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教師讀書心得感悟5篇

2024-05-17 心得體會大全

教師讀書心得感悟【篇4】

暑期中,我讀了鄉村教師吳再柱的新書《鄉村教師突圍》,感受他的教學心得、風采,他的一個個故事看后再次令我感動。順著書中的內容,不難看出一位農村教師在自救和突破中的辛勤勞動。同為鄉村教師的我,自然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在充斥浮躁與物欲的當下,與許多光鮮和多金的職業相比,教書只是一份勉強糊口的工作;而在這樣一種清貧的生活中,不僅能不忘教育的初心,且以自己的方式不斷催逼自我發展的行為,是何等的難能可貴與不易!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校實施已久,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面對新的課程改革,不光需要有改革意識認真研讀,接受各種培訓,從而體會新課程標準體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但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迎接新的挑戰。

實施新課程,當我們“走進新課堂”的時候,才可以說真正“走進新課程”,當我們通過“新課堂”來展示“新課程”的時候,才可以說,真正實施了“新課程”。那么,課程教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課就成了實現新課程最重要的“生命線”。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對當前中國教育尤其是農村教育的譴責。比如,農村學生受條件的限制,既沒有課外書籍的**,也難以享受到少年宮和活動中心提供的校外教育服務,面對留守和安全的現實,假期中學生們最可能的去處是各種補習班,但吳老師疾呼著讓孩子過自己的暑假。

又比如,當看到因為布局調整而撤并一些村小時,吳老師發出既無奈又憂思的嘆息:孩童們是否還擁有玩耍泥土、親近自然的機會?課堂是否經常給學生一種了解農村、哺育農村的人文情懷?

這樣的疑問,也一定能引起鄉村教師的思考:學校教育在保持本有特性的同時,簡單地刪除、復制與粘貼,是不是也是喪失個性的一種方式?如何整合有效的農村文化資源?

面對現實中的教育弊端,吳老師用“突圍”的方式告訴我們用個體行為把握幸福,同時也要“常給自己心靈雞湯”。他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農村學校與名校之距離,得出這樣一個觀點:普通學校與知名學校的距離,不是物與屋的距離,而是人和仁的距離;它不是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是思想和信仰的距離;不是教育質量的差距,而是教育規律的差距。

他時常用充滿愛意的眼神打量著這群少男少女,讓我們不禁反省自己有沒有善待那些不怎么優秀的學生;他還用無比睿智的眼光衡量課堂教學的標準,認為只有促進了人的發展,才能算是有效課堂,而讓他真正有所突圍的,除了廣泛的閱讀之外,還有勤奮的筆耕。這也讓我悟出了,從教書匠走向名師的唯一途徑,便是一邊閱讀,一邊寫作。

那么,鄉村教師該如何突圍呢?

“改變你所能改變的,接受你不能改變的”,這無疑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生存方式。在我看來,對于農村教師來說,我們能改變的應該包括思想情感、思維方式和走路姿勢。因而筆者認為,無論是從教育良知出發,還是從生命狀態來看,我們既有可能、也有必要,更大限度地發揚我們所固有的勤勞、淡泊、樸實和堅韌等優秀品質,去實現心靈的突圍、理念的突圍、課堂的突圍和學校的突圍。

心靈突圍,需要我們用“個體行為”去把握幸福:心懷感激,生命便有了陽光和溫馨;有了忠誠,靈魂就有了責任和安寧;有了真愛,生活便得更自然、更天真;如果心能前進,旅途就會有彈性和風景。需要我們擁有一顆“古仁人之心”:

既能“拿得起”,又能“放得下”,還可以“看得開”。實現心靈的突圍,最好的方式是“讀萬卷書”:讀書至樂在寧靜,在寧靜中提升素養,在寧靜中保持理性,在寧靜中執著踐行,通過閱讀完全可以讓成為一位“明師”——明白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明晰學生的需要與困惑,明確教育的旨歸與起點。

理念突圍,首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大愛·大智·大寫的人”:“大愛”即是愛自己、愛生活、愛職業、愛團隊、愛公平;“大智”便是善學習、善蹲下、善造勢、善裝傻、善欣賞;只有讓自己先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有信仰、有思想、有人格、有修為、有力量,我們的學生才可能成為一群“大寫的人”。理念突圍,需要我們做“學生角度”的德育,也就是做“學生視角、學生喜歡、學生受益”的德育。

我們要有愛學生的情懷,要有讀學生的能力,要有培養公民的使命,更要有與時俱進的行動。需要我們既有“正能量”,更有“正方向”:如果說“正能量”是一種激情、一種心態;那么,“正方向”則是一種責任、一種情懷;這種責任與情懷,便是讓教育的每個時刻都名副其實地體現著“生命在場”。

課堂突圍,需要我們具有一種“理想主義的態度”——“為勞動而生活”,把教育作為靈魂的一個樞紐工程,作為生命的一種表達方式,去追求和演繹著一種“生命的課堂”:用知識“吻醒”生命,以生命“吻醒”知識,在知識落實、精神愉悅的基礎上,始終貫穿著生命的召喚。需要我們用良好的心態去校本教研,“求真·向善·唯美”地進行教學反思:

客觀考查教學得失,努力提高自身的個性,不斷追求藝術境界。需要我們探尋并遵循著教學規律:關注“人”,突出“學”;低起點,慢爬坡;先“教死”,后“教活”;堂堂清,人人過。

需要我們駕御好有效教學的“三駕馬車”:知識教學,課堂管理,習慣催逼。需要我們理順開放課堂的辯正關系,堅持一種“中庸之道”:

放開展示,不放指導;放開體驗,不放示范;放開對話,不放效率;放開課堂,不放質量。

學校突圍,首先要有一種“辦好學校并不難”的辦學自信:只要具備了事業心和主見,辦一所成功學校,也是“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的事情。學校突圍,需要我們迅速補上“文化課”:

包容、接受、傳承優秀文化基因,不斷豐富學校文化;并以此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補全學校的“文化短板”,名副其實地實現“文化育人”。要理清和縮短與名校的距離:不是物與屋的距離,而是人與仁的距離;它不是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是思想和信仰的距離;不是與教育質量的距離,而是與教育規律的距離,也即是校長與正確理念的距離,教師與專業書報的距離,學生與良好習慣的距離,學校與校本課程的距離。

需要我們積極打造“公民校園”:規則意識強,行為舉止美,文化氛圍濃,教育質量高。要突出關鍵詞,培育好公民:

生命存在,生命**,規則意識,紀律滲透,言行。我們需要運用真實的機制和實際的行動來打造真正的教育者,并提高我們的教育和教學質量。

也許,在今天的教育沉疴和利益博弈中,吳再柱校長的“突圍”并不足以扭轉乾坤,但他至少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姿態試圖做著“靜悄悄的革命”。我認為這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

讓“教育”成為傳續文明的集體信仰,在“突圍”中給自己和師生乃至學校教育帶來一線生機、一片光明。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教師讀書心得感悟   讀書心得感悟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