的結果,是東亞各自經濟發展的背后沒有處理好東亞的國際關系,忽視了東亞關系的重要性。

作者還介紹了近代韓國歷史上對國家法的接受姿態,認為在今天的國際關系中有很多可以借鑒之處,弱小之國朝鮮與美國的友好通商條約試圖進入國際社會,消除與中國的舊關系,也就是朝貢冊封體制的殘余,這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p128-p129)

最后,筆者認為,要走向東亞共生時代,就必須改變對過去的認識和理解,讓東亞的知識分子在邊界之外聚集在一起,使東亞的未來更加和平美好。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讀書心得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