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最新讀書心得報告(錦集15篇)

2023-08-26 心得體會大全

心得體會一定要寫得深刻,才能打動人心,你是否苦惱于如何去書寫自己內心的心得體會?我們給你提供了以下的“讀書心得報告”,歡迎您來到這個網站愿您度過一個愉快的時光!

讀書心得報告【篇1】

李杜詩之比較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版次:2023-4-1

字數:560千字

isbn: ***

中國唐代詩歌標志著中國古代詩歌的高峰。唐代詩歌創作繁盛,題材豐富、風格多變、流派云集、體制齊全,作家作品普遍量多質高,據《全唐詩》收錄,詩歌總計有4.89萬余首,有姓名查證的作者2200多人。

唐詩成就非常卓著,是在封建政治和經濟進一步地發展加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相對比較開放,文化藝術普遍高漲的催促下,詩人們繼承并且發揚《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創作風氣,廣泛地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結果。它標志著中國古代的詩歌已進入到完全成熟的狀態。

唐詩高峰或奇峰綿延迭起,它使得寫詩吟詩的風氣在一種經典化的水平上變的社會化了。這是中國詩學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成就,是中國精神品質的新局面。后世景仰的“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作為高峰中的雙峰,在盛唐算是中國文化史一大奇觀。

即古人所謂“枕藉騷選,死生李杜”,他們就像天上的雙子星座一樣,永遠發放著光芒。

這種充滿生機和力量的詩學,體現了盛唐的氣魄和氣魄。換言之,李杜以盛唐的氣度和勇氣改寫或創新了中國詩學。作為封建社會的文人,他們對政治的警覺和對現實的敏感。他們的默契是現實主義的發展。

兩位詩壇圣者懷著為國家、為皇帝盡心盡力的遠大抱負,以滿腔的愛國激情,充斥著對國家的那份炙熱情感,使得國家的憂患或強盛、對人民的熱愛及對戰爭的憎惡盡流露于他們的筆下。但終是由于兩位大詩人生活的時代不同,家庭背景差異,且生活境遇不曾那么相似,以至他們的詩歌創作思想雖然是一致的,但在內容和風格上是不同的。

杜甫有兩句廣為人知的詩,一句是自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句稱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確,這兩位詩壇泰斗寫詩作詩都有自己的個性。李太白性格奔放,喜浪漫主義,《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蜀道難》等詩篇都是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描寫奇特的情節,塑造非凡的,獨特的性格。

杜甫則以現實創作主義為主,作為封建時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繼承了《詩經》、樂府以來現實主義詩歌的優良傳統,以進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藝術,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國家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各個階級和階層的生活真實,表達了廣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從而揭露了自開元、天寶以來將近四十年間的那個動亂時代的歷史面貌,為我們創造了以“三吏”合稱的《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以“三別”合稱的《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極富現實主義寫實的詩歌。故其作品被后世稱為“詩史”。

同時,正是由于兩位詩人藝術風格的不同,他們的詩歌在內容上趨于不同。李白的浪漫主義詩歌充滿了人們的驕傲和反叛精神。正如,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詩篇末處,憤憤然添加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兩句詩讓李白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把反權貴的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李白用剛正的骨氣、反抗的精神,表達了對權貴的不屑和抗爭!再看《行路難》詩歌結尾所說的“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盡管黑暗渾濁的政治現實阻撓著詩人施展才華抱負,但詩人依然執著地繼續探索追求,他相信終有一天要乘長風破萬里浪,高張云帆,直越大海,到達理想的彼岸。李白的詩歌高聳而崎嶇,藐視權威,真正體現了一個正直詩人的骨氣。

杜甫詩學,總體上,是一種充滿著歷史憂慮感的詩學。他身懷人道主義和悲天憫人之情。在杜詩中,心靈的直接表達,往往是憂國憂民的激情、對人民疾苦的悲憫和救民的情感。

杜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深刻地表現了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精神和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強烈的現實性。《春望》乃是“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家亡國破,景之哀人更悲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則是通過茅屋被秋風所破的慘狀以及屋漏雨濕苦景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寧愿自己受凍亦要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一向為世人所稱道的人道主義胸懷,因而,此詩曾被譽為富于人民性的優秀篇章。

不僅如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詩話》引舒張的話所說,“‘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而雄奇是李太白的絕招。”李太白寫黃河,黃河的大小緩急一直是那么隨心所欲,可以是“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可以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也可以是“黃河如絲天際來”(《西岳云臺歌送丘丹子》),可以是“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行》)。總之,“黃河路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在一種心理時空中,任其縱橫伸縮,都顯示出創造主體的非凡魅力和氣象。

杜甫比李白更腳踏實地,但他也用天地、宇宙、天地、古今、萬里、百年等詞來掩飾他的詩意勇氣。或如清人施補華《山見(同一個字)傭說詩》所云:“‘百年’‘萬里’‘日月’‘乾坤’少陵慣用之字。

”他要用乾坤囊括萬象,說是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洞庭湖,使得“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他以乾坤來描寫天下紛亂,有道是“妄念胡作逆,乾坤沸嗷嗷”(《送重表侄王淑評事使南海》)。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表現了心理時空的無限延伸,具有巨大的內涵,也是一個時代精神文化精神探索的體現。

宋人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說:“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少陵如節制之詩。”李白性格自由豪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韻,在詩體上,他擅長古歌行體,五言七絕,他的《蜀道難》就是這么長短參差。

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長鋪陳排比,因此律詩中的七律尤是他的長處。李白直抒胸臆多,樂則大笑,悲則大號。而杜甫含蓄曲折、沉郁頓挫,多于紀實,在安史之亂期間的作品,讀之更使人悲傷。

綜上,杜甫做詩,心思細膩,構思揣摩,講究聲律對仗、錘字煉句,注重以工力取勝,以節制為能,顯示大家風度于工整嚴密之中。而,嚴羽用李廣比喻李白,意味著李白詩才氣逼人,神采飛揚,不計較于聲律對仗的約束,以自己之法表現其瀟灑風流。李杜相較,驅遣詩筆各有擅長,李白舉重若輕,杜甫舉輕若重。

這種志向、負面報道和志向,一方面是同一個愛國t恤人的青春夢想和官場技能的缺乏所困擾,另一方面是被極端的無序所壓制和打擊,使李杜兩人晚年都徘徊不定,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生存危機和精神損失。晚年,他們都從歷史人物身上尋找寄托,調整精神,保持一些破碎的夢想。擇其大端而言,李白晚年加重了“謝東山情結”,杜甫晚年則是纏繞著“諸葛亮情結”。

由于有如此深刻的對生命意義的吟味和確認,這兩位詩壇泰斗在晚年郁郁不得志時,都各自以詩高呼自己的生命絕唱,吟唱出自己的祈盼及人生感慨。

后世景仰的“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作為高峰中的雙峰,在盛唐算是中國文化史一大奇觀。即古人所謂“枕藉騷選,死生李杜”。他們的詩歌創作思想雖然是一致的,但在內容和風格上是不同的。

李太白性格奔放,喜浪漫主義,并且充溢在詩歌中人民的自豪感與反抗精神。杜甫則以現實創作主義為主,在杜詩中,心靈的直接表達,往往是憂國憂民的激情、對人民疾苦的悲憫和救民的情感。“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

這兩位詩壇泰斗在晚年郁郁不得志時,都各自以詩高呼自己的生命絕唱,吟唱出自己的祈盼及人生感慨。在歷史的車輪上,杜甫和李白在盛唐和晚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是個的發展離不開兩位的詩歌造就。

詩仙,是那么飄逸;詩圣,是那么真實。兩種不同風格的詩歌在唐代盛傳。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讀書心得報告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